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第58节

作者: 窗前的枣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12 13:09:20

  @老痴先生 2012-04-12 12:55:09
  怕冷清 ,帖一段老文 ,热乎热乎 :
  第十四回 遭陷害秦相赴刑场 避缉拿贤士匿他乡
  ……此时正是二世二年七月,本应盛夏时节,该烈日当空,却见得阴云密布,昏昏暗暗。李斯一家老小、宗室族党尽数捆绑了,被押到咸阳城曹市十字路口待斩。李斯仰天长叹,回顾头望着次子道:“老夫多想与我儿同牵黄犬,再到上蔡东城门外去追逐狡免,事到如今,这一切,都已成痴梦了!”相对痛哭,众人也一齐大哭。时辰已到,监斩官.....
  -----------------------------
  老痴先生终于把宝亮出来了,我也晒一段李斯临死前的故事,恰在老痴先生所描写的李斯赴刑场之前,可互为补充:
  李斯终于落入赵高的魔掌。面对前来逮捕他的狱吏,李斯仰天长叹道:“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之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为臣不忠乎?为人不信乎?然终不免一死,何也?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此三人,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不亦宜乎?该死,该死!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夷其兄弟而自立,杀忠臣而贵贱人,作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是其不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治久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秧;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仍不思悔改,而以赵高为左,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李斯这一番牢骚早有人报至二世跟前,二世大怒,命赵高亲自审理此案,从严治罪。赵高撕下最后一层假面具,不再伪装,对李斯用尽各种酷刑,终于使李斯招认了“谋反罪行”。
  按照秦律,像李斯这样的重大案件,廷尉署定案后,还要有御使监督、复查。犯人可以申诉。赵高害怕李斯翻案,于是找人假扮御使来到狱中察看案情,李斯见御使来了,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给二世皇帝上书一封:
  臣为相治民三十余年矣,初遇先王之时,秦地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以金玉之资,使谋臣游说于诸侯,阴修甲兵,饰正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焉。
  平定六国之后,秦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貊,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君臣之谊。罪三矣。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
  平斗斛、一度量,定礼法制度。罪五矣。
  治驰道,兴游观,以树威天下。罪六矣。
  缓刑罚,薄赋敛,以使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李斯将上书交给了假扮的御使,“御使”又将它交给了赵高。赵高道:“一个死刑犯上什么书!”随手就把这份上书扔到了火炉里。赵高知道李斯还不死心,他害怕李斯再通过什么别的渠道上书翻案,于是先后派了十多个人假扮御史、谒者、侍中,装作代表皇帝来查询此案,询问李斯,只要李斯以实话相告,马上就是一顿酷刑,如是者十余次,李斯再也不敢辩白了。后来二世果真派人来查询此案,但是李斯已辩不出真假,对“所犯罪行”供认不悔。二世拿到李斯的供词后,十分感慨:“多亏了赵高,不然险些让这个老东西卖了!”

  秦二世二年,定李斯谋反罪,处以五刑(黥、劓、剕、宫、大辟),夷三族。李斯和他的次子李唐同赴刑场,李斯挽着儿子的手问道:“还记得小时侯我带你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猎兔的情景吗?”
  “记得。”
  “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可惜再不会有那样的日子喽!”
  言罢,父子俩抱头痛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