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第44节作者:
kkndme 从中唐以来,土地的税租是按照朝廷的定额征收,而不是按照实际田产征收。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豪强权贵通过巧取豪夺占有了大量田产,但并不被官府统计在册,反而不用交税。而农户即使失去了田产,但仍然在官府的统计中(有点相当于我们二套房贷款政策,即使你卖掉了唯一的住房,再买房仍然算二套),所以失去土地的农民仍然要交沉重的税负。土地的税租问题加速了豪强对农民的土地兼并。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密不可分。
二、土地的兼并
帝国时代以后,历朝历代王朝,开国皇帝一旦挂掉,土地兼并的大幕就会拉开,从不例外。而宋朝,太祖建国之初,就鼓励土地兼并。唐朝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致使藩镇军力空前强大,朝廷不能控制,以至于安史之乱后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诸侯的大量土地兼并,导致唐朝时期最可怕的动乱,黄巢之乱。于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最黑暗大的五代十国时期。
总结唐朝的经验教训,太祖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实质就是赠予开国功臣大量的土地换取功臣手中的兵权,这是一个仁慈的交易。但是宋初时期就大搞土地兼并,就注定了以后的风雨飘摇。
一个王朝的崩溃,根本原因都是以上两个问题集中爆发的结果。
日期:2010-10-13 12:18:42
毛在建国时,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国家的实质。
“秦皇汉武略失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唯一没敢自比的就是朱元璋。
朱老师,毛的偶像和老师。
研究一下明代的制度,是很有启发的。
日期:2010-10-13 18:33:03
关于媒体反复强调的贫富差距过大与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不提上日程还好,提上日程,就变成了加税。满清zf尚且知道安民必须减轻赋税,而如今所有的问题都将成为加税的借口。
一旦以调节贫富差距为借口,大幅征税,社会不稳定性将加剧。
希望朝代轮回的事件不要提前发生。
日期:2010-10-13 19:21:41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大型城市的房产天生具备投资品的属性。
投资品是什么?
说个极端的例子。
假如有10个清代花瓶存世,每个价值10万,10个花瓶价值1百万。
有收藏家要将10个花瓶收齐。他收藏一个不就行了吗?自己欣赏足够了,为什么要收齐10个?
但是,这个收藏家偏偏要将10个花瓶收齐。
收齐之后,收藏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事情。他砸碎了9个花瓶,只留下1个花瓶。
这个人不是疯了吗?9个花瓶价值90万啊。一下毁掉了90万,他不心疼吗?
你要注意,原来1个花瓶价值10万,10个花瓶总共价值100万。但是,当世界上只有一个花瓶的时候,这个花瓶就不是只值10万了,一下子变成了无价之宝。
好的房子越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房价才会越高,房租才会越高。
zf一定会大幅提高购房的准入门槛,只有垄断的生意才是无风险的,才能保证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日期:2010-10-13 19:34:17
明朝初期,由于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争,人口减少,荒废土地增加 ,明政府得以大规模的展开招抚流民,开垦荒田,分配土地.由于这一时期,大地主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遭到极大的削弱,因此,明朝初期的全国自耕农占了农耕人口的大部分,地主所占的地比例并不大,这就为明朝初年的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自耕农是封建社会的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和税收来源,因此,洪武,永乐年间的政府财政收入,国家能够征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整个明朝历史中最高峰.洪武时,各州县每年垦田少者以千亩计,多者达20万亩。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除军屯、牧马草场和永不起科地,全国纳税土田总数达387.4万余顷。洪熙年间,更增加到416万余顷。
明中叶后,土地越来越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是这一时期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皇庄始于永乐时期。此后皇庄日益增多。明代皇庄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洪熙、宣德以后,亲王庄田逐渐增多。他们占田多通过钦赐、奏讨、纳献、夺买和直接劫夺等手段。诸王都是明代大地主。此外,外戚宦官同样夺民业为庄田,如正德时的谷大用便强占民田至万顷。
明廷规定,王府及功臣之家钦赐田土,亩收子粒银三分。但实际征收往往超过这个规定数。如山东德王府白云湖庄田,征租的内官旗校,就擅自改作每亩征银五分。
官僚和缙绅也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大量土地。特别是乡宦,如首辅徐阶在苏松占田24万亩,拥有佃户几万人。在北方,“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于是,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后果。
随着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诸王、公侯、监军太监、统兵将领、卫所军官和地主豪强竞相侵吞屯田,役使军丁。弘治年间,官僚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
太监、军官不仅侵占屯田,同时还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户不堪剥削和虐待,被迫逃亡。1438年(正统三年),逃军数目竟达120余万。军屯在明初农业生产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军粮原来依靠军屯供应。随着军屯制度的破坏,到正德时军粮只能靠国库支付。军屯制度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明朝国库的收入,也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
明朝末年,土地制度已经到了糜烂的地步,土地兼并膨胀到了惊人的程度,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富者有良田千亩,贫者无立锥之地,加上明朝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小冰河时期,陕甘赤地千里,灾荒遍地,饿殍遍野,此时明朝的经济已经崩溃,国家机器完全瘫痪,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乱之中,所谓的土地法制已经无从谈起.
日期:2010-10-14 13:19:26
上海很少分福利房,所以均价不好控制。以后控制房价就靠限制交易。不让买卖,看房价还怎么涨。等着大跌抄底的,肯定是不可能了。
昆明就搞的挺好。新盘都不发预售证。想要预售证是有条件的,要给体制内配发福利房。市场价12000的房子,体制内福利房不能高于5000块。
昆明现在市场价没有低于7000的房子,但给体制内团购也就3000多。
房价一平均下来,也就5000多,属于低房价城市。可是一般群众买房三环外至少也要7000多,二环内则上万了。
异地到二三线买房,对当地情况不熟悉,风险还是不小。小开发商卷钱跑路的屡见不鲜,大开发商的提前认筹排号,拿了认筹卡等一年两年也不一定开盘,而且好点户型没有关系是根本搞不到的。
很有心想到二三线城市买房投资的可以提供一个思路:选择外国人喜欢扎堆的城市,专挑高品质的景观大盘,买了精装后只租给外国人。租售比相当的高。
日期:2010-10-14 13:46:13
观林园这个位置,现在大概25000吧,8号线修通以后,应该能到3万。目前西三旗至清河8号线沿线还算是价值洼地。西三旗8号线站旁边大片的空地就是各大部委的福利房,部位员工购买价格不会超过4000。观林园18000真不算很优惠了。
日期:2010-10-15 09:07:00
房价的问题讨论的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呵呵
调控中所谓的限制买房只是为了顺利换届,不可能长期执行,然而置业门槛会越来越高倒是千真万确的,保持较高的首付比例会是常态。
房地产的实质就是大型城市的准入证。当大型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个准入证办下来一定越来越难。
日期:2010-10-15 09:26:30
降低北京房价的最好办法就是只允许北京户口的家庭买房。房价一定会降。但房价降了,对渴望来京工作的外地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北京市缺了全国性人才的流入也将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高房价和高门槛一定是大型城市防止过度膨胀的最有效选择。无论zf走多少弯路,最终还会回来。
日期:2010-10-15 09:33:20
一线城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