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经济学(超越《国富论》和《通论》的经典)》
第21节作者:
雷大师 可是,我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每年的增长率是9%以上,瑞典、瑞士、卢森堡等这些世界上人均最富裕的国家每年的GDP增长只有1%左右。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的储蓄率低造成的?好像不是,日本储蓄率高,也不增长。因为没有科技,好像更不是了。他们这些国家都和山姆大叔穿一条裤子的,山姆大叔有什么科技,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搞到。而且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姆大叔,每年的实际GDP增长也不高。他们的科技总比中国要好不少吧?最奇怪的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不发愁,每年还乐呵呵的,前几天瑞典公主大婚,举国欢庆,他们国家的人活的很幸福。我就怪了,他们怎么就不想着经济增长呢?你要是说中国落后,所以增长的比他们快,这个我承认,可是这也解决不了他们增长不快这个事实啊。根据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个观点,他们为什么不生产更多的电视机、轿车、玩具、煤炭、馒头、豆油、辣椒、A片,他们完全有这个生产力的。我唯一想到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懒惰了。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其实,读我这个文章的朋友,应该都明白了。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正常的消费力,这就足够了。他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GDP每年8%以上的增长率而苦恼。
那中国的保“8”的目标是不是有错误的呢?经济学家们所谓的如果经济增长达不到8%经济就会出问题的话是科学的测算还是纯粹一番屁话呢?
张大爷为馒头销量上不去而苦恼
经济学家为保“8”而努力。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在后文详谈。
总之,现在大家需要知道的仅仅是两个概念
1、人是有动机理性的,想要收益的最大化,但是人在认识客观规律方面是有限理性的,更不可能达到结果与动机的统一。
2、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人的正常消费力是有限的。这个概念很简单,只是被忽视了。
(经济学家保“8”的话就是一个p话吗,和那些写小说的人动辄金融战、阴谋论一样是人类犯精神病的表现吗?)
日期:2010-11-19 19:22:34
人毕竟是自私的吗?
曾经有一个伟大的人,在他的笔记当中写道“在自己心中,关注金钱更甚于关注上帝”。伟大这个词不能随便用到别人身上,但是用在这个人身上是非常合适、举世尽皆认同的,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艾萨克.牛顿爵士。这个牛顿也正是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的伟大科学家牛顿。
在我们小的时候接受的教育当中,牛顿先生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天天蹲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每天的兴趣都在科学研究和工作上。这样的人,肯定视金钱如粪土,心中只有对科学的无比热爱,想为人类创造更伟大的科学成果。然而,事实绝非如此,牛顿先生是至爱金钱的。他84岁的生命当中,有30年是在英国皇家铸币局工作,做了27年的皇家铸币局局长,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毕生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工作。他之所以做这个工作,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待遇高。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的薪水是一年2000英镑。2000英镑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建造世界知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成本是500英镑,牛顿一年的薪水可以建造4个格林尼治天文台。按照牛顿先生给黄金的定价,每盎司黄金价值3英镑17先令10又二分之一便士,他一年的薪水大概是600盎司黄金。按照今天的换算方法,每盎司黄金价值1360美金,那么牛顿先生薪水可以达到80万美金以上,比现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都高。奥巴马已经是美国公务员里面薪水最高的了。而且奥巴马最多只能做八年总统。牛顿却做了27年的皇家铸币局局长。
牛顿爵士虽然工资很高,他还想从其他地方捞点钱,那就是炒股。不过很可惜,牛顿开始尝了点甜头,最终以亏损20000英镑了局,差不多等于亏损了6000盎司黄金,或者800万美金以上。牛顿先生给自己找了个漂亮的台阶下---------“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牛顿爵士毕生都在研究炼金术,结局当然是失败的。
牛顿先生不仅爱钱,也爱名声和地位,在他的学术生涯当中,他曾经和莱布尼茨发生了长期的论战,只为证明微积分这个伟大的数学工具是谁发明的。难道科学家不应该不计得失,不计功名利禄,一心只为科学做贡献吗?
说到底,牛顿是自私的。
有这样一个人,他无情的抛弃了自己的初恋女友,而且初恋女友还是他老师的孩子,后来初恋女友疯了。
他和后来的女朋友未婚先孕,由于担心未婚先孕影响自己找工作,他把女朋友生下的女儿送到别处,一生不曾见面。
还是这个人,他有十几个情人,一生在追逐女色。
同样还是他,和原配离婚以后,居然在为是和自己的表姐结婚,还是和表姐的女儿结婚之间踌躇。
他女仆评价他:“教授最爱的就是美女,没有什么比美女更让他着迷的。”
他有儿子,却对待儿子较为无情。他有私生女,却管都不管,最后还是他的儿子看不下去,领养了自己的妹妹。
他给情人们写过上千封热情洋溢的情书,还分享给自己的妻子看。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的名字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同样也是自私的。
不仅仅是伟大的牛顿和爱因斯坦,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因为支持直流电,不择搜段打击另外一个发明交流电的科学天才特斯拉,并且两人都拒领诺贝尔奖,因为谁都瞧不起对方。同样,他们也是自私的。
其实,自私是人的天性,我们未必需要刻意去隐瞒他,而是正确的面对现实。自私并不高尚,我们不需要去吹捧他,自私也不是下流的东西,它不是丑恶,我们也不需要去打压它,它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刻意的高尚是虚伪,虚伪就是丑陋的了。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出了一个叫做范跑跑的人,不顾自己的学生,奋力跑出了教室,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后来,范跑跑先生在电视上受到一个叫做某跳跳先生的狂批滥打,没有想到的是,某跳跳先生没有获得支持,反倒是范跑跑获得了谅解。因为某跳跳先生对范跑跑的指责让大家看到的不是某跳跳先生的伟大,而是某跳跳先生刻意伪装的高尚,企图用道德的名义来杀人。自私不低俗,造假、虚伪就低俗了。
人都是自私的,这并不高尚,不值得宣扬,但是只要人不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心,那也就无可后非。
我们引用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话:我们所期盼的晚餐并不是靠博得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的同情心而来的,而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利益追求而来。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不是诉诸他们的同情心,而是希望他们自爱(self-love),也不是诉诸我们的处境,而是诉诸他们的利益。”通俗地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人都为己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和社会。具体言之,肉贩必须工作、生产以维持他自己的生活,这属于肉贩的“私利”,他人因为肉贩的“私利”而买到了让其生存下去的食物,实现了“利他”。两方面都是符合道德的,因为每一个神的子民(包括肉贩、也包括最卑微的乞丐)好好的活下去是神的心意。他人(我们)的生产与我们(他人)的消费,其角色是互通的,一份人的工作会成为另一部分人的报酬;或者说,你要生存下去(利己),你就得先做出有利于他人的努力(利他)。
当然,要满足自己的“私利”,必须出于符合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我们不能去抢夺别人,也不能去通过诈骗、传销、贩毒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