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老板是怎么谈经济学的》
第14节

作者: windfloor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老板说:"有人发现这是个,全世界都适用的,普遍性的规律."
  阿毛说:"是谁发现这个规律的?"
  大老板说:"是一个德国的统计学家,叫恩格尔的,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恩格尔定律。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叫恩格尔系数。现在都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各国的贫富水平。"

  阿毛说:"哦.那我的恩格尔系数可不算低."
  大老板说:"刚才你花10块钱,买的是2斤桔子,2斤梨,这是你的消费者最优选择。这个时候,2斤桔子,就是在2块钱1斤这个价格下,你对桔子的个人需求。"
  阿毛说:"个人需求?又是一个新名词."
  大老板说:"经济学上,个人需求,就是在某个价格下,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一般来说,随着价格上升,个人需求会降低."
  阿毛说:"如果桔子涨到4块钱1斤,我就只买1斤."

  大老板说:"市场上,所有在2块钱1斤这个价格下,买了这个桔子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的总和,就是在2块钱1斤这个价格下,这个桔子的市场需求."
  阿毛说:“市场?您说的就是我们买菜的超市吗?”
  大老板说:“经济学上,市场也是个含糊的东西。可以指买卖场所,也可以指消费者和生产者。我们可以理解成,就是和交易有关系的那些人或场所。在经济学上,可以给市场划出地理上的边界,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超市,当作一个市场,也可以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市场。”
  阿毛说:“这么说,在某个价格下,超市的桔子有个市场需求,我们这个城市的桔子也有个市场需求,对吧?”
  大老板点了点头,说:“没错。”
  日期:2006-12-08 12:05:10
  第二节 供给分析
  到了家,阿毛开始煮饭炒菜.

  阿毛的手脚很利索,很快,饭菜都做好了,开始吃饭了.
  大老板拿出果汁,两人边吃边聊.
  大老板尝了一口剁椒鸡蛋,连连点头,说:"做的不错,算得上一个好厨师了."
  阿毛哈哈一笑,说:"下次我再做别的菜给您尝尝."
  大老板说:"好,你想过自己创办一家企业吗?"

  阿毛说:"想过,但我没那么多本钱."
  大老板说:"你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阿毛说:"我想干一番事业,还想赚一大笔钱.当然,如果能象比尔.盖茨那样是最好的。我听说,比尔.盖茨曾经梦想,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电脑里都装有他的操作系统。"
  大老板说:"你认为,一家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阿毛说:"我说不好,但我想企业就是要赚钱."
  大老板点头,说:"你说的对.一个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没有利润,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员工和股东利益的保障.知道利润是怎么来的吗?"
  阿毛说:"我想,企业卖出产品,获得收益,再减去成本,就是利润."

  大老板说:"没错.企业家考虑问题的中心点,就是利润.他必须,一只眼睛盯着收益,另一只眼盯着成本."
  阿毛说:"那他的两只眼睛一定都很累."
  大老板说:"收益,是由产品的产量、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决定的.成本,是由生产要素的消耗量和市场价格决定的.企业家必须要关注各方面的变化,权衡各种因素,慎重决定产量."
  阿毛说:"听起来,这个工作可不简单."
  大老板说:"企业家要考虑三个问题。”

  阿毛说:“哪三个问题?”
  大老板说:“第一个是,怎么样使生产最有效率?第二个是,怎么样使成本最低?第三个是,怎么样使利润最大化?”
  阿毛说:“企业家是怎么考虑这三个问题的呢?”
  第一个问题:怎么样使生产最有效率?(关键词: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短期,长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报酬)
  大老板说:“现在假设你是一个企业家,你要建一家,设计产量为年产10万吨的化肥厂.”

  阿毛说:"这么说,我也是大老板了."
  大老板说:“你认为你首先要怎么办?”
  阿毛说:“我想,我首先要建造厂房,安装机器,雇佣工人,购买原料,然后,才能生产.”
  大老板说:“用经济学的话来说,你首先要投入土地,资本,劳动这些生产要素.经济学中把厂商选择的投入组合叫做技术。你选择的机器,工人,原材料的组合,就是你选择的技术。"
  阿毛说:"和我们平时说的技术,又不一样.那我要建多大的厂房,买多少机器,雇佣多少工人呢?我要先作个预算吧?"
  大老板说:"是的,企业老板首先要定一个生产规模,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投入生产要素.现在你的化肥厂的规模已经定下是10万吨。按照这个产量标准,建多大的厂房,买多少机器,雇佣多少工人,会有一个配合比例.在经济学中,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很多时候,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比如,生产一张桌子,可以采用落后的机器和大量工人的组合,也可以采用先进的机器和少量的工人的组合."

  阿毛说:"我们老家有一个煤矿,工人有好几千人,主要是靠人挖煤,经常出事故,我听说,同样规模的煤矿,在德国只需要几十个人,他们完全是机械化操作."
  大老板说:"企业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比较有利的组合方式."
  阿毛说:"那我要衡量一下我的化肥厂,是多雇佣工人划算,还是买好的机器划算。"
  大老板说:"是的.现在你按照10万吨的产量标准,一次性投资2个亿,建立了相应的厂房和安装了相应的设备.投产后,实际产量可以是0和10万吨之间的任意数量."
  阿毛说:“如果我的生意很红火,化肥供不应求,10万吨不够,我想生产更多的化肥怎么办?”

  大老板说:"那就必须新建厂房和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于你这样的化肥厂,短时间内,要调整工人数量和原材料数量都好办,但要新建厂房就比较麻烦.”
  阿毛说:“我想也是,一定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投资很大,风险很大。万一厂房建了,市场又没需求了,那可就亏大了。”
  大老板说:“针对生产规模的问题,经济学上有长期和短期的说法."
  阿毛说:"长期?短期?多长时间算长期呢?一个月还是一年?"
  大老板说:"经济学上的长期和短期,不是指,具体的日历时间的长短."

  阿毛说:"那是指什么?"
  大老板说:"这里的长期,是指,厂商可以通过变动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的,时间长度.这里的短期,是指,厂商不能通过变动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的,时间长度.比如,你的化肥厂,在短期内,只能在原有厂房,设备的条件下,在设计范围内,通过调整原材料和工人的数量,来调整产量,而在长期内,可以通过扩建,新建厂房和增加设备来扩大产量."
  阿毛说:"对于长期内的决策,我可得慎重."
  大老板说:"在经济学上,短期内可以变动的那部分投入品,比如,原材料,工人,称为可变要素.短期内不可变动的那部分投入品,比如厂房,设备,称为固定要素.而在长期内,所有投入要素都能够改变,就不存在固定要素."
  阿毛说:"看样子,怎么调整这些要素,我要费一些脑筋."
  大老板说:"是的.生产调整是有风险的.你作为一个企业老板要调整产量,短期内,要考虑三个东西."

  阿毛说:"哪三个东西?"
  大老板说:"总产量,平均产量,还有边际产量."
  阿毛说:“都是什么意思呢?边际产量听起来有些耳熟,和那个边际效用有什么关系吗?”
  大老板说:“在经济学上,总产量是,一种要素投入总量,所带来的产出总量。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相应的要素投入量之比。边际产量是,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