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21节

作者: 作者金刚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参与竞聘,就给自己创造了更多机会去说动游总。这套软件只要在一个单位获得好评,别的单位就容易推了。那样,我就不但能赚到钱,还有机会升大区经理啦……
  日期:2010-11-23 11:19:22

  "升职规划"实验田----与我的书友一起进行的互助升职的试验记录
  2010年11月18日
  到我这里咨询的职业规划和升职规划的人太多,
  这么多的咨询,多是临时性的,间断性地指导.
  时间久了,就发现这里有一个大问题:
  职业规划上的实践不是蜻蜓点水,随心情尝试一下;这样下去是效果不佳的.
  有些人很上进,心正人优秀,很想帮助他们系统地成长,可是每人都很忙,应对的事都很多,很少能连接到一块.

  于是日子一天天过,我与需要我们经验指导的人时而相聚交流,时而长年音讯杳无,然后某一天又突然冒出来说:"曾经得到老师的指点,今天又遇到什么什么?"
  这样的经历和思索多了,就想,能不能给那些心正人上进的书友们一个专业而系统的辅导呢?
  这样的想法一想就是好久,好久没机会实践.
  这其间有一件事插进来,就是山东的邹城要建设百亿投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弘扬君子文化,这件事正好触动我那个积蓄的心思.
  于是就给他们征集方案的工作组做了一个"君子型企业论坛"的建议.他们回信说希望我能设计完整的方案参与标志城的方案征集活动.
  可是我又没有足够的素养把一个建议上升到一个可操作的方案.
  虽然有心无力做大事

  可是这颗心一直孕育着这个"君子型"互助方案.
  这些日子,我的新书<<这样做你一定要升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牌团队推出,他们好用心,尹社长,黄编辑和社里的其他领导和编辑对这书用了很多心.受他们的工作态度的激励,我开始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我的学员,书友做更细致的升职规划和职业能力的交流,互助.
  于是,在前天,前面那个想法忽然又冒了出来:"为什么不给我的书友中那些很想把职业经营成事业"的人一个互助升职的尝试呢?
  我可以给那些能坚持成长的书友提供"专业而系统的引导型成长",我可以让我的这些坚持成长的书友沿着专业的成长方向将各自的剩余能量集合在一个人的工作突破点上.
  于是那天晚上,我很兴奋.我已经过了随便激动的年龄,所以没有兴奋得睡不着.

  于是当晚带孩子学围棋回来,立即给我的书友中最熟悉的一位,想告诉她,和她一起分享这个计划,然后请她办个群,把愿意参与这个试验的书友集合起来.
  可是不巧,太晚了,她休息啦.
  第二天,也就是此日志记录的这一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她的回音.于是我们商量办群的事.
  说到这里,就要感谢另一位书友.他很热情,很互助,正处于寻找工作突破点的上.
  于是我和她商量后,决定请这位书友做群主,分担我们的工作.
  果然,我们的眼力不错,他迅速地承担起这个角色.
  自此,一个小小的团队形成了.

  我和他倆兴奋地说:"记住这个日子,也许这个日子是个很重大的日子.因为我们开始了一个新的尝试."
  2010年11月19日
  新的群办好了,(他和她还是先用个代号B和A吧,按加入的顺序;以后再把他和她的网名补上)
  B说:"老师,给你加个管理员,今后加入的人员您来把关吧."
  于是我就行使起管理员的指责,在三个老群近三百人中请出第一批书友.

  A对新加盟的同志很感兴趣,问:"老师,你是用什么标准来筛选的呢?"
  我说:"有的人很淳朴,所以不舍得落下他们;有的人很上进,所以想集合大家的力量帮一把."
  是的,每一位邀请的同志都有原因.有相对确切地原因.我卖个关子给大家:"如果大家还有缘坚持到出业绩,坚持到我们这个项目的第二个阶段还能一起奋斗,那时我再把原因告诉大家.
  受到邀请的书友们纷纷进入到了新群.有些因为另有想法暂时无缘,只是礼貌性质回复:"呵呵,好的."
  第一批的书友进群后,很快就围绕着我提的这个”互助升职”的项目各抒己见,谈论了没几分钟,有的人说要下班了:“请大家接着聊”,有的人选择了“考虑”,还剩下三个同志围绕我的思路共鸣着。
  我从这三个同志的发言中感觉到:

