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经济学(超越《国富论》和《通论》的经典)》
第7节

作者: 雷大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谓“黄金挖掘点”,也就是金矿商的成本线。
  当然,我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这很好解决啊,金矿商停止挖金子,过上几年,生产力发展了,黄金没有增加,就只能通货紧缩,金矿商还是会挖金子的。按照经济学的说法,钱多了就通胀,钱少了就通缩,甚至有经济学家说什么货币中性,也就是说钱多钱少都一样,不影响实体经济,只是不同物价而已。这就纯属扯淡了。
  因为还有下一个更重要,也就是彻底导致1929大萧条的病根。
  黄金只是创造高能货币的根源,挖多少金子,只能证明创造了多少高能货币,却不能代表创造了多少货币。学过经济的人都知道这个很简单,就是银行创造货币。但是,为了让没有学过经济的人也看懂我得重新把这个过程说一遍。
  现在,有个金矿商挖出了黄金,然后他得到了1000美金,我们这里成为高能货币。金矿商一般很有钱,不需要马上消费,就算消费或者支付,用支票就行了,比用现金方便。于是,他把这1000美金存到了银行里面。不仅金矿商,普通老百姓也会存起来,而不是放在家里,因为存银行有利息。
  那么银行呢,它收到这1000美金后会不会就把这些钱都放在保险柜里面呢?当然是不会,因为大家都知道,银行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利润最大化,它得把钱贷出去。因为有个准备金率,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央行又调高或者调低准备金率的新闻,这也是所谓的货币政策之一。如果假定银行的准备金率是10%,那么存到银行的这1000美金,银行只需要留下100美金做准备金就行,然后把其余的900美金贷出去。

  借款人收到这900美金后,花掉了,比如买了“福特”牌轿车,那福特赚到钱以后干嘛呢?还是存到银行,这时候银行又多了900美元的存款,银行留下准备金90美金,再把另外的810美金贷出去。810美金比如被“通用电气”赚了去,然后它又要存在银行。这时候金矿商最早存进去的1000美金变成了1000+900+810=2710美金,这是新的货币量。银行留下810美金的10%作为准备金,贷出其余的90%。这个过程会一直继续下去。

  这个最早的1000美金最终通过银行的货币创造,创造了多少货币呢?在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如下公司得到最终货币量是10000美金,扩大了十倍。
  这个过程对于学过经济学的人而言是很简单的,我截取的这个图片就是来自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就讲到了这一步,然后说达到了均衡,就结束了。萨缪尔森可以结束,我还得继续分析下去。
  货币量达到了原来的10倍,那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呢?这是必然的。那产生通货膨胀的话,肯定到了某个数量值,金矿商就会停止挖金子。通货膨胀很厉害的,我们举举中国的例子,北京的房价2000年5000一个平方,现在2万肯定拿不下来了。2009年批发价在0.2-0.3元的大蒜,2010年到了6-7元。可是如此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有种东西的价格是不变的,那就是固定价格的黄金,不管物价如何上涨,总之黄金价格是固定的。金矿商没有动力继续开采矿了。

  这就产生了金本位制的最重要矛盾。
  当然,这还不能解释大萧条,我们需要继续深入。

日期:2010-11-04 10:45:54

  第五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我们看到了货币的扩张了,但是主流经济学严重重视不够的一个问题是货币扩张的另外一面---信贷。
  我们从上文中看到,1000元的高能货币最终通过银行的货币乘数作用,把货币的总量可以扩大到10000元。这个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我们需要严重注意的是货币扩张同时,信贷也扩张了。
  银行最早贷款出去900美金,下一次的过程又贷款出去810美金,再次重复这个过程贷出了729美金,这个过程到最终是银行贷款贷出去了9000美金。最早存入银行的1000美金最终产生了9000美金的贷款。我们假设贷款全部都被企业给贷了去(个人也有贷款,性质不变)。
  重点的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们必须深入到企业里面去观察一下。
  我们假设一个企业,这个贷款的企业是A公司,A公司最早投入了一个亿的资本,它的资本每年能给它带来1千万的收益,A公司发现,从银行的贷款利率是5%,如果A公司从银行再贷款1亿,而后可以多赚1千万,还给银行500万利息,自己多赚500万,真不错。A公司赚了钱之后干什么呢?会不会还给银行呢?不,A公司不仅不会还给银行,恰恰相反,A公司会贷款更多,因为利率只有5%,可是自己的利润是10%,多赚5%呢?

  这个时候,银行就是傻子吗?银行当然也不是傻子,银行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那是不是看企业负债有多少呢?答案是否定的。银行要看企业资产负债率。而不是总负债。贷款给一个小企业10亿可能就很多了,但是如果贷款给中国石油或者中国移动这样的大公司,人家资产在那里摆着呢,10不过是毛毛雨。如果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是50%,也就是自己投入1亿,从银行贷款1亿,总资产2亿,对企业来说,财务是健康的,企业每年赚10%的利润,利息才5%,银行可以大胆的放款。

  A公司赚到了钱,肯定是扩大投资(不排除极个别企业资产还清贷款,还清的钱也是被别人贷了去),建设厂房,建生产线,买各种资产,这些都是计入到公司的资产的,最终企业扩大了。企业的总资产达到了20亿,自己的投入是10亿,贷款10。资产负债表依然很健康,负债率是50%。最让A企业高兴的事情是,当初买下的土地、建设的厂房,居然是不停升值 ,自动升值,真正的价值比账面上还高,真是令人开心。

  我们忽略了一点,A公司为什么能赚钱呢?原因就是前面那个原因,高能货币在扩张啊。这个高能货币的扩张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从最早那个金矿商存入银行开始,一直逐步放大,一直放大到最大。货币越来越多,所以企业总是能赚到钱。这个企业赚到钱以后,可不是留在手里不动,而是购买成资产。有人说,有的企业也存款,中国的饮料企业娃哈哈,就保留下大量现金在手里,不去投资。对,娃哈哈不去投资。娃哈哈把钱存到银行里面,让其他企业贷款去投资。

  只要总货币量在放大,那么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大家就都能赚钱到手。区别只是个人一般都是存款(有房贷、车贷不影响问题本质),企业有一半的负债。
  为了便于理解,看一下下面一个图
  好了大家看到这张图了,少量的高能货币创造了n倍的货币和信贷,可是这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高能货币创造货币总有一个顶端吧?货币扩大到了最大怎么办?同时信贷不也到了最大了吗?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1929年之前,是不是因为银行业的不发达,所以少有人存款。总货币和高能货币之间的倍数比较小。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大家都存款(因为存款有利息),老百姓手里的现金逐步都存到银行里面去了,同时因为通胀,超过黄金挖掘点,金矿商停止了黄金挖掘。当所有高能货币都被利用起来后,总货币与高能货币量的比数达到最大,总货币量量达到最大,同时信贷量也达到最大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