《外贸机密》
第10节

作者: annisa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今都记得十分清楚,那批货的款式:是全棉女式T恤,短袖,POLO领,红蓝两色夹条拼块。说实话,很丑的款式。
  出货的那一天,我特别兴奋,逮着人就说:“哎,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我有生以来做的第一票货出运的日子。”
  啊,芝麻芝麻开门了。我终于走了进去,一个特别的世界从此在我眼前展开。
  我也曾经问过别人,他们的第一笔单子是怎样的,然后发现,他们和我一样,对第一笔单子记忆深刻。KEN甚至清晰地记得合同金额,他说:“总金额是个很吉利的数字,8888元美金,3600件女童衬衫,全棉府绸,门襟打摺,领子绣花,我现在闭上眼还能回忆出那个款式来。”老天,那可是十来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代还算是好时代,新员工有机会接受前辈的客人,即使不是什么大客户,也好过自己白手起家。KEN的这个第一笔单子就是当时他的前辈介绍的。
  而现在,这种好事情几乎绝迹。和我一样,小欣的第一笔订单也是在那次华交会上得到的,做的是三千多个护腕,绣着荧光字母,用于开演唱会时派发给入场歌迷戴在手上的。结果很悲惨,大约是没有安排好生产进度的原因,演唱会都结束了她的货才到港,把客人给气得哇哇叫,冲到中国来找小欣算帐,讨要索赔。小欣溜之大吉,找我抵挡,我小心赔笑听那客人诉了半天苦才把他打发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磨了好久之后,以小欣答应赔款而了结。

  18.生逢乱世
  正当我成功完成了第一笔合同,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准备再接再厉大展拳脚的时候,忽然得到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消息:我将从棉针织部门调往毛针织部门。
  公司的这个决策是有当时的背景情况的:那一年,毛针织部门专做日本地区的业务员连续走掉了两位业绩最大的,一个是L君,一个是W女。他们的走,带走了一年好几百万美金的业务,公司顿时慌了神。
  说起辞职这件事,于很多公司来讲也许是家常便饭,天要下雨娘要嫁,与父辈们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的情况不同,在今天这个时代,辞职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在HH公司却有点不一样,这家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庞大,员工待遇甚好,办公楼环境又上佳,因此几乎很少出现有员工辞职的现象,而作为员工来讲,也泰半是心满意足别无旁骛,整个公司上下就象兵荒马乱的朝代里最后一块世外桃源,行事和思维都保留了许多滞后于时代的传统因素。

  听公司的前辈说,在我进公司前的那么多年里,也曾有过极少数员工辞职的事,基本上是因为跟公司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无以为继,才愤而走人的,为钱的不多,也许是因为当时政策严格,个人做贸易并没有发展空间。后来就不一样啦,私人外贸公司以种种形式出现,为别人打工的人终究心里揣着个老板梦,恨不得赚到的每一分钱都姓自己的姓才好,于是,国有外贸公司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员工辞职案例。

  前面提到过,送我去实习的科长就辞职了,这是我进公司后目睹的第一桩辞职事件。
  然后就是L君和W女了,前后相隔不过几个月,出去各自开办公司了。其实说起来,日本地区业务员最主要的就是这两个人了,他们一走,日本地区业务几乎瘫痪,剩下的日本业务员里只有一个会日语,业务量却一直低迷;另外两个都是几乎不会日语的,有语言障碍终究难以开展工作,只和中方代表打交道是没有效果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想到公司领导看中了我,抬举我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机会。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抵触,我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棉针织方面的东西,实习也实习过了,甚至已经接到了相关的订单,现在却硬生生地把我调去做一个完全陌生的产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习,而原来学习的都要浪费。
  可是,我的不满和抵触只能放在肚子里,那时我毕竟只是个工作才一年的黄毛丫头,当然只能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听到指令,二话没说就收拾东西走进另一个部门了。朱德庸说:老板总是为企业的前景画张大饼,而员工们便是撒在这张大饼上的芝麻。
  却还有同事带点嫉妒的口吻来恭喜我:“阿妙,运气来啦。”

  我茫然:“什么运气?”
  他们说:“进了好公司只是第一步,进个好部门才是更重要的呢,L君他们的辞职,倒给你捡了个大便宜。”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毛针织品,所以在做毛衣方面既有充足的货源保证(工厂),又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做毛衣的业务员人数众多,大家可以资源共享;而棉针织是属于开发产品,业务员寥寥,几乎相当于白手起家,难度很大。也许,同事们说的都是实话,可是,我还是很不高兴,我第一次不安地感觉到公司对我个人命运的掌控。

  不过,今天回想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公司从挽救大局出发并没有错;而我个人呢,一时的吃亏(指从零开始而言)也许却存在着命运的转机。
  所以,我想对年轻的新员工们说:把任何不得不接受的转变都当作一次有效的契机来看待,你原来走的路并不一定就能通往成功,你现在的改变也不一定就是件顶糟糕的事,虽然,人往往害怕改变。
  19.低潮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有过低潮。我的低潮就在被调到新的部门后来临了。
  新部门的部门经理就是XIA,在很多人眼里,包括当时的我看来,XIA是个待人并不热情的人,有的部门经理是不做业务只做管理的,而XIA自己做业务而且做得很不错,所以他几乎很少管部门内的事情,给下属充分自由,换句话说,他根本不太在意我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我猜想,也许XIA原本并不想调我过来,而公司一定要如此,所以他从一开始对我的到来就抱着置之不理的态度。他这个想法也很好理解,公司病急乱投医,匆忙调我过去,我却什么都不懂,根本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一来,一方面打乱了原部门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增加了新部门的负担。
  领导们病急乱投医的情形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可笑,先是大老板亲自率领我飞赴广州,会晤了L君原来最大的客户,企图用公司的实力来从辞职的L君手里将这个客户夺过来,我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懂,大老板说什么我便翻译什么。后来,公司又安排我和C君作拍档,C君是L君原来的拍档,L是外销员,C是货员,也就是说,L是负责对外接单那块,而C由于不懂外语而精谙商品因此负责对内控制生产那块;现在,L走了,公司将我和C君捆在一起,表面看来似乎我填补了L的空缺,但实质却完全不一样了,我因为什么都不懂,因此完全是充当了C君的翻译员的角色,也就是说,让C君对内对外一手抓,不是不会外语吗,配个翻译给他。

  认识到这个情况后,我真的很失望,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家外贸公司里做起翻译员的工作来。倒并不是觉得翻译这个工作有什么不好,而是,外贸公司里出现翻译,倒还真是个怪现象。
  虽然失望,但我一向不善反抗,既然公司这样安排,我还是积极配合的;不配合的人却是C君。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早已跟L君约定,他暂时留在公司为L作些抵挡的内应工作,免得他们的业务真的被公司截留下来,等情况稳定了,他再辞职,投奔L而去。这些我当时全不知道,只是很奇怪,觉得C君对于开展业务有点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几个月后C君辞职,宣称是不想干这行了,去电台工作了,可怜我天真,竟还当真,还跟别人笑讲:“其实C君挺适合进军娱乐圈的。”

  所以,在我调到XIA的部门,而C君尚未辞职的那几个月,是我最痛苦的时光。公司完全不考虑我的培训事宜,只是期盼我能配合C君来个起死回生,而C君又是怀着异心在那里拖延时间的,于是,我的处境十分尴尬,每天上班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起先我还一腔热情地主动去帮别的业务小组做些杂事,希冀从中学到点东西,可是业务员大都怀有私心,并不情愿别的小组的人来帮忙从而学到什么,久之,我也就算了,没有事情做就没有事情做,天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上网,甚至看小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