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海内鸿宝血雨腥风那段真实的传世历史》
第37节

作者: 古董商谈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1 20:23:22

  --------------------------------
  纪实文学国宝迷踪系列之《蒙面双鼎》
  ================================
  苏州一个潘,姑苏半个城。
  这句流传在苏州的俗语,就是有关于潘祖荫家世的高度概括。
  老苏州人口中常提到“一条河一条街”以及“半潘”的俗语。所谓“一条河一条街”,这是说苏州独特的城市格局。官太尉河在城中曲折而过,所有的街道都依河而建,悠悠的青石板小路,不宽不窄恰好能容一辆马车通行。而“半潘”之说从字面上就很难理解了,其实说的是两户姓潘的人家,如果说“双潘”或“两潘”则容易理解。这半潘分为富潘和贵潘,合在一起便为“苏州一个潘”,老苏州人是这么去拆解的,很有意思的一个称法。那这双潘到底是啥样人家,怎么就能抵上半个苏州城了呢?

  我先从富潘说起,稍后再说贵潘。
  在苏州的古城图宋代《平江图》上有条街,叫平江路,是当时苏州半城的主干道。那这条路如今还存在吗?是的!平江路历经千年繁华后依然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疏琅淡雅地静卧在平江河身侧,像个老者长年累月向人们述说着古苏州城原汗原味的往事。
  平江路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迄今尚存一批名宅古居建筑,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这些彰显江南特色精致古朴的名人故居,成了平江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平江路古名叫做“十泉里”。 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平江路也就约三里长,两侧布满了横街窄巷,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卫道观前和钮家巷这二处。

  道观前有座清代乾隆大宅潘宅(礼耕堂),是座保留较好、建筑群落较大的名宅古居,曾是清乾隆年间,被誉为富甲苏城的“富潘”的祖宅。
  富潘到底有多富呢,他能富得过当今苏州最有名的企业家吗?
  今人有座别墅就称豪宅了,我们来看看富潘的宅子“礼耕堂”。
  礼耕堂坐北朝南,东到徐家弄,西抵平江路,后门可通混堂巷,规模庞大,屋宇高峻,目前已基本修复。该宅为五路六进的典型深宅大院。建筑群以大厅为中线,但略略偏重于东侧。中路建门厅、轿厅、大厅及内房;左右路有花厅、书房、厨房,还有佣人居所、杂屋。各路之间有贯通前后的备弄。园北的鸳鸯厅是目前苏州保留不多的全楠木大厅之一,其建筑艺术价值极高。东落花园植有数百年白皮松、紫薇等古树名木。全宅粉墙黛瓦,以白灰两色为主色基调,屋宇都为木梁架结构,高大敞亮,有八座砖雕门楼,镂刻精细,且有乾隆年款。整体呈现出完整的徽派建筑特征。

  “富潘”后人潘惟德在《潘宅“礼耕堂”旧话》一文中所述:乾隆四十八年(1873),潘文起斥资30万两白银,历经十二载,翻建卫道观宅地,扩至十三亩,7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五路六进,巍峨气派,奠定了礼耕堂现在的建筑格局。
  30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从数字上看不吓人,我们不妨来算笔帐。据史载,乾隆四十八年间,陕西地区的米价约为每石一两二钱左右。一石准确来说不是重量单位,是容量,体积单位,折算一下,就以每石约一百斤计算。30万两白银÷1.2两×100斤=25000000斤。
  继续折算,以当今最低米价2元/斤计,25000000×2=50000000,这串数字没人一眼能说出来是多少,得数过后面的零才知,它是五个亿!用这么庞大的一笔经费来建私宅,拭问今天能有几人?
日期:2012-04-22 19:44:40

