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今夜没骚动》
第55节

作者: 秋思混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7-07 23:54:33

  (第八章之五)
  趁杨书记大动粗口“训导教育”赵副书记这当儿,我且把杨同志介绍一下;介绍杨书记不单是故事讲到这里需要,更因该同志大半生的革命史,差不多就浓缩着我们太公乡1949年后的历史;讲太公乡民国史绕不开马五魁,讲太公乡共和国史绕不开杨国栋。
  当然我介绍杨书记还另有原因,是书记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叫杨秀红和杨秀菊,那姐妹俩与石浪、张吉顺、牛三旺演绎的风雨人生,还有杨秀红在东陵中学防空洞里与石浪糊里糊涂创造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在未来又糊里糊涂搅起那惊世骇俗的“连续剧”……所有故事,都不是我绞尽脑汁能编出来的。

  那就说事。
  且说杨国栋小时因家里穷,早早跟一个戏班子到西口外走江湖了,演的虽是跑龙套之类闲杂角色,但毕竟历练得与乡里人已大不一样;小伙子不光识得字能看唱本,且擅长以江湖言语包括各类粗口与人舌战,逢当紧处,演武打配角戏的小伙还真会些拳脚功夫;加之人长得仪表堂堂,结果在土改前返回太公庄时,20岁的杨国栋竟把西口外一户财东人家心疼(漂亮)出奇的千金小姐给拐回来了。随后,那姑娘的财东老爹又千里寻女找到太公庄来。当时田无一垄、房无一间的杨国栋跟姑娘住太公庄学堂;那名叫史玉兰的财东姑娘也识得几个字,所以小两口给小学生当先生还不算强差人意。杨国栋那时跟史小姐早已生米做成熟饭,料财东岳丈再瞧不上他这穷戏子或穷教书匠,但也没法把千金小姐再带回西口外了。而能文能武的国栋当时给岳丈大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愿起誓那番话,不单句句是肺腑之言,又实谓字字箴言。杨国栋说:

  姨夫(我们那里对岳丈的一种称谓)呀,世道眼看要大变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陵渭河南马五魁多大的势,这阵也把啥都丢下逃到西口外去了!
  20岁的戏子或教书匠当时就敏锐断言:财东人再大的家业,肯定都保不住咧;只要共产革命风一刮过来,立马就刮得没影影咧!姨夫你不信走着看,看我这晚辈是不是说诳话?
  杨国栋提醒那时仍消息闭塞、头脑守旧的岳丈:好姨夫呀,你这阵赶紧吃摸(谋划)咋保自己平安吧!小兰跟我过日子嘛,姨夫你日后保险不会后悔;保险是福,保险!
  历史证明,杨国栋没说诳话。
  不久后的土改运动中,见多识广的杨国栋就把穷教书匠的饭碗扔了!扔了饭碗干啥?进东陵城参加土改工作讲习班。那讲习班结束,杨同志就当了太公庄农会主席,而且是东陵渭河南一带文化程度最高的农会主席!小杨主席其后在血与火的斗争考验中,又光荣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到东陵境内开始闹互助组、闹合作化时,识得字、会讲政策、阶级立场坚定、在土改运动中事迹感人且上过省报的小杨同志,就被任命为太公乡丨党丨委副书记兼副乡长,同时上了商品粮户口,正式领政府薪水了。再到太公乡成立人民公社并开始跑步奔向共产主义那年,原来的乡丨党丨委书记兼乡长调区上任副区长了,杨副书记就自然而然坐上公社党政一把手交椅。

  若只看杨书记的革命履历表可谓一帆风顺,可其实每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在革命征途上都有着一连串艰难曲折的传奇故事,杨同志自不例外。比如国栋同志后来在对敌斗争中为什么总有钢铁般坚强的革命意志?那是他早在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中就历经过惨烈的生死考验!(《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写东北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曾获斯大林奖章)
  话撵到这儿,好像我又得多扯。
  说起来土改运动在我们那一带刚开始时,却根本不是《暴风骤雨》般轰轰烈烈,而是冷冷清清、无人响应;我们古老的渭河平原上人还是“落后”哪,他们不经高尚的干部或高尚的文人进行高尚的教育,好像还真不行呢!我们人那时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长篇小说,也曾获斯大林奖章)的东北大地上已发生的革命巨变简直无人知晓;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们沉睡的黄土地,还是跟努尔哈赤子孙们脚下的黑土地不一样的。那一阵小杨主席左手拎铜锣,右手拎个洋铁皮话筒,他把洋铁皮话筒当锣锤,那“锣锤”在锣面上敲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锣声响过,杨主席再把话筒对嘴巴,拖着戏子特有的嘹亮嗓音说是喊其实更像唱:

  开——会——喽——!
  开——会——喽——!
  喝罢汤(吃完晚饭)在戏楼前开会喽!
  诉苦伸冤斗地主!
  穷人翻身闹革命!
  开——会——喽——!
  开——会——喽——!

  农会会员集——合——喽——!
  ……
  那时,在地里劳累了一天的庄人正围坐在院落里葡萄架下青石桌旁“喝汤”,那刺耳的锣声和杨主席的喊声,就成人们饭桌上的笑料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