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脚已步入经济危机泥淖》
第28节

作者: 爱江山总爱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10)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宝洁、强生、欧莱雅、资生堂等)在日用化妆品类控制力度80-90%以上。欧莱雅并购小护士、羽西,顶端品牌“兰蔻”,中端品牌“薇姿”,以及相对平民化的“美宝莲”形成较为完整的品牌链;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主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来为联合利华贡献8~9亿的销售。在洗涤品行业,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11)食品饮料行业,外资控制度达40%以上。碳酸饮料类: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达能收购娃哈哈、乐百氏等,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健力宝。乳制品类:2010年6月,惠氏、雀巢、雅培、美赞臣等多家洋奶粉品牌酝酿再次涨价,高盛、鼎晖、英联控股蒙牛,2010年一季度,我国进口乳制品19.2万吨,价值4.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3%和76.4%。一项调查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下,外资奶粉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已经从2008年初的不足60%上升至80%左右。同时,国内奶粉对进口的依存度在不断提高。饮茶饮料类:台资和日本三洋占股各半控制康师傅,方便面、饮品及糕饼,饮茶饮料等,在中国市场占有领导地位,日本三得利占据上海市场,英国的立顿红茶在国内有不菲的市场占有率;速冻食品类:东方JOY亚洲公司等持有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三全食品30%的股权;豆奶类:吉安特持有维维股份19%的股权;高盛和摩根大通控制双汇、雨润,在中国猪肉食品市场占有领导地位,法国达能收下汇源、娃哈哈、乐百氏、光明乳业、上海梅林、深圳益力,蒙牛酸奶,武汉东西湖啤酒等企业,在矿泉水、茶饮料、乳业软饮料类确立领导地位……

  (12)供水供气行业:水务业外资控制度达20%以上。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在今年3月底,苏伊士旗下的中法水务与美国地球工程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在天津的供水项目,中法水务持股52%、天津自来水集团则持股48%。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以上两公司,不包括法国威望迪水务和法国通用水务集团,供水人口达到4400万。外资影响自来水定价权增大无疑。

  威望迪集团在华投资也超过10亿美元,泰晤士水务公司同样取得了上海一个投资6800万美元的水处理“BOT”合同。而包括安格利水务公司、百泰国际集团等著名公司组成的英国水行业代表团,在不少大中城市均布下了棋子;新加坡联合工程目前在中国有40多个项目合作,其中包括西安.昆明等城市,并且拿下了沈阳市浑南新区的废水处理特大项目;除了企业,国际投资组织也加入到中国水务市场中来。世行在中国水务领域已经投资了31亿美元、22个项目。世行还将投资11亿美元,将其投资领域从目前的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不过,不管是苏伊士、威立雅还是威望迪10亿美元、世行的31亿美元的“投资“合同中,其中包括不少与苏伊士、威立雅、威望迪、世行有密切关联的公司甚至子公司承建的“高价”项目,这些密切联系的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将动輒对外宣称投入数“亿”计的工程揽到手后,悄悄将进口材料价格和建造成本提到天价,一个向外宣称数“亿”元的改造或者投资项目,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几乎以10-30%的成本就能完成。

  天然气业外资控制度在70%以上。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绝大部分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燃气公司,中国燃气、新奥燃气、百江燃气、广顺燃气、郑州燃气、华润燃气、中裕燃气,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遍及全国500多个城市,覆盖人口4亿以上,此外,北京燃气控股股东北京控股,也在香港主板上市,港资及摩根共占40%的股权,深圳主板上市的深圳燃气,香港中华煤气持有20%的股权……

  (13)造纸行业: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诺斯克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造纸及级制品行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33%,股权控制度达46%。晨鸣纸业,恒丰纸业,泰阳纸业,华泰集团,佛山包装等都有外资巨头不同程度的介入……
  (14)有色金属行业:细分为矿采选业和治炼及压延加工业,外资市场、总资产控制度达15%以上,股权控制度为15%以上。2001年,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2004年在伦敦上市,年营收700亿元以上,目前,外资和港资持有30%以上的股权;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很早就在伦敦、香港两地上市,外资成为第一大股东,股权已达45 .6%,年销售额513亿元;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铜材,年销售额150亿元,日本住友商社持有38%的股权;常州金源铜业年产35万吨钢材,年销售额86亿元,日本矿业等日系企业占65%的股权;台资华新在华南京华新有色,设立20余座工厂,年产30万吨铜材,年销售额70亿元;豫联集团将78.8%的股权转让给香港东英金融集团……另外,我国富有的有色金属资源小矿种,如稀土、钛、镁、钨、钼、镓、铟、锗、铋等,这些矿种与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联,但由于技术限制,我们只能将其大部分加工成初级冶炼产品,产品附加值低,除少量国内市场需求外,大部分出口国外,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15)建筑建材行业:电梯业全线沦陷,三菱、奥的斯、蒂森、通力、迅达、日立、东芝、富士、富士达、西门子、三洋等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一度曾达95%以上,后来由于康力电梯等少数国产品牌参与竞争,在电梯行业才有了国内的声音;地板类如摩根斯坦利1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地板生产企业大自然地板……建材业外资市场控制度达17%,股权控制度为24%。

  (16)纺织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为37%,细分3大行业纺织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22%,化学纤维业市场控制度为3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控制度最高,近10年数据均在40%-50%之间,十分接近50%的高危线……
  (17)煤炭行业:能力排名第一,现金流最好的兖州煤业被外资控制,永煤集团被正大集团控股25%……
  (18)印刷包装业:世界最大现代密封企业约翰-克兰Johngran-EEAA收购国内最大的密封企业天津鼎名;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