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第18节作者:
非洲小童 吕甥的回答很有信心,“底层人士无不忧愁,以为我们得罪了秦国,恐怕国君难免一死。贵族们无不信心满满,以为当初国君有罪,所以被抓起来。现在国君已经服罪,所以就要释放他。倘若恩威并用,秦国一定能够成就霸业。否则就会将过去的恩德变成怨仇,秦国绝不会出此下策。”
吕甥这边回答滴水不漏,不卑不亢,秦穆公心满意足,就答应送还晋惠公。
客观来说,吕甥这次作爰田,将公田分给国人,实实在在动了公室的奶酪,从此,晋国公室虽然暂时还是晋国头号领主,但实力与权威无疑大打折扣。
但这不是吕甥的错。一则夷吾“忌刻多怨”,舍不得与贵族们共享田地,终于招致韩之役的重大挫败。二则吕甥别无选择,如果现在不肯让利,夷吾及支持者马上就会失去所有。感谢吕甥的补救,晋惠公夷吾得自前650年继位以来,首次收获了人心与舆论,一改“忌刻多怨”的负面形象,成功打造慷慨仁慈的高大形象,并足以为抵御秦国与打击重耳势力的政治资本。
重耳原本以为狄国距晋国最近,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晋惠公君臣不仅安然脱身,还硬是煮出了一锅盛宴,自己竟然是水中捞月,空欢心一场。
事态之戏剧性的发展,对公子重耳而言,是那么荒谬而无情。在重耳与夷吾近十年的较量中,似乎可以认为那个被国人以及国际舆论一致看空的夷吾并不简单。
重耳要想赢得胜利,战胜夷吾,成就返国之梦想,恐怕要“苦其心志”,洗去浮华,练就一身真的本事。
归国之后的夷吾为了杜绝国内众多异己的念想与厚望,向狄国派出了杀手,杀手还是寺人披。狄国之力显然不足以对抗新生的晋国,重耳无论如何都得挪窝了。
晋献公画像
电视剧中的晋献公君臣
日期:2012-03-28 21:50:23
呵呵,先更新,再回答问题哈。
--------------------------------------
第三章霸主的黄昏
(前651年-前628年)
1、流亡者重耳(上):伤心的五鹿
前645年,公子重耳54岁,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留下了一些岁月的痕迹。
十二年期间,重耳帮助狄国消灭了赤狄的一支廧(qiáng)咎如,俘获了该国君的两个女儿,大的叫叔隗,小的叫季隗。
随后,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鯈(tiáo)、叔刘二个儿子;重耳的助手赵衰娶了叔隗,生下赵盾。
虽然一个人年过半百还要选择重头来过,貌似有点残酷,可是自从宣布离开狄国,要向大国齐国取经的那一刻起,一个内心无比坚定又不失风趣幽默的重耳站在众人面前。
重耳笑着跟夫人季隗告别,“要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没来,你再嫁人。”
季隗也笑着打趣,“二十五年?!我坟头上的柏树都应该长大了吧。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等你的。”
在亲人不舍而伤感的目光中,重耳一行人向东启程,不敢回头,也不能回头。
从狄国到齐国的路途遥远而艰险,先要横穿晋国,借道周王室、卫国,然后才能到达齐国,意志不坚定的人难免会开小差,所以流亡途中,隔三岔五就会有人玩人间蒸发。
叫人无语的是,众人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摆脱夷吾的魔爪,到达卫国边境之时,一个管钱粮的家伙竟然连人带钱不见了!重耳一行人只得一边喝着西北风,一边赶往卫国国都楚丘。
卫国旧都在朝歌,是商纣的老家。前660年,卫懿公好鹤而亡国,卫国宗室姬毁在霸主齐桓公的扶持下,在楚丘建国,是为卫文公。
卫文公或许不愿得罪夷吾,所以对重耳一行很是不理不睬。重耳哪堪受小国冷落,于是愤然离开楚丘,又走了五十公里左右来到一个城外,就再也走不动了。
这个时候,有个农夫正在田间劳作。重耳饥渴难耐,也顾不得什么身份地位,问对方要吃的。没想到农夫不给吃的还捉弄人,盛了一碗土就递给重耳。