  --------------------------------
  纪实文学国宝迷踪系列之《蒙面双鼎》

  ================================
  继续折算,以当今最低米价2元/斤计,25000000×2=50000000,这串数字没人一眼能说出来是多少,得数过后面的零才知,它是五千万!用这么庞大的一笔经费来建私宅,拭问今天能有几人?
  另外有人算过另笔帐:据史料记载,康乾年间,一名江苏巡抚的年收入为130两白银,而作为当时最赚钱的职业--纺织工,一名家庭纺织女工的月收入也仅一两白银,潘家修座宅子的花费便相当于一名江苏巡抚2300多年的年收入总和,而一名纺织女工则要持续工作25000年。
  由此可见“富潘”绝非虚名,不说富可抵国,富可抵城是绝对没问题的。

  据潘家后人说,解放初期维修老房子,工匠推倒一面老墙,没想到墙里面稀里哗啦地倒下来的全是钱,总有好几百斤。文丨革丨时候上交家产,家里为了避嫌,用修房子挑石头的那种大箩筐,烧掉整整5筐字画。
  5筐字画?
  多让人揪心的事儿……
  富潘的祖籍是哪的?

  富潘的钱财到底是打哪来的呢?
  这就与上面我费笔墨所书“徽商”产生了关联。
  潘家是徽州人的后代,明清时候经浙江杭州到达苏州。苏州地方学者徐刚毅说:“苏州明清鼎盛时期,徽商大约有4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苏州近郊一条十里长街上,全部都是徽商的商户。全国的行业会所和各地会馆,除了北京就数苏州最多,大概有200多个。”
  清康熙年间潘家第九世祖潘麟兆从事商贾,昼夜辛勤、铢积寸累、惨淡经营,十余年艰辛,才有小成,为大富打下基础,家宅由齐门东迁至卫道观,礼耕堂初具规模。而到了乾隆年间,潘家第十一代祖潘文起,巨资建宅才真正打出了“富潘”的名声。
  一些文字这样记述潘氏起家的过程:潘文起18岁时即子承祖业主持家政,勤勤勉勉、持筹布算,并与其弟轮流前往京师辅佐叔父治业,家业渐庞,富甲一方。其中的细节后人不得而知,潘氏一族似也不愿让这段发家史尽人皆知,毕竟在那个时代,商人的社会等级远在士之后。
  富潘在鼎盛时期曾经拥有苏州观前街的大部分商号:原观前福昌水果店、原观前街天源糕团店、原稻香村糖果店、元大昌酒店、潘资一中药铺、宫巷清泉浴室、原余昌钟表店等老字号,当年都是“富潘”名下的产业。生意甚至做到了天津、北京和郑州,北京的老绸缎庄“瑞蚨祥”就是潘家的重要产业。
  都说苏州富庶,而到了潘家才真正让苏州人懂得了什么是大富。
  徽州人在苏州经商,以儒商自居,讲究以义取利,但是难免良莠不齐,不免有刻薄和欺诈的行为,引起苏州人反感。在苏州,士文化是社会舆论的中心,徽商到达苏州,在这个传统士文化占上风的江南城市,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就必须要读书做官,必须要有文化,必须有一个价值观念上的转向。这点和晋商的观念有大大的不同。
  潘家在事业有成之后,非常注重“财”与“势”的阶级联姻,自清代中叶以后,就很少看到和商家联姻的了。当时潘家人还花钱捐了一个四品官,努力向书香门第靠拢,而且结下的亲家也都是状元读书人,或者官家。甚至与上海大家族都联姻婚配。

  潘家祖宅礼耕堂的一些建筑细节就能够说明这一点。
  礼耕堂的正厅是接待贵宾和官员用的,房梁上挂着著名书法家梁同书写的匾,大梁被雕刻成12个乌纱帽的形状,让人感觉坐在室内一抬头就好像戴了官帽一样,所以这个正厅又叫纱帽厅。在进门两边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心术求无愧于天地,言行留好样于儿孙。而礼耕堂这个名字的由来正是潘家的家训:诗礼继世,耕读传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