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苹果工作过,说说老板乔布斯的那些事》
第6节作者:
这雷人的 苹果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9年,为了研发新型电脑,乔布斯决定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参观、考察。在参观的过程中,施乐公司的电脑专家向乔布斯展示了一台惊人的电脑——Alto。这台电脑上的很多特征后来成为了个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例如图形用户界面(简称GUI),利用它可以让个人计算机使用者以非文字指令输入的方式与电脑互动;点阵影像图,可以把文字和影像合并起来;还有一个一点即成的名为“鼠标”的神奇设备。这台电脑还具有网络连接器、简单便捷的弹出菜单、移动窗口等。
可以说,Alto已经为现代个人计算机构造了基本雏形。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伟大发明。就像乔布斯在后来采访时所说的:“在电脑行业,他们(施乐公司)从这一最了不起的成功发明中收获的只是失败。施乐公司本来有可能拥有如今的整个电脑行业。”实际上,这台人们闻所未闻的伟大设备,在施乐公司的实验室中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Alto已经问世6年,可是施乐公司所有人并没有看到它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很可惜,施乐公司并没有成为这些伟大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也没能统治整个电脑行业。因为当时施乐为防止复印机、打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并没有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计算机新技术的生产上。
毫无疑问,乔布斯是“识货”的人。他很快就发现了Alto的商业价值,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像他后来在采访时所说的:“当时我认为,那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优秀的作品??10分钟之内,我就清楚地认识到,将来所有的电脑都将是这样运行的。”在参观的过程中,乔布斯还兴奋地喊道:“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儿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它将是革命性的。”
日期:2010-11-03 22:48:40
参观回来后,乔布斯将从施乐公司看到的鼠标、图形界面、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等新技术用到了苹果的系列个人计算机中。
再比如个人计算机上的USB接口技术。这个技术是美国英特尔公司发明的。但是却是苹果公司首先把它应用到了个人计算机上,使得这一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同样,WiFi无线网络也不是苹果发明的。WiFi无线网络是美国朗讯公司开发的,但它就像当初施乐公司的Alto一样遭到了冷遇,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后来,苹果将这一技术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它才广为人知。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也使苹果开启了笔记本无线上网的新时代。
创新的技术并不一定能生产出最终的技术产品,许多大公司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并非就能成为商业化的产品,美国高新技术早期都是为了军事用途研发的,也经常被人们忽略,尤其是政府投资的研究基金,根本不考虑投资回报。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易事。像乔布斯这样对创新技术非常敏锐的人是很少见的。乔布斯有前瞻性眼光,这种眼光正是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最需要的。坚实的工程师背景、艺术家品位的交叉思考和前瞻性的分析能力,塑造了一个创新技术商业化的大师。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互联网霸主腾讯的成功和苹果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在互联网领域,腾讯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总能像苹果一样,跟随,然后迅速反超。
腾讯凭借“山寨”取得了令人仇视的成功。2010年3月5日,QQ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亿。庞大的用户群使得腾讯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公司现金储备达到15亿美元。因为庞大的用户基础,也使其后来推出的门户网站成为中国流量第一的门户网站;在网游领域,抢占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电子邮箱流量也已经超越昔日霸主网易,坐上了第一的宝座。
日期:2010-11-03 23:01:07
当乔布斯和马化腾面对模仿的指责时,他们采取了同样的态度。从来都不否认自己的模仿路径。面对别人的指责,乔布斯总喜欢富有感情色彩地引用毕加索的格言:“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则剽窃别人的作品。”最后还总不忘补充一句:“我们从不以剽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马化腾在面对指责时,总会用一贯低调与实用主义的口吻说:“模仿是最稳妥的创新。”
创新和模仿其实没有太多的矛盾。很多创新都是在模仿过程中获得创新,许多科学家或工程师需要经过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模仿实验,才能获得创新的结果。而如果在模仿的前提下,继续创新,并非抹杀创新的内o。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算是创新,而后来的火箭推动技术、印刷机的出现等不也是模仿再创新而来的吗?中国的搜狐最先就是模仿雅虎,淘宝网模仿eBay,百度模仿Google,但是后来都是有自己的创新内容。微软DOS系统也是先购买再创新,视窗系统也是模仿苹果电脑平台,但是微软没有仅靠模仿,而是继续创新,连商业模式也创新,让苹果想告也告不赢。那么苹果就没有理由不去用别人的技术再创新,为自己的创新写上新的篇章。在苹果模仿使用这些新技术后普及的过程中,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加上市场推广,以及苹果长期不断积累和更新的技术和苹果的客户群体,方有苹果今日之辉煌。苹果有自己的爱好者俱乐部,有自己的杂志,有自己的大学及商场的零售店,有网上商店,有拥有版权的音乐和影视资料库,这才是完整的苹果王国。
日期:2010-11-03 23:05:51
如果以新技术的推出为衡量标准,苹果当然没有任何创新之举,它们也称不上创新型公司。可是,有意思的是,苹果公司却被称为技术行业最富有创造力的公司之一。每每都能登上各种权威机构评选的创新型公司的前三名。很多时候,它还会超越微软,荣登榜首。2007年,《商业周刊》将苹果评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打败了Google、微软、诺基亚等巨头。随后,苹果连续三年赢得“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称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苹果的创新之处到底在哪里?
人们通常认为的创新方式还停留在技术创新的层面上,这一点在微软体现最为充分。在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微软总是把技术看做是公司唯一可以长期延续的财富和优势。无论是微软早期研发的DOS系统,还是后来推出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软件,微软都是靠技术领先抢占的市场。毫无疑问,比尔·盖茨是一个技术天才,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天才,而乔布斯是一个艺术天才,同时也是市场天才。这让我们看到了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品,想要推而广之,都需要市场天才。在这方面,中国还需要大力培养真正的市场天才,才能把创新技术和创意产品推到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比尔·盖茨之所以欣赏阿里巴巴的马云,并不是马云在技术创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马云是中国最著名的市场天才。马云和苹果的乔布斯一样善于演讲,又和比尔·盖茨一样充分地侵蚀市场,包括全球的B2B市场。所以马云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真正竞争对手,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眼中“最可怕的家伙”。
即便到现在,微软仍然坚信,高达数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是微软保持稳健发展的最有力的后盾。一旦新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他们坚信,自己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将比其他科技公司多得多。正因如此,微软每年都会把很多资金用在技术研发上。2006年,微软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为60亿美元,2007年为75亿美元,到2009年,微软的研发资金高达86亿美元,占当年总营收的14.6%。微软是全球研发资金投入最多的科技企业。
日期:2010-11-03 23:10:3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