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泰斗级大师保罗A•萨缪尔森甚至不惜在和同伴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教科书《经济学》中盛赞我:“GDP和其它国民收入帐户概念虽然略显神秘,但确实属于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列”;“ 正如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能够探测地球各大洲的天气一样,GDP能够给人们一幅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画。这就使得总统、国会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能够搞清楚:经济是过冷还是过热,是需要刺激一下还是需要紧缩一点,是否有衰退或者通货膨胀的威胁”;“ 如果没有诸如GDP这些核算经济总量的指标的话,政策制定者们只能在杂乱无序的数据海洋中飘泊。GDP及其相关数据资料就象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们把经济驶向关键的目标。”
日期:2010-08-03 10:23:21
【GDP形态与测算办法】
一般而言,哥GDP我可以表现为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通常可以采用三种测算方法来计算出我在不同经济体的身价: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产法: GDP=Σ诸产业部门的总产出-Σ诸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Σ诸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Σ诸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Σ诸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Σ诸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采用收入法也可将相关公式调整成 :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如果考虑到非生产要素的收入(标准概念是只考虑市场活动实现的价值),还可以将GDP修正为:
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 GDP=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GDP = private consumption + gross investment + government spending + (exports − imports)
理论上三种测算办法计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即等量的,当然实际上由于数据失真和统计误差而往往未必如此。通常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以支出法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部分国家也喜欢使用收入法,中国则多年习惯以生产法核算为准。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GDP比较需要转换成同样的货币单位或参照系来判定,转换方式基本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2)根据各国货币与选定的参照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日期:2010-08-03 10:27:21
【GDP的特点】
官方和学界的定义、形态和核算办法罗嗦了一大堆,可能已然有朋友感觉头晕和腻味了,如果哪位听烦了断喝一声:“呔,你这总喜欢穿身洋马甲的小子到底是什么玩意?”那我也老实地告诉各位:“其实哥就是个代表某个经济体所在地域内生产能力的简单统计指标。说白了,就是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创造和生产的增量财富累加起来,然后换算成标准货币单位的数据,用于方便不同经济体之间主要经济实力的对比,用于指导人们了解经济动态并采取相关行动。”
哥头顶上华丽丽的光环看上去非常耀人,其实真实的重要性并没那么悬乎。我的突出特点就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时段整体经济的活力,尤其是从生产的角度观察。因而我能够给理性的人们以相关经济情况动态变化和未来道路选择的启示,当然也能附带满足浅薄的民族和政府喜欢攀比与吹牛的虚荣心,如此而已。如果硬要说哥玉树临风、神通广大,无限拔高哥的伟大美好形象,说老实话哥自己都时常觉得不好意思!
日期:2010-08-03 10:29:08
【与GNP的差异】
再有,拜托大家千万不要把我和我的兄弟GNP给弄混淆了,因为同为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我们哥俩个实在是长得太相象了。
我弟弟GNP的中文名字叫国民生产总值,他还有个别名叫GNI(国民总收入)。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按照年度或季度核算)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GNP的标准英文定义为:“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one year by labour and property supplied by the residents of a country。”
西方经济和商业辞典中通常如此描述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is the total value added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sources claimed by residents of a country.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value of GDP plus net income from abroad.”
我和GNP可谓是貌似而神非。
我的统计口径和核算标准是遵照“国土原则”来计算,中国的GDP就是所有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的财富增加值。
而我弟弟GNP喜欢并遵循的统计规则是“国民原则”,即要从我这里减去分配或支付给外国国民的收入(如果它们以某种形式或方式参与了本国的生产活动),再加上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来自国外的经营收益和支付境外的劳务报酬和资本收入的差额,经济学家将其命名为国外净要素收入。
于是我们两兄弟的数学关系是: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同时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侧重于观察生产,弟弟GNP则侧重于表明收入。我们哥俩本质上是个性和嗜好差异很大的不同指标。
坦率而言,弟弟GNP比我更有魅力、更实在诚恳,因为他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而我的缺憾行家都知道,经常因为掺杂了水分有些虚胖,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国家而言:我包含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要要流入外国的。
比如拿中国来说,中国目前还属于经济落后国家,境内有大量的在华外资企业和合资公司组织生产和经营。由于很多领域都是境外投资方组织和提供关键的技术、资本和销售渠道,他们在核心生产环节和终端市场开发上的发言权远比中国人来得强势,所以在实际分配财富时自然切走了蛋糕很大的一块。相反,由于中国企业现阶段普遍存在的技术水平、组织能力、管理经验相对低下落后的现实,中国的海外投资收益根本无法和技术经济强国和综合经济大国相提并论。中国的GDP总量看上去挺美,真实换算成GNP要逊色许多。
日期:2010-08-03 10:34:04
【落户中国】
中国人一向对外人好客又热情,习惯性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哥是名门世家美公子,落户中国不久就感受到这些了。
相当长的时期,哥在中国无论走到那里往往都被大伙当明星和英雄一样顶礼膜拜,贵国政府也多年来一直将我奉为上宾,甚至连官场升迁都要和哥的名义增长捆绑挂钩。你们对哥的好意、狂热乃至迷信,哥可以理解、哥心存感激,哥经常激动得泪留满面!但作为天性崇尚事实、爱讲真话的我,在倍感荣幸和激动的同时,哥时常自觉惭愧惶恐。受大众误解时哥觉得委屈、被歹人利用时哥很反感,哥其实在很多地方挺对不住善良朴实的中国劳动人民。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进步,这些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哥扎根中国后,亲眼见证了中国人、中国经济的前进历程,哥在中国发育得很好,身量也芝麻开花年年高。但是大家知道哥出身于经济学大师之家,耳濡目染、家学渊博的我多少是通晓经济发展之道的;哥的祖籍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见多识广的我可能比多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中国人更能看清楚中国经济的“庐山真面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