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第43节

作者: kkndme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封建时代,贵族的继承性还是很好的。
  比如说宋国。武王伐纣,周灭了商,但是商朝并没有连根拔掉,纣王的哥哥微子被封为宋国的国君,封地就在商都的原地,商的贵族和子民都在宋国幸福的生活。看看中世纪的欧洲,也基本如此。
  而帝国时代就完全不同了,旧的朝代完蛋,新的王朝建立,原来朝代的皇族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顷刻间变成了私人、阶下囚、草民。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庶民的人身生命、人身自由和财产都得不到起码的保护。

日期:2010-10-08 12:13:31

  看春秋,仔细的读者会发现春秋时代有两个王,一个是周王、一个楚王。
  中原的诸侯国中,除了周贵为天子称为王,其他诸侯的最高级别的是公爵,多数是侯和伯,特别小的国家也有子爵和男爵。
  但是楚为什么是王?
  因为楚是外族,如果把中原诸侯理解为希腊的各城邦,那么楚就是特洛伊,跟希腊完全没有关系。
  所以楚是外族,尽管周天子封国楚国国君为子爵,但是楚并没有受封,也根本没有服从周王室的打算。

  所以楚王的意思,就是外族的国王,楚与中原诸侯的战争,算作国际大战。

日期:2010-10-08 13:14:52

  中原诸侯的老大名义上是周天子,实际却是齐恒公。
  齐恒公姜小白同学(此人不愧为姜子牙的后代,还是挺牛的)领着“鲁、宋、陈、卫、郑、许、曹”共八国联军攻打楚国,实际是欺负本属于中原诸侯但战败投降了楚国的蔡国,一举干掉了蔡国,俘虏了蔡穆公。然后跟楚国对峙了一阵,以和解撤军告终。楚国的使者在跟八国联军交涉时,还创造了一句成语:“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风马牛不相及。”

  总之,齐恒公的八国联军班师了。
  这时联军中陈国的大臣辕涛涂跟郑国大夫申侯(此人名字叫侯,不是侯爵)说:“大军如取到陈国、郑国,我们两国都要供应粮草,负担太重了。如果大军走东方海滨,边旅游边回家,我们两国就轻松了。”
  申侯说:“这是个好主意,你跟齐侯反映一下吧。”
  辕涛涂跑去跟齐恒公一说,齐恒公没多想就同意了。
  这时,申侯跑去找齐恒公,说:“您怎么能让大军到海边旅游呢?现在海边都是夷人,黑导游又多,太不安全了,还是走陈国和郑国比较安全。
  齐恒公一听,恍然大悟,认为这个辕涛涂太黑了,为了让自己国家省粮食,拿八国联军的安全去冒险,万一碰上黑导游起步血本无归?同时认为,这个申侯真是好同志,太厚道了,非常淳朴。
  于是要求郑国的国君把制(地名)给申侯做封地。制也就是虎牢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申侯耍了个小聪明,轻易得到了。

  齐恒公又把所谓的坏蛋辕涛涂抓了起来,又派兵讨伐陈国,直到陈国国君认错赔钱,才把辕涛涂放掉了。
  辕涛涂很不甘心,就跑去制(虎牢关)看望申侯,对申侯说:“你应该加高城墙,才显得气派。”申侯听了很高兴,就加高了城墙。
  辕涛涂又去对郑国的国君说:“申侯加高虎牢关的城墙,想要造反。”
  郑国国君从此埋下了对申侯仇恨的种子。
  春秋时期的诡诈,可以作为职场教科书。


日期:2010-10-08 13:34:02

  房价的事,争论来争论去,没什么意义。
  统治阶级需要大量的社会底层,日子才能好过
  房东需要大量的空军和无房户,日子才能好过。
  郭海藻不稀缺,宋思明稀缺
  社会底层不稀缺,金字塔中上层的稀缺
  租房客不稀缺,好位置楼盘稀缺。
  做小本生意的不稀缺,好位置商铺稀缺。
  电脑电视不稀缺,和田玉翡翠稀缺

  儿童和人民教师不稀缺,重点学校稀缺
  没有医保的病人不稀缺,好医院稀缺
  人民币最不稀缺,好的投资品种稀缺。
  无所谓唱多还是唱空,都没有意义,就是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
  房价涨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是谁唱什么就能改变的。


日期:2010-10-10 08:57:30

  晋文公伐卫,楚王请盟军鲁僖公发兵救援。鲁国的公子买率军抵达卫国,卫国却发生了内乱,卫国士大夫不满意卫成公投靠楚国,驱逐了卫成公(这就是民意,然而民意不可能是广大目不识丁的村夫的意见——因为没受过教育,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而是多数贵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意见)。
  鲁僖公感觉到了晋国很可能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不想因为救卫得罪了晋国,想撤军,但又怕得罪楚国,于是想了一个主意。
  鲁僖公命令撤军,并且杀了主帅公子买,然后向楚王汇报“公子买不听命令擅自撤军,我已经把他杀了。”
  春秋:“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为什么不用杀,而用刺?阴谋。
  直到现在,正直的员工常被老板出卖,正直的官员常被主子出卖。鲁僖公开了个好头。


日期:2010-10-10 09:16:36

  介绍春秋,只是给不太理解这段历史的人一个大致的印象。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得不思考。
  东周列国,礼崩乐坏,秦统一六国,中国结束了封建时代,进入了漫长的帝国时代,直至如今。
  而罗马衰败后,查理曼大帝征服了欧洲,欧洲却真正进入相当于我们春秋时期的封建时代,直至工业大革命。
  中、欧的历史为什么是完全不同的轨迹。

  我们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罗马的衰落,日耳曼蛮族入侵,一个野蛮的文明侵占了一个先进的文明。没有知识与文化的民族可以拥有强大的武力,却不能治理强大的国家。而知识与文明,掌握在基督教手中,因此欧洲开启了一个以基督教为领袖的神权政治时代。世俗的封建君主成为了基督教的附庸。或者说拥有强大武力的封建君主成为了知识阶层的附庸。
  而中国,贵族诸侯逐鹿中原,虽然礼崩乐坏,知识与文明却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扬。贵族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君主的附庸,于是君权神授,天下一统。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注定了御用于统治阶层。
  精英知识分子掌握着话语权。
  在欧洲,精英知识分子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掌握着国家的命运。
  在中国,精英知识分子作为统治阶级的附庸,被统治阶级掌握。

日期:2010-10-11 14:40:49

  申后,是申国的女儿姜姓,因为嫁给了天子,所以叫申姜,姜是是申后的姓。
  春秋女性贵族的称谓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如息妫
  妫姓国君的女儿嫁给息国国君为妻,称为息妫。
  二、如申姜
  姜姓国君(申国)的女儿嫁给天子,不能称为周姜,因此只能称为申姜.

  三、如文姜
  姜姓国君(齐国)的女儿嫁给诸侯(鲁国),但是由于该女子有特殊的才能,以才能为称谓。文姜有很好的文采,所以没有称为鲁姜,而称为文姜。
  四、如宣姜
  姜姓国君(齐国)的女儿,嫁给了卫宣公,没有称为卫姜,而是称为宣姜。
  春秋的女子,只有姓没有名字,至于申姜、宣姜、文姜等都是后人的称谓

日期:2010-10-13 09:24:28

  房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土地的问题。
  我国进入帝国时代以后,和平与战乱,反抗与顺从,云起云落,朝代更替,一直围绕着关于土地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土地的税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