重耳贵公子出身,骨子里心高气傲,根本看不起底层人士,只是迫于权力斗争残酷无情、败多胜少,这才不得不将恶的一面留给自己或者最亲信的人,将仁厚、慷慨等美好的一面留给大多数外人,要的就是要笼络人心,争取舆论的支持。
对一个一无所有的流亡者来者,美好的品德就是唯一有价值的资源了。
但是重耳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会有脆弱无助、彷徨迷茫的时候。
这一路上,重耳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备尝人间冷暖,也许早就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如今农夫的调戏,就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让那个多年来一直隐忍不发、以仁慈慷慨示人的重耳,突然间崩溃了、爆发了,他暴怒不已,抓起鞭子,用尽平生力气,就要去抽打可恨又可怜的农夫。
但是霎那间,重耳的手被人死死拽住,其人正是舅父狐偃。
狐偃说,“好兆头!今日之土,预示着公子日后一定尽有晋国的土地,您应该郑重拜谢并接受上天这份馈赠!”
重耳听了这席话顿时如梦初醒,连忙含着泪,向着晋国的方向跪下拜了几拜,算是了结了这场冲突。
为了能够继续复国的伟大使命,一个叫介子推的随从,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
然后一行人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也牢牢记住在这个伤心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五鹿,是卫国的五鹿,是伤心的五鹿。
日期:2012-03-29 20:28:17
2、流亡者重耳(中):齐国的下大夫
前645年,重耳终于见到了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时代曹操固然实力最强,但对刘备、孙权二人也是相当推崇的。
齐桓公与重耳,一个是中原的现霸主,一个是中原的未来霸主,按理来说,这次见面应该谈点豪情壮志才对。
再者,自晋献公推出强国梦起,晋国上流社会普遍渴望投入国际社会的大怀抱,甚至是征服中原,没想到竟然是流亡公子重耳,最先远离晋国本土,走向波澜壮阔的中原。作为首个来到中原主战场的晋国代表重耳,似乎应该得到齐桓公、管仲君臣一点热烈的回应。
但是齐桓公对重耳的态度是复杂的,也是有保留的。
数年前,齐桓公曾经联合诸侯力阻重耳返国,如今重耳前来投奔,既不能不收留,因为这样做不厚道,有损霸主形象。也不能帮助他复国,因为这样不符合霸主的利益;更不能重用重耳所领导的外来军团,免得他们在齐国落地生根,尾大不掉。
思来想去,齐桓公将宗室之女齐姜许配给重耳,又让重耳享受二十乘车马的待遇。
跟霸主沾亲带故,这叫尊宠,齐桓公这样做,似乎很是看得起重耳。
春秋之世,车马百乘为卿的待遇,二十乘车马可能只是下大夫的待遇,这又说明霸主没把重耳当回事。聪明之如重耳,终究是个流亡的异国公子,也就不便得寸进尺,向霸主齐桓公提及复国之事了。
前643年,一晃两年过去了,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霸主齐桓公死了,数位齐国公子为了争夺国君的位子相互残杀,齐国于是陷入混乱、血腥的情形,并一直持续了数十年,从此无力顾及中原。
然而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晋惠公团队又有一番上乘之举。
晋惠公夷吾将十一岁的大子姬圉送到秦国当人质,得到了两大回报,一,大子姬圉与秦穆公女儿怀羸再结秦晋之好。二,晋国用人质换回此前贿赂秦国的五座城池,彻底摘掉了卖国求荣的帽子。这标志着晋惠公在内政外交上取得完胜,也意味着重耳的归国之路愈发渺茫。
前638年秋天,又一个重磅消息传到了齐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