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教你混——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公务员之实验报告》
第9节

作者: whitesk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妻子的单位在城市的新区,虽说是新区也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应该称为这个城市较为年轻的一个中心区。这里高大的居民楼鳞次栉比,楼下的道路车水马龙,若是夜晚华灯初上,真是灿烂非凡如同星河一般。这么高密度的居住地,肯定滋生了高密度的房产中介。这里的中介门店真称得上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要在热闹的招牌中认出它们很容易,只要门上墙上贴满了等大的花花绿绿找人眼球的纸片,就肯定是中介了。那些纸片上印着房产信息,价格往往勾得人流口水。你若是在门口稍一驻足,里面肯定会有个年轻人噌的一下站起来冲出门来,机械的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么?”

  我溜达了几步,就看到一家门店贴着大大的征兵俩字。一转身就拉开门进去了。刚跨进去一只脚,靠门的几个中介人员唰的站了起来。我可不想闹什么尴尬,于是赶在他们没开口前我就说“我看到门口有招聘的广告。”其中几个懒洋洋的坐下去满脸的遗憾,不过一个瘦高的姑娘对着里面喊了一句“欧姐来干活的。”
  话音刚落,门店最里面一排桌子后站起来一个中年女人。她真当不起这个“站”字,肩膀刚好平齐于面前的显示器,从我的角度看似乎就是显示器上突然长出个头来。她就是欧姐了吧。她盯了我一会说,你过来吧,接着就转身进了里间。我快步跟进去。
  里间是一条走廊连着三个隔间,隔间的门都开着,里面是一张简易的桌子和几把椅子。她拐进第一个隔间坐下了,没等她示意我也大大咧咧地坐下了。她看看我,眼睛瞪的很圆似乎想一眼把我看穿让目光射在我背后的墙上。我一笑说:“欧总,您好,我是来应聘置业顾问的。”她说起话来也是一点点笑容也没有:“不要叫欧总,欧姐就可以。有简历么?”我勒个去,一个小小的中介竟然也会要简历。我顺嘴编造出自己的简介:在校研究生,暑期想找一份兼职干,因为下午要做实验所以只能干上午半天。我一再强调,我是为了体验工作积累经验,对薪水不在意。她似乎对这一句很感兴趣,眼睛一亮,然后开口了,态度明显比刚才温和点。“我们很欢迎学生兼职,学生比较有冲劲。你就拿试用期的工资吧,没有底薪提成十个点。你现在带钱了么?”我没反应过来,疑惑的看着她。“你交200块置装费,现在就可以开始熟悉工作了。”

  我推说没有带在身上,她也没有多问,出去叫进来一个矮胖的女人介绍说“她是张引,以后你就跟她学习。”我上前一步,一颔首说“张姐好,我是李非,以后多多关照。”既然我姓荀,战国末大学者荀子的后人,这化名也不能用俗了。荀子最得意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改变中华民族的人。前者用理论改变哲学体系,后者用行动改变国家形态,影响恐怕还会一直延续在我们自己的民族行为中。我各用他们姓名的一个字,杜撰出李非来。

  日期:2010-11-23 16:07:27
  这个李非已经成为一名房产中介的学徒了。其实,中介的官方称谓是“置业顾问”,至少中介内部的人都这么认为。张姐带我走到前厅说“你刚来,就跟着我先踩一下盘。”所谓踩盘,就是要去认识门店附近的楼盘,熟悉他们的名字位置楼龄和基本价位。再深入一些呢,就是要了解它们的户型、物管、居住人群以及附近的生活设施。这些东西可以先从地图上开始认识,再通过实地的走访进行加深。张姐直接跳过了纸上谈兵的过程,要带我实地看看。走出门口的时候,我特地回头认真看了看门口贴着的那些房产信息。张姐喊我“别看了”等我走近了,她才低声说,那些都是总公司统一发的,叫作水牌。专门吸引路过的潜在客户进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门口的广告比较有用的,一是门头上滚动的显示屏里的信息,还有就是每天临时挂出的手写信息。

  其实张姐并非专门带我踩盘,而是上午要带一个客户看楼。中介带客户看楼至少会出动两个人,一个介绍楼盘信息,一个就专门负责看住业主,防止他和客户有直接的跳过中介的接触。一路上张姐一边交代等会怎么盯住业主一边介绍路两边的楼盘。我这才知道门店附近的几栋楼,竟然都是省市机关的房改房,所以附近的配套设施都做的相对完备。商场、超市、菜市场、饭店、水果店一应俱全,最吸引我的是走到附近的大学球场也不过七八分钟的路程。我心里暗暗决定,未来的重点就要放在这一片区域。

  不一会就到了马上要带客户看的楼盘了。这是一个没有小区的单体楼,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样的单体楼很常见。张姐说这是建设局的房改房,05年最后一批分完。马上看的这套是朝北的户型,业主是建设局的一个工作人员。
  大部分的公务员很早就不能享受福利分房的待遇了,可是很奇怪的是大部分人甚至是媒体还在拿这个说事。清楚的记得《锵锵三人行》里一个长着寡妇脸的女嘉宾很大义凛然的说:什么时候把公务员的福利分房停了!真想告诉她,早就停了!极个别部委极个别的人获得的低价房,不能解决数以万计的年轻公务员的住房问题。那些冲过重重考试和考察的年轻人,其实跟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面临着来自房子的巨大压力。我跟同批考进单位的同事聊过,他就无奈的说这里的限价房6000一平,还是可以承受的。福利分房,那几乎是一个上古神话了,在那个年代哪个单位没有福利房制度?为什么如今偏偏要盯着一样为房子辛苦奔波的年轻公务员?

  张姐的电话响了,她简单应了几句就抬手向远处挥了挥。一个攥着手机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我迷惑于他的年纪,那张脸说三十多到四十多都会有人相信,不过他那亮堂的秃头让我坚信他四十开外了。我礼貌的向他微笑,他也没有任何表示,直截了当的问张姐“跟房主联系好了么?”张姐恭敬的回答“都联系好了,我们马上就上去。”说着走进这栋楼的大堂,满脸堆笑的把胸卡递给值班的门卫。那个穿着制服的男人面无表情的打开大门放我们一行三个进去。

  到了约看的房子,接待我们的正是这房子的主人,张姐所说的那个建设局的工作人员。这人胖乎乎的,特别是脸上的肉胖得很有个性,把五官硬生生地挤在中间。我们没有换鞋就被他让进了房间。因为房子是北向的,所以就算是这个天气也感觉有一点点阴。我定下来细看房型,心中咯噔一下。
  这是一处凶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