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就是GDP》
第1节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8-2 22:57:00

  最近几个月由于安排思考和写作的时间较多,公司的事情偶尔也牵扯精力,中间又看世界杯,来天涯的次数少了很多。
  看到很多网友在帖子里和站内短信的留言,很感动。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惦记。
  我一切都很好,上网少,大河没有更新是因为在集中精力写《爷就是GDP》、《民主社会主义中国论》和《大河永恒》。
  尽管“大河”的目标是透视和解析中华文明的演化大历史,但个人希望能拼接和还原尽量真实而严谨的国史而不误人子弟,耽搁网友和读者的信任,故而大量的时间用于查阅资料、推演细节。
  相对而言,经济方面的《爷就是GDP》倒驾御起来容易很多。目前基本上主体内容也接近全面完成了,经征求约稿朋友的意见,她很慷慨地同意可以率先在天涯发表,在此感谢她的支持。

  后面先发写这三本书的总体序言,然后会陆续更新《爷就是GDP》的全部内容。
  坦率说,选定这个怪怪的书名确实有吸引读者眼球的念头,但相信网友们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可以识别是否是垃圾,呵呵。
  一楼是闲话,正文下面开始。

日期:2010-08-02 23:10:16

  大革命、爱国主义与毕业歌
  在天涯连载发表个人研究中国历史的心得《大河永恒》以来,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深感受宠若惊。作为一个标准的60后中国土著,懂事以来目睹了家国三十年间的沧海桑田巨变,多年来研究历史和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各种资料、思想和学说,观察、思考、对比、剖析,参考传统西方强国、美利坚合众国和近邻日本的发轫崛起轨迹,对吾族吾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演化把握得越清晰,益发忧虑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日期:2010-08-02 23:13:18

  【大革命时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近现代中国的命运,自从1840年夏第一次鸦A片战争吾国败于大不列颠,古老的传统中华农耕帝国文明及体制的丧钟即已敲响。无它,历史不允许远东龙族再沉溺于天A朝上国的迷梦,时代要将中国人从农耕文明时代召唤到更昌明先进的现代工商文明的潮流里。
  近两百年来,中国人整体面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个人以为是三个字----“大革命”。
  这场“大革命”准确而言不是狭义的改朝换代的政治制度革命,而是整个民族生存发展模式和中国社会完成向现代型模式全面彻底转变的艰难历程,是要革中国的传统国家模式的命,要革中国人悠久而古老的民族文化的命。

日期:2010-08-02 23:16:43

  中堂大人李鸿章在同治年间就敏锐地指出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隐晦地表明持续了近二千年之久的东亚古老帝国及其赖以支撑的古典中华农耕文明面临寿终正寝的厄运。一干期望挽大厦于将倾的爱国人等发起了声势浩大而影响深远的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希望能拯救古老帝国的危亡。
  受制于他们的认识和国家环境,李中堂、左大帅(左宗棠)、张总督(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无法完成中国的革命与华丽转身,后继的草根领袖梁任公(梁启超)、康南海(康有为)之流也回天乏术,直到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被迫以武装革命的形式力图唤回吾国吾族的第二春。
  赫赫荆楚,大哉辛亥!1911年武昌城头降下的龙旗宣告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正式开始。多少英雄儿女赴汤蹈火、无数壮士英烈断首残躯,国民大众期盼血与火的洗礼和举国付出的痛苦牺牲能够给灾难深重的华夏民族一个破旧立新的重生机会,却未能预料到国运艰滞、恶梦难终。大革命终结了君主专制的皇朝时代,却将我们带入到历史中继站----党国时代,距离传说中的民国目标尚远。

  孙文总理临终前意识到他终生奋斗的目标没有实现,所以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49年10月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意气风发的世纪伟人毛泽东代表胜利了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豪地宣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十余年后毛爷意识到完成国家民族之改造,还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于是1966年5月,毛爷发动了命名为“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1978年,邓公成为把握中国国家命运的政治舵手后,旋即也开启了号称“改革开放”的亚社会革命大门。


日期:2010-08-02 23:21:25

  维新也罢、变法也罢,以运动和暴力为特征的“革命”也好、以和平建设为主旨的改革也好,其实都是民族精英、时代先驱们借以改造中国社会,追求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一个说法和手段,也就是社会革命。只是中国人习惯性地喜欢把革命和暴力、血腥挂钩来看,将“革命”通常理解成狭义的政治革命,而革命本是个宽泛的词汇,广义的革命是文明、传统的变革,与改朝换代的狭义政治制度革命并列的还有文化革命、经济革命、技术革命等等等等。

  周易有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顺天应人”,这个才是“革命”一词最古老和最本真的说法和意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顺应自然法则和时代潮流、尊重社会规律和国民心愿。即便是英语“Revolution”,其标准解释也是指彻底的变革,而政体革命仅是其一个子级含义。
  客观而言,就认识到中国社会落伍于世界潮流的觉悟而言,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并无本质差异和高下之分。面对中国社会革命这道考题,帝国大佬李鸿章选A,革命先驱孙中山选B,新中国舵手毛爷说C是标准答案,改革旗手邓公认为要更正为D,区别仅在于他们思维的方向、认识的深度和运用的手段不同而已。而且从结果来看,他们都多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但也都没有获得满分。


日期:2010-08-02 23:24:02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革命时代的第一阶段任务算是已经完成。孙中山、袁世凯和蒋中正陆续实现了推翻满清皇朝、让宣统爷逊位、各路割据军政势力低头的目标,中国国民党人成功地建立了名义统一的前党国。中国共产党则凭借工农无产阶级的力量,在驱逐日寇后爆发的残酷内战中成功地颠覆了前党国而取而代之。就是说,革封建社会、革皇朝时代的命的使命完成了,在埋葬封建皇朝、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和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目标上我们的先辈给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并未实现,继续追赶世界潮流、建立优良国体和民主富强社会的目标还需要今天的国人乃至我们的后代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