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还是只会一样事情好(十份职业经历)》
第20节

作者: 我来听你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的语言天赋不错,各地方言都能学得很像。却独独学不好外语。甚至可以说学得很烂。对这方面,我倒不是很介意。我宁可做一个中文八级英文没级的人。自己国家的语言先弄明白了再折腾别的吧。
  说到这插一小段,我有不少外国朋友。大多是来中国留学或者曾经跟中国有渊源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懂中文。他们跟我聊天的时候非常有趣,很有当今国际外交的感觉。常常是我说中文,对方说英文。我们彼此说着自己国家的语言,但能听懂或看懂对方国家的文字。居然交流的毫无障碍。偶尔有些用词无法理解的时候,再细细解释一下就好。这样反而对彼此的外语水平提高得很快。

  哈,也许这只是我偷懒不好好学外语的一个借口。反正我是个很随性的人,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真得满痛苦的。皱着眉头背单词的时间还不如看会儿报纸去。
  我想,我以后的职业里面,应该不会出现翻译这一项。
  可以这么说吧,在我把写作拿来赚钱之前,我一直对自己的文字水平盲目的自信着。盲目的甚至有些狂妄。
  日期:2006-11-15 10:28:57
  很多喜欢写作的人,通常是从抒情散文开始的。因为最开始的写作冲动,往往就是需要抒发自己压抑的心情。
  我忘了刚开始是为什么写作了。不过第一次投稿的情形还是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呢。每个月都买很多杂志来看。每次看的时候心中都有一种淡淡的狂妄。觉得这种文章自己也可以写。我是个想到就做的人,当下就写了一篇。然后工工整整地超在方格纸上,准备投稿。
  我选择了一本叫《青少年文汇》的杂志。选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编辑部就在我们学校旁边。我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我要送稿件过去。因为很近,实在不需要跑很远邮寄。
  刚到编辑部的时候,我有些幻想破灭的感觉。仅仅是一个小破楼里的昏暗的小屋子,一点也没有想象中那种文化气息。13,4岁的我还处于一种狂妄的年龄。目中无人得让人讨厌。
  接待我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编辑,她让我坐在一个旧旧的木头椅子上,大概得翻了翻我的稿件,很委婉和客气的告诉我,稿子不合适。顿时,还没经历过什么大挫折的我觉得非常受打击。来时的自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有些脸红。现在想想那时的感受非常可爱。不过是一次退稿就能让我丧失信心。
  不过,女编辑倒是给了我很多启发。她说,文章不一定要真实的,只要写得有可读性,哪怕你编呢。

  而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编过故事。
  那一次失败的投稿后,我便不曾继续写稿了。年轻的时候太脆弱,不敢轻易面对失败。
  直到后来,自己的作文被语文老师推荐上作文报然后得奖,我的信心才又恢复了过来。
  慢慢的,了解了作文和文章的差别,开始写一些瞎编的文章去投稿,也习惯了退稿和石沉大海。即使中了,心里竟然也没有一丝波澜和喜悦。仅仅是看到汇款单的时候,才会高兴一些。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每写一篇文章,我都会换一个名字。很少用同一个笔名来投稿。

  一般你的稿件采用的比较多了,编辑们会记住你的资料,每次他们的策划下来都会发给你一份约稿信,以便让你了解到最及时的信息。有了约稿信,写稿就更方便了,就像命题作文一样,对方给出你稿件要求,给得很详细,你只要往框架上编故事就可以了。
  所以说,投稿投得越多越好中。万事开头难嘛。
  我虽然不大喜欢这种写稿方式,但是,我喜欢领到稿费的成就感。
  在上大学之前,我几乎都是在写散稿赚稿费,加上画些小漫画投给《少年漫画》、《卡通王》这些杂志所赚的稿费加起来,倒是让我活得很滋润。
  如果不是欠债,我也许会一直滋润的活下去。更不会去为了赚钱去写一些不喜欢的东西。
  日期:2006-11-20 12:41:47
  上了大学以后,大一大二写的很少,一个是忙没什么时间,一个是那时候我还没有购置电脑。那时候以画画为主。给一些杂志画个插图拉,封面拉,将就着赚些馒头钱来补充。一直到大二中期购置了电脑并且在宿舍上了网,我的写作机会才多了起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写上一些文字在睡觉。积攒到一定数量就投出去。

  报社和部分杂志社付稿酬跟大多期刊类杂志不一样。相信有过投稿经验的人都知道,他们并不是说今天登了你的文章,明天就付钱给你的。或者这个月你上了稿子下个月就给你钱的。他们有统一的发酬时间。而期刊类杂志虽然发酬时间比较固定,但是拖稿费欠稿费的事情屡屡发生。我已经被磨得习习惯惯的。
  所以,我并不指望着写作能赚多少钱。我只是喜欢忽然有一天,卡上多了一笔意外之财,让我能好好吃一顿的感觉。
  编辑们在约稿的时候都很热情,恨不得搬到你家住等你写稿的样子。那时候你跟他们说什么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可是在稿子发出以后,情况就变得不大一样了。
  呵呵,还是不要说编辑的坏话了。毕竟大家各有各的工作,用各种手段让自己的工作做到完善不是错误的事情。互相理解就好了。编辑们也不容易,每个月上稿的压力在那里,要质量好的稿子,又希望是独家,痛恨一稿多投。发稿费的时候自己也只能督促,总不能从自己薄薄的工资袋里在掏出来给别人贴补吧。
  我跟很多编辑关系都不错,通常只要合作的经过比较愉快,我们都能维持下去。慢慢的从合作关系升华为友谊的也不在少数。

  我有一个处得很好的姐姐,便是从合作上认识的。当初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加的。她是北京的一家畅销大报的编辑。起初我们很少沟通,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我的msn头像是一张处理得很漂亮的后背的照片,便跟我聊了起来。当她得知这是宿舍姐妹给我拍的摄影作品然后我自己处理得以后,就希望我能把照片卖给她,并且写一篇关于拍照的稿子。

  当时只是觉得好玩,于是便写了。连照片带文章卖了六百块。不多,但是还算过得去,毕竟是报社嘛。
  我们因为那次合作,关系变得非常好,后来我经常会免费帮她找一些图片来搭配她的文章。后来更密切了,开始聊聊私生活啦,或者交流菜谱啦,处得非常愉快。
  后来我去北京谈活儿见鬼鬼的那三天,我还专门抽了时间跟她见面,并且一起看了毕加索的画展。现在,她已经完全变成我的姐姐一般了。
  大多数编辑都是非常好的。她们也不愿意拖欠作者的稿费,上面常常给了压力却不给钱,于是编辑只好扮演一个黑脸的角色,两头不讨好。太多的编辑给我印象深刻。仔细想想,慢慢写。
  日期:2006-11-21 8:22:0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