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角围观基督教》
第7节

作者: 三十儿未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村民的话中可以很明显能感觉到有种异样的口吻,因为按犹太人的习俗,喊儿女时一般都要冠上的是父亲名字,而不是母亲的名字。比如我们之前提到雅各骨棺时,写的是“雅各,约瑟之子”。但是在这里,村民只提耶稣母亲的名字,这是不是他们意有所指呢?而且这句最后还有一句很直截了当的话,“他们就厌弃他”。
  为什么村民这么厌弃耶稣?仅仅只是耶稣自己自嘲说的先知不受本地亲属尊敬吗?厌弃和不被尊敬,这两个程度还是差了很远的吧!
  可见,耶稣是个私生子的谣言,应该在他一出生就有了,因为当地的村民没有任何理由能相信所谓圣灵感孕的说法。
  日期:2012-04-06 14:02:32

  (帖子正文)
  而让我们很纳闷的事,按《路加福音》中对施洗者约翰出生时的描述,上帝多少还赋予了他出生时的一些异象,让他爸一开始哑巴,直到生下来给他取名叫约翰才能说话,所以“周围居住的人都惧怕,这一切的事就传遍了犹太的山地。”
  可为什么耶稣的出生却这么背负骂名,被人指指点点呢?难道真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一个名叫克理索(Celsus)的哲学家在公元178年左右写的反基督教作品《论真言》中这样写道:“耶稣捏造了处丨女丨所生的谎言,实际上降生于某个犹太村庄的穷苦妇女,靠纺织为生,后来因为与一个叫潘得拉的罗马士兵通奸,被她当木匠的丈夫赶出家门,在难堪的流浪中生下了耶稣,一个私生子,因为贫困到了埃及找工作。他学会了某些埃及人引以自豪的魔术,于是兴高采烈的回到家乡并因此自称是一个神。”

  这个指责算是相当重了,克理索表示是在重述他从犹太人圈子里听来的传闻。
  日期:2012-04-06 16:22:59
  (帖子正文)
  潘得拉这个名字在多个历史文献中都出现过,当然,很多都是反基督教的文献,他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不过1859年在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叫宾根的城市里挖掘出来的一块墓碑帮这个传闻增加了一点点旁证。
  那是一个罗马军人的浮雕,胸部以上已经断掉不见,脚下刻有保持很清晰的拉丁文碑铭,上面赫然刻着:
  提庇留?朱利亚斯?阿布得斯?潘得拉

  来自西顿,卒62岁
  服役40年,前大队旗手(?)
  弓箭手第一步兵队
  在此安息
  其中的关键字是:“潘得拉”和“西顿”,潘得拉就不说了,西顿是巴勒斯坦的海岸城市,距离玛利亚的老家西弗里斯不到64公里。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墓碑上的这个人应该是随着弓箭手队伍于公元6年左右从巴勒斯坦来到欧洲,最后死在日耳曼。
  日期:2012-04-06 21:18:31
  (帖子正文)
  没有人敢宣称,墓碑上的这位就可能是那个被怀疑了2000年的潘得拉,但这个墓碑的发现,让一些八卦之心不死地学者又重新在《新约》中再三翻找证据。
  老实说,要在这22万字的书里面,找一些看起来意有所指的地方也真的不是太难。比如《马可福音》中第七章,有一句不是让人太理解的话,而且偏偏和西顿有关系。“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这个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的人家是谁的家?
  有些学者就猜测,是不是耶稣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生世,特意去西顿看看?

  而且福音书中对罗马军人的正面描述很多,耶稣就说过一个罗马百夫长对他的信心之坚定连以色列人都比不上。
  再喋喋不休地从《新约》中找证据的话,我觉得就有一点牵强附会了。因为玛利亚是不是真的和一个叫潘得拉的罗马军人有染,这个早已无从考证,说的再多也只是猜测而已。
  日期:2012-04-06 23:08:19
  (帖子正文)
  八卦完耶稣的身世之后,按顺序,我们本应该要开始介绍他的传教生涯,看看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不过,介绍传教的故事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对犹太人的历史和《圣经》中《旧约》的内容,做一个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耶稣所宣扬的教义以及他的行事和态度为什么这么特殊,为什么会最后遭致部分犹太教徒的陷害与污蔑,以至于最后被钉十字架?
  日期:2012-04-07 10:46:52

  (帖子正文)
  《旧约》内容和犹太人历史
  我们都知道现在基督教的《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旧约》的内容是全盘接受了犹太教传统典籍《塔纳赫》。
  因为编排不同,犹太教的《纳塔赫》总共是24卷,而基督教认可的《旧约》里把几本书分成了上下两卷,有把《十二先知书》单列成十二卷,所以从原来的24卷变成了新的39卷,内容基本上没变化。
  不过基督教中的不同教派对《旧约》的认定也不一样,新教只认可从《纳塔赫》来的这39卷,但天主教认可的《旧约》中多增加了7卷,总共承认46卷,东正教更多,承认50卷,多增加的叫《次经》,犹太教和新教都不认可。

  犹太教对基督教《圣经》中的《新约》更不认可,认为是伪经。
  原因是《新约》记载的都是耶稣的事情,而犹太教徒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或者说是基督。《新约》成书很晚,27篇里面最早的是保罗的书信,一共十三篇,大概是公元50年开始写起,然后才是被《新约》放在最前面的四福音书,由匿名人士编写,公元一世纪才写完。这些书由基督教教会正式认可后,编成《新约》确定为正典都已经到公元四世纪了。

  日期:2012-04-07 10:59:58
  (帖子正文)
  那39卷的《旧约》或者说《塔纳赫》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前586年,定都已四百多年的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兵围城十八个月,城破,所罗门王为拜祭上帝耶和华所建的圣殿被拆毁。大批犹太人被虏去巴比伦,其中大部分是富人、工匠、祭司等社会中上层人物,这就是在犹太民族历史上非常著名影响深远的“巴比伦之囚”。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说这话的是被咔嚓了之后坚持写完《史记》的司马迁。
  总的一句话,逆境困境出牛人,也出神作!
  <
  日期:2012-4-7 13:19:00
  (帖子正文)
  正是因为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没了圣殿,无处献上牲畜祭祀上帝,自己又身在敌国,日益受到外族文化的影响,他们迫切需要想办法维系自己的传统和信仰,于是开始把口头传播的或是能找到的文献整理收集起来,编成了书,写的是犹太民族的历史和对上帝耶和华立约的信仰,这就是《旧约》前面五篇,被称为《摩西五经》或者说是《拉托》!

  毫不意外的,《旧约》中用先知的预言,解释了为什么作为上帝的子民犹太人会遇到各种苦难,包括国破人囚,是因为他们不遵循上帝的诫命,背叛了上帝,所以遭到了上帝的惩罚。
  《旧约》中有很多段落都是记录上帝耶和华施加给各个民族的各种灾难,尤其是当犹太民族在违背上帝的时候,上帝的惩罚也是同样毫不手软。巴比伦里的犹太人身处敌国,怀着一颗敬畏颤抖的心在叙述这些,毫不隐讳。
  日期:2012-04-07 16:03:39
  (帖子正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