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传说》
第24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11 19:36:20

  范增明确回答:
  我无不同意见。
  但除掉他,你确信楚王会将指挥权转给你?
  项羽顿时无语。
日期:2012-04-11 19:37:37

  良久,他诚恳地咨询范增:先生有何高见?
  范增建议事后报告上级,揭发宋义的罪状:
  第一,消灭暴秦拯救赵国友军的态度相当消极,故意逗留不进可能导致战机的贻误;

  第二,借用公务名义,把宝贵时间用来干私活,脚踏两只船对王不忠。
  具体表现是,天天饮酒作乐拒不出战,让儿子带着我楚国的钱财,到齐国搞勾兑,争取捞个政务总理来当。
  第三,他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把全军上下拧成一股绳为国效忠,动摇了北伐大军必胜的信心和战斗的决心。
  他的所作所为,必将损害王和大伙共同的革命利益。
  因此,众将在我项羽带领下,奉行大义,为王除害。
  听完范增的主意,项羽低呼高明。
日期:2012-04-12 06:53:44

  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宋义派出儿子到齐地,真实用意到底何在?
  汉朝官方记载:

  宋义安排儿子到齐地任政务总理。
  但是问题在于:
  当时楚国并未一统江湖号令全国,齐楚地位对等,且因项梁大败不久,楚军有仰仗齐军之处。
  因此,宋义再糊涂一时,也不至于狂妄到,直接委派儿子担任无权管辖的齐地义军的二把手。
  相反,楚军元气大伤,宋义派儿子到齐地,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结盟,联手对付强秦。
  毕竟,相对于楚地义军,齐军的实力尚未受到损失。
  而汉朝官方,本着尊重客观存在的历史资料以及成王败寇的写史原则,顺着现成材料写下去。
  反正,成功打败楚汉公敌章邯的,是项羽而非宋义。
  而项羽留下的正式资料—给楚王的报告,记载了宋义安排儿子到齐地担任政务总理。
  所以,在没有证据推翻该现成说法的情况下,那就有什么写什么,也算据实写史吧。

  说白了,封建历史学家,是不肯动脑筋想事情。
  更何况,宋义和儿子都已经作古,冤枉与否,谁有心思去理会失败者兼死人的事情?
  笔者在此,只求尽力而为还原历史真实,没有刻意翻案的意思。
  至于读者,相信大家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日期:2012-04-12 06:54:23

  言归正传。

  项羽在与范增密谋之后,次日一早,谎称有紧急公务找宋义密谈,跑步进帐,突然挥刀砍下对方的头。
  然后,派人通知众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会上,北伐军副司令、会议主持人范增,首先公布:
  项羽奉楚王之命,处死楚国革命的叛徒、内奸宋义。
  然后,项副司令发表重要讲话:
  宋义自私自利,只知道养肥自家的嘴,不顾我们的死活,把革命当成儿戏,罪该死上一万次!
  我项某人保证,一定带领大伙儿,勇抢秦军饭碗,并且人人都见者有份,我绝对不吃独食!
  众将寻思:
  反正宋义已经命丧黄泉,管他娘的,只要有人肯带领我们找饭吃讨酒喝,总比饿死在这里强吧。
  因此,众将纷纷谴责宋义危害革命的罪行,表示:
  坚决跟着项司令操,去把章邯手中的饭碗抢过来!

  退一万步想,就算抢不过来,也要给他砸得稀烂!
  范增提议,举手表决:
  由项副司令代理北伐军总司令,同意的举手表态。
  结果,项羽全票当选。
日期:2012-04-12 06:54:48

  成功当选以后,项羽意气风发,想立刻率部北伐。
  范增及时提醒他:
  宋义之子,还没有斩草除根;总司令一职,还须履行上级任命这一必经程序。
  项羽接受范增的意见,火速派出骑兵,追上宋义之子并就地正法;同时派人,将事先编好的内讧情况报告楚王。
  楚王见木已成舟,只好卖个顺水人情,签署委任状:
  由项羽同志,接任北伐军总司令一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