  A有一颗热心肠,她是这样个性的人,只要是好事,只要有人做,她就支持。这种性格也在她的职场里得到了体现,于是她的十年职场路做得比较顺利。今天她已经是一家中型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B和C是心里很有事业心,可是职场奔波,不被承认和挖掘,于是自己在不甘心的驱动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未来,验证着自己“不是井底之蛙”的心志。他和她象我过去一段时间一样,象一颗种子,在坚硬的土壤里顽强地发芽,可是钻啊钻,到处都很硬,只有苦闷和顽症相伴;不想停下来,因为知道一停下来成长,就可能让心志烂在这黑暗与坚硬的包围中。于是一颗不甘心不断在坚硬的土壤中寻找松软的地方,寻找着裂缝做突破口。

  因为这样的心态,于是我们四个人热火朝天讨论着我们自己的项目。虽然这个项目还只是个“纸上的饼”。
  其他的同志依然选择旁观。
  讨论中,我发现他们对我提的这个“互助”升职的项目操作流程并没理解透,所以大家的发言时而就现疑惑和疑虑。
  我很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所在的公司都没有人给他们做过“引导成长”。
  于是我告诉大家长征的故事:“长征中,大家都是跟着走。”

  我请大家去做第一步,然后等待我来告诉第二步。然后去等我们那一整套“引导成长”的程序。
  让我感动的是,我的这三个同志竟然毫不迟疑一一赞同。
  团队建设就是这样,要一起工作,必须先达成一致。不能一致就只能跟着走。如果此时还思想复杂,就只好请其先冬眠,待环境转暖,醒来时,再加入第二,或者第三梯队。(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华谊兄弟电影公司的股东们的持股价,为什么李冰冰拿到的很便宜,因为她是第一梯队;后面的人再加入,原始股价就高了几倍,因为华谊已经今胜昔。)

  就在我们四人团队筹备着项目的想法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她在十几天前曾经给“老群”里发送音乐连接,希望大家好心情。可是等她咨询工作困惑时,才发现她处在创业的起步艰难期,财力的艰难到投入大无产出,心里的艰难来自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出业绩?
  这样的心情很容易造成人心里疲惫,疲惫得不关心其他闲事,可是她竟然连续两天用音乐祝大家好心情。想到这些特殊的职业品质,我心里就升起想为她贡献“互助升职”的愿望,于是赶紧发了邀请。只几分钟,她就热情洋溢地到新群报道了。
  A和C很快就给她发来我们讨论的摘录,让我震动的是,这位新来的书友迅速决定“要跟着大家走”。于是她成了我们起动互动升职项目的第五个成员,我们暂且称她为D吧
  2010年11月20日(1)
  让我更多震动的是,D竟然拿出了无以复加的执行力,当晚就动笔“跟着走”,今天上午我看到她凌晨六点多写好的第一篇模式版的“职业日志”。
  接着我看到A的职业日志。

  感谢我们这个小团队的同志们,一颗种子的孕育就是来自这样你贡献一点我贡献一点,于是相互感染,积极向上。
  而公司里很少有这样的团队热情,更多的似乎是我们习以为常并为之麻木的“表面友好实际的情绪上相互干扰和内耗”。
  受此激励,我把心中孕育了几年的话汇集成我们这个项目的宣言:
  君子型企业论坛种子计划与宣言: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
  这个日子从目前的感觉上说也许还显平淡
  但是转换时空,从未来倒回来看,今天也许将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开始用互助的力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推动每个人在本职岗位发出超越以前,超越同事的光和热,并以此光和热进一步提升价值.我们称之为仁性化管理流程的实践,也称之为君子型企业论坛种子的孕育.
  这个世界上

  有很多的互助
  很多人都有剩余能量在浪费
  很多项目在开发着大众的剩余能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