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老板是怎么谈经济学的》
第16节

作者: windfloor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毛说:"那得努力把公司经营好."
  大老板说:"隐性成本是与厂商使用自有资源相联系的成本,是厂商使用自有资源应得的报酬,它反映了一种要素具有多种用途的事实.明显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就是机会成本."
  阿毛说:"机会成本?"
  大老板说:"在经济学家看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就是相应要素可能生产的其他产品的价值.按这种方式定义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比如,拿着一笔钱,可以开一个餐厅,也可以开一个服装店,还可以做别的生意.每种生意的回报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应该比较各种生意的机会成本,慎重选择,做哪种生意,回报最可观."
  阿毛说:"我的化肥厂经营好了,也可能会考虑投资别的项目."
  大老板说:"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计算经营活动的总成本时,如果忽略了隐性成本,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因为你有可能把资源用于收益更高的用途上."

  阿毛点了点头.
  大老板说:"一个人的一生,也有机会成本.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有很多种人生选择,如果有经营才能,可以做一个企业家,如果有写作才能,可以做一个作家,如果有绘画才能,可以做一个画家.每一种选择,获得的回报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阿毛说:"我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长处."
  大老板说:"在竞争性市场上,厂商的实际成本是明显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它等于所使用要素的机会成本."
  阿毛说:"看来,我对我的化肥厂的成本的估计要提高啊."
  大老板说:"在你的化肥厂的规模改变以前,也就是短期内的总成本,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阿毛说:"哪两部分?"
  大老板说:"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

  阿毛说:"什么叫总固定成本?什么叫总可变成本?"
  大老板说:"总固定成本是厂商为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固定投入而支付的成本.它不随产量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厂商停止营业,固定成本仍然要支付,包括借入资金的利息,折旧费,厂房和设备的租金等.总可变成本是厂商为可变投入而支付的成本.它随产量的改变而变化,因为短期内厂商改变产量就需要调整人员数量,原料等的购买量.可变成本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

  阿毛说:"为什么要这么分呢?"
  大老板说:"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评估,企业经营的效益.你的化肥厂,除了一次性投资在厂房和机器的2亿元,这是总固定成本,日常经营也有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员工资等各种经营、管理、财务的费用,这就是总可变成本.假设一年的总可变成本是1个亿.如果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2个亿,那么扣除一年的总可变成本1个亿,可以盈余2000万,从长期来看,就可以抵偿厂房和机器的投资.如果一年的销售收入是9000万,那么扣除一年的总可变成本1个亿,就反而亏损1000万,就无法抵偿厂房和机器的投资."

  阿毛说:"如果这么亏损下去,还不如停产划算."
  大老板说:"为了更好地评估,你的化肥厂的成本.你还要知道两个成本."
  阿毛说:"这么多成本啊.是哪两个呢?"
  大老板说:"短期内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阿毛说:"又来了一个边际.什么是短期内的平均成本?什么是边际成本?"
  大老板说:"短期内的平均成本是每单位产量的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总产量.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成本增加量。你的每一吨化肥的平均成本可能是900元,或者是1000元,每新增的一吨化肥的边际成本可能是800元,或者是1200元."

  阿毛说:"这两个成本又有什么用呢?"
  大老板说:"这两个成本都会随产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就象从山顶下到山谷,再爬到山顶.如果建立一个平面坐标系,以产量为横轴,成本为纵轴,画一条成本曲线,就会是一根U型成本曲线."
  阿毛说:"为什么会先下降后上升?"
  大老板说:"原因在于要素投入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还是按照前面说的,你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其他因素都不变,只改变你雇佣的工人数量.假设每个工人的工资率为每小时20元.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每小时的边际产量由3单位,增加到5单位,再减少到4单位.每小时的平均产量,也是先增加,后减少.那么工人每小时的边际成本,会先从20元/3单位,减少到20元/5单位,再增加到20元/4单位.每小时的平均成本也会先减少,后增加."

  阿毛说:"看来不能随便增加工人,否则不但降低产量,还增加成本."
  大老板说:"是的,前面说了,生产一张桌子,可以采用落后的机器和大量工人的组合,也可以采用先进的机器和少量的工人的组合.你的化肥厂也会有,不同的工人和机器的组合方式."
  阿毛说:"那肯定要选成本最低的组合,少花钱多办事."
  大老板说:"没错,你选的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阿毛说:"什么是最优要素组合?"
  大老板说:"在经济学上,同一个产量水平,可以通过两种要素投入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其中有一个要素组合可以使总成本最小,这个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阿毛说:"如果我要扩大生产规模呢?"
  大老板说:"那就要考虑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阿毛说:"什么是规模经济?什么是规模不经济?"
  大老板说:"前面说了,扩大生产规模,从产量上讲,有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和递减规模报酬三种情况。比如,你的化肥厂,在现在的产量水平的基础上,你的厂房,机器,原材料,工人数量,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如果生产要素价格没有变,那么你的成本也变为原来的两倍.如果你得到了递增规模报酬,产量增加到了原来的3倍,那你的长期平均成本就下降了,就说明你得到的是规模经济.如果你得到了递减规模报酬,产量只增加到了原来的1.5倍,那你的长期平均成本就上升了,就说明你得到的是规模不经济."

  阿毛说:"看来要扩大生产规模,既要算产量帐,又要算成本帐."
  大老板说:"在短期,你可以,在你的化肥厂的,10万吨的生产规模下,作出决策,确定工人,原材料等的投入数量或组合比例,以获得每吨化肥的最低平均成本,也就是说寻求最优产出率.而在长期,你的化肥厂应该寻求一个最佳的生产规模."
  阿毛说:"我感觉企业家真是不好当,很花心思."
  大老板说:"是的,没有好赚的钱.现在该考虑最核心的问题了."
  阿毛说:"我知道,就是,利润最大化.我想,我应该开足马力生产化肥,赚最多的钱."

  第三个问题:怎么样使利润最大化?
  大老板说:"到底该生产多少化肥,你应该先听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意思。"
  阿毛说:"又来了一个边际收益,加上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四个边际,可以凑成一桌打升级了.什么是边际收益?"
  日期:2006-12-19 10:55:09
  大老板说:"边际还是最后一个单位的意思。你的化肥厂销售出的,所有化肥有一个总收益,每一吨化肥有一个平均收益,每个最后一吨化肥,有一个边际收益."

  阿毛说:"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会告诉我什么呢?"
  大老板说:"整个化肥行业的年总销量有几千万吨,你的10万吨产量,对整个化肥市场影响不大.我们可以假设,化肥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阿毛说:“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
  大老板说:“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设想的,一种理想化的市场模型。”
  阿毛说:“市场模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