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接手一个状况良好的部门会有一些压力,但如果能抛开顾虑,循序渐进的深入部门工作,渐渐的也可以把原有的部门带出自己的风格。
这一切,并不是说着容易做着难,管理对于管理者来说,心态还是最重要的,不要患得患失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管理特色。
我在Q市分公司部门管理上一系列的失误和教训就是引以为鉴的最好范例。虽说失败和教训也是另一种财富,只是我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点,呵呵。。。。。
<
日期:2005-9-12 21:55:19
五年it经历:从销售到管理太容易 (原创连载) 管理篇之二十一
对于这样一个部门,我很希望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把它提高一个水平线,更希望大家能很快的接受我。但这两个急功近利的想法直接造成了我管理上的很多失误,也让我在和他们相处过程中始终有种看不见的隔阂在我们之间。
接手部门以后,我发现虽然这是一个冠军部门,实际上员工对于产品知识掌握仍然不牢靠。我一厢情愿的认为:如果部门想要提高一个水平线,必须要把基础打扎实。也就是象我所带领的Y市分公司的一部一样,每个人的产品知识必须要过关。但我忽略了部门不一样,员工结构不一样,同样的方法不一定能通用的。虽然我自认为事先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也身先士卒的在每次考核产品知识时第一个去过产品,但大家仍然意见重重,直到后来怨声载道。他们认为,这样过产品无异于小学生背课文。虽然迫于压力也勉强每天早上和我一样去过产品,心里对这种方式却是极大的不认可。
后来总监和我分析当时的客观情况后,想想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和部门在公司一直以老大自居,并没有觉得自己在业务上有什么欠缺。也就是说,他们当时认为自己有很好的谈单能力,产品知识的欠缺并没有给他们的业绩带来多大的障碍。而我没有去了解他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也就难怪他们不接受了。而当时他们连提都不跟我提,而是直接反应到总监那里,所以这个制度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大家有意见的。当我知道他们的意见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去调整。立马说不再过产品了好象也不妥,只好告诉他们,愿意过产品的就过,不愿意过产品的也不勉强。但公开有意见的也就那么几个员工,其他员工也是敢怒不敢言,所以这个调整方案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大家仍然勉强而为之的遵照执行,这使得我以后在管理的障碍不可避免的埋下了一些伏笔。
(待续)
小感悟:在管理过程中主管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同样的管理方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团队总是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有的很有效,有的却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其实这不是方法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不管我们针对团队的问题采取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需要经历“观察,沟通,实施,反馈”四部曲这样一个过程。这四个步骤无论我们运用在什么问题上一个都不能少。
避免经验主义,踏踏实实的把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做好,也是管理好团队的关键之一。
日期:2005-9-12 下午 11:42:54
五年it经历:从销售到管理太容易 (原创连载) 管理篇之外记
写到最困难的一段经历,说它困难,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失误的地方很多不敢面对,而是困惑,一直没有直面到最深处。
今天,约了一个以前的同事,谈到了过去,我试图找回过去,直面往事,告别困惑,为我,也为大家。
告别以后,一个人留在那里写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耽误了回家的最好时间。因为卡努的影响,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很奇怪,我不伤心啊,老天哭个什么劲?
回来的时候,大雨倾盆,在风雨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想起可以去超市买把伞。好不容易坐上车,走了一半堵车2个小时,创下我和司机大姐共同的纪录:坐出租的和开出租的都没遇到过这么长时间的堵车。大姐本来要赶回家吃饭的,因为我,耽误了,在车里烦躁得很。我说着笑话和大姐开着心,夸她年轻,夸她开车技术好,大姐巨高兴。本来我饿的挺难受的小胃朋友也不那么闹腾得慌了,窗外的雨也变得可爱起来,我来都把车窗要下来让雨飘进车,说这样车里负离子多空气好有利于健康,让别人开心的时候就是让自己开心,堵车也很好。。。不是吗?
感谢生活!
日期:2005-9-13 16:09:53
五年it经历:从销售到管理太容易 (原创连载) 管理篇
之二十二当差别成为差距
一直以来我周围的同事或者客户或者朋友对我最多的评价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样的一个评价看似褒义,某些时候也是取得别人认可的关键,所以使得我一直认为让员工接受我是很容易的。而实际上对于这一点的过度自信也让我对部门的管理失去了以往的深度,和他们的沟通也很不透彻。
接手部门后,我以为他们会象以往的部门一样迅速接受我,能像我对他们掏心掏肺一样真心对我。实际上我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对原有状态的满足和对前任经理的眷念远远大于我的估计,和以前我接手的部门情况更是不一样的。
Y市分公司的部门,本身是一个业绩很差的部门,原部门经理管理简单粗暴,不注意和员工沟通,在员工心中没有形成一定的人格魅力影响。所以对于我的接任,他们从根本上就是很期望的,因为他们需要改变现状。我的工作也就很好进行,加上我的亲和力,他们也就很容易接受我,也很愿意让我走进他们。
而Q市分公司的部门恰巧相反,它是一个在分公司业绩顶尖的部门,即使是低水平竞争,荣誉的光环仍然存在,照耀着整个部门。原部门经理在管理上细心入微,很注意和员工沟通。经常为了员工利益和公司发生一些冲突,造成和总监关系很紧张,却十分赢得员工的认可。因此他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极高,在员工心目中这样贴心体己的管理者几乎是无人替代的。前任经理因为私人原因调回北京公司,他们在万般不舍和无奈的情况和经理分开。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没有从前任经理的依恋中走出来。我的出现,无疑打破了原有的和谐。而我对这一切的现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好及时的调整。凭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亲和力觉得带好这个团队没有问题的,他们也一定能接受我。这种自恃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团对的心态造成了我后来管理工作上的难度。
(待续)
小感悟:但凡优秀的主管除了在团队管理上的井井有条,攻心也做得很到位:如果员工还没有接受你这个人,在接受你的管理方式过程中就很难顺利。这一点我的总监也曾经反复跟我强调:要让员工接受你的工作方法,首先要接受你的人。
就是这些认识让我过于关注员工对我的接受程度,反而忽略了具体情况造成物极必反的现象。
日期:2005-9-13 18:40:46
五年it经历:从销售到管理太容易 (原创连载) 管理篇
之二十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这个部门的人员结构比我一往所呆过的任何部门都要特殊,为什么呢?因为它曾经是分公司两个部门优化组合并组的。这也是这个部门为什么强于其他部门的一个因素之一吧。部门的员工之中,超过两年以上的员工有2个,超过一年以上的员工有3个,超过半年以上的员工有4个,同时新近入职的有6个。人员结构也是很合理的,只是人员各自的个性都太突出。想要管理这样一个团队,对我来说却是不是一件易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