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角围观基督教》
第29节

作者: 三十儿未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之前提到过的阿玛纳书信,就是驻守迦南和叙利亚地区的官员写给埃及法老阿肯那顿和他前任法老的书信,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里面提到了一群所谓“阿匹鲁人”的侵袭,而且也提到这些人最早是奴隶。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这些人可能是犹太人,但是书信中并没有说到这些异族有多大的成就,对于这些统治者而言,最多就是骚扰而已。

  沙苏人也是如此,从埃及各类文献里面看,他们是个游牧民族,经常在埃及人的聚集地出没,有时候相安无事,有时候有点摩擦,但是也没什么大的功绩。
  从理论上说,连上述两个小小的异族都被记录在案,以《旧约》中的约书亚连战连胜,打败前后三十一个王,短时间内如彗星般崛起于迦南之地,这份赫赫战绩怎么可能不被埃及视为心腹大敌,怎么可能不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总的来说,包括《约书亚记》和《士师记》,里面谈到的对于各个城市的征战,很多都没有考古证据,而且前后对比有时候会发现相互矛盾的地方。
  日期:2012-05-05 11:09:40
  (帖子正文)
  因此不少学者对这段出埃及入迦南的历史提出了另外两个可能性,也值得我们了解一下。

  一种可能性是,犹太人可能不是一次性从埃及迁徙来迦南,也可能不是短时间内纯粹用武力攻占了迦南,然后按十二支派抓阄分地。这个他们称为,和平渗透说。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犹太人可能根本就是迦南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犹太人从埃及迁徙而来,而是迦南本地的周边人,通过信仰的改变,成为了新的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可能是由很多个民族组成的。这个他们称为,社会变革说。
  日期:2012-05-05 11:35:47
  (帖子正文)
  以上两种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能帮忙解释一些历史现象或是考古证据,不过也同样被一些其他证据所驳斥。

  比如和平渗透说符合历史上没有犹太人大规模离开埃及和攻占迦南的记录。
  学者们认为犹太人可能是先以游牧的方式,在迦南周边山区定居,繁衍生息,随着生活方式改变,渐渐地有一部分人开始移居到平原城市,乃至慢慢成为迦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所以犹太人很可能并非是通过武力征战,夺取迦南的,而是经过了很长一段适应时间。《旧约》中其实也有所体现,包括《士师记》中很轻描淡写地提到,犹太人在各个中心城市与其他民族混居的事情,从现实角度来看,既然能够正常的混居共处,为什么一定要拼死拼活的打仗呢?
  不过这种说法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犹太人这么看重出埃及那段历史,还是必须得说,事必有因。
  日期:2012-05-05 15:22:31

  (帖子正文)
  另外一种社会变革说认为,有一小部分犹太人,经历过出埃及的历史事件,来到了迦南,也许同样也是他们带来了一神教的观念,然后他们中有人发起了信仰的变革,在吸收了迦南本地神话和周边宗教的部分观念后,犹太教的雏形出现了。
  基于同一个信仰体系,也许不止犹太人一个民族归信在这个信仰之下,多个民族最后也慢慢融合成为了一个民族。这个民族相信有一个共同的始祖,亚伯拉罕,相信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的主神,上帝耶和华,相信有一个伟大的先知带领他们离开埃及来到迦南,摩西。他们同样相信亚伯拉罕和上帝耶和华定了约,摩西和上帝耶和华成就了这个约,所以他们现在才会在这块土地上,并一直能够在这块土地成为主人,永远的生活下去。

  通过信仰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上帝耶和华的信徒,当实力够的时候,就推翻了当政者,开始形成了犹太人掌握的政治势力。
  日期:2012-05-05 17:12:20
  (帖子正文)
  这个猜测能够解释,为什么犹太教与迦南宗教有那么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也可以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士师记》中,作为外来人的犹太人会那么快地接受迦南本地的生活方式,接受巴力的信仰,因为一旦我们把犹太教认为是迦南本地发动起来的宗教,犹太人里面可能包含很多迦南本地人,这些疑惑都能够很完美的得到解答。
  比较有争议的还是同一个问题,假如这个猜测为真,那为什么《旧约》中没有据实反映?另外,简单通过信仰的传播能够顺利掌握很多迦南城市的政权,这个说起来,也有点神话了,完全不像说起来这么简单,历史上也没有更明确的证据作为旁证。
  总而言之,目前很多人对于犹太人出埃及,进迦南这前前后后发生了什么,有着非常多的争议,有不少发现的所谓证据,相互之间都是证伪,所以导致我们没有办法确信某一种说法一定正确。还有待后续更多考古发现,也许才能帮我们理清犹太人是怎么在迦南崛起的?

  日期:2012-05-06 08:52:25
  (帖子正文)
  《士师记》后面是非常短的《路得记》,记载的是寡妇路得身为摩押人,却也信奉上帝耶和华,随着同为寡妇的犹太婆婆回到伯利恒,再嫁给了前夫族中的人,延续后代,而他们的后代中就诞生了大卫王,还有更大的,耶稣基督!
  后世基督徒认为《路得记》表明了,虽然《旧约》中一直强调上帝耶和华挑选了犹太民族来立约,但也没有完全弃绝掉其他民族,只要你信奉上帝,遵循律法,还是有机会得到赏赐和拯救的。
  接着下来的是《撒母耳记》,撒母耳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作为士师时期和君王时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按照上帝的指示,连续膏立了两位以色列的国王,不过虽然书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实际上主角有三个人,撒母耳,扫罗王和大卫王。

  日期:2012-05-06 09:52:47
  (帖子正文)
  以法莲支派里有一个人,叫以利加拿,他有两个老婆,一个叫哈拿,一个叫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所以毗尼拿经常明里暗里嘲笑哈拿,哈拿就伤心哭泣,饭也不吃,以利加拿看来也是个温柔的人,就安慰哈拿说:“哈拿阿,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
  我觉得一个老公肯定没有十个儿子好,哈拿估计也是这么认为,所以她还是向上帝耶和华祈祷:“万军之耶和华阿,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又是一个拿细耳人。

  当时旁边的祭司以利就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
  回了家,果然上帝耶和华顾念哈拿,让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撒母耳。
  日期:2012-05-06 12:21:19
  (帖子正文)
  在孩子断奶之后,哈拿带着撒母耳回到当时祈祷的神殿,把孩子交给了以利,让撒母耳开始事奉上帝耶和华。上帝眷顾这个把大儿子献出来的哈拿,后来又补给她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以利的两个儿子虽然也是祭司,但是完全不尊重上帝,抢夺别人送来的祭肉,还曾在祭拜耶和华的会幕外和妇人嘿咻,实在是罪大恶极!
  上帝耶和华没有把这两个人立毙当场,而是打发天使过来告诉以利说:“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上帝耶和华所说的“忠心的祭司”,就是在神殿里慢慢长大的撒母耳。
  日期:2012-05-06 20:49:12
  (帖子正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