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第5节

作者: kkndme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往近里说,个人所得税,挣的是谁的税?权贵没看见交,月薪3000块的工薪层可一个都跑不了。3000块月薪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你看着不多,可对于养孩子糊口的老百姓来说,哪怕10块钱都是重要的。他们可没有资本象月薪上万的小资一样动不动花500块钱泡个吧。
  个人所得税是有任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任务,税别管是局级干部交的,还是连孩子幼儿园都上不起的穷光蛋交的,总之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既然局长的税收不上来,就要从穷光蛋身上加倍收上来。
  往远里说,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失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王安石的初衷难道不是好的吗,可结果怎么样呢?只有一个——民不聊生。

  书生误国啊。

日期:2010-08-13 17:57:12

  许多兄弟关心房价什么时候会涨
  那么先看看这次调控后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现象。
  1、全国房产成交量大幅下降
  2、一线城市房价略有下跌,但并不持续,到现在基本跌不动了
  3、多数二三线城市房价不跌反涨,成交量逐渐回升

  4、大多数二线以上城市租金持续上涨
  5、农产品价格有上涨迹象,大蒜、姜等小品种农产品遭遇爆炒。
  6、变化莫测的政策导致精英阶层出现移民潮
  还有什么,欢迎大家补充

日期:2010-08-13 18:22:28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很值得警惕的。想买房子但嫌房子贵的都市白领对农产品的价格很不敏感,但是金字塔最底层的最大多数群众是很敏感的。领导们也很敏感。这牵扯到相当大比例人口的吃饭问题,稳定压倒一切。
  农产品价格的抬头将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在不引起质变的前提下,房价作为商品也不例外。这个引起质变的前提是出现饥荒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几率在现在社会很少。尽管干旱和洪涝使农产品大幅度减产,但是农产品还可以进口,国家还有粮食储备,保证全国人民填饱肚子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一线城市仍然沉默,国家队在积极运动。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成交量的回升却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资金运动的规律。国家队对一线城市的布局,迫使资金流向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相对(与一线城市相比)不高的价位给出了较大上升空间的预期。
  全国富人买北京上海,全省富人买省会,房价的合理性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本地平均收入来衡量。精英阶层的购买力才是关键。

日期:2010-08-13 19:08:36

  明年物价进入持续上涨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巨量资金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或者推动房价上涨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今年zf用行政手段严厉打击蒜和绿豆价格的暴炒,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资金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光靠拿张悟本出气也不能解决问题。
  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的上涨使与一线城市的差价缩小,为一线城市的发力提供了动能。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日期:2010-08-13 19:42:18

  许多人心怀房价肯定会跌回2004年的美好愿望,刻舟求剑似的思维错过了一次次购房的机会。在患得患失中,在牛刀的号角声中,在任志强的大炮声中,迷失了自我。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规律性的。关键是否有一双慧眼能够穿透重重的迷雾。
  假设你是个投资客,你非要去石家庄和长沙买房子,结果发现不怎么升值,怨天怨地:
  石家庄作为一个二线省会怎么会不涨?长沙的房价怎么那么低?
  我们知道,北京的房子是全国有钱人买的,省会的房子是全省的有钱人买的。但是当省会城市距离一线大城市在6个小时高速以内,省里的有钱人的资金就会流向一线大城市,而不是省会。河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在北京投资房产,湖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广州深圳投资房产。
  假设你是一个投资客,你去昆明旅行,发现昆明的房价甚至高过重庆,很不理解。你很疑惑昆明这么小的西部边陲城市投资价值在哪里?

  昆明是云南省内唯一的大城市,且相邻的二线以上城市离云南省都比较远。云南地州资源丰富,虽然穷人占的比例大,富人的数量却也不少。昆明南有滇池,北有长虫山,作为一个700万人口的城市,土地资源非常稀缺。所以贵,一定有贵的原因。便宜一定有便宜的道理。

日期:2010-08-13 19:58:54

  楼主针对南昌的房价做个分析吗?从刚公布的100个城市房子均价看,南昌5k每平左右,是高了还是低了?
  ++++++
  对于不了解的城市不敢妄下断言。没到现场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房价会不会涨还要看dfzf的规划。
  比如广州拥有大量的城中村,其周边有较多的大城市,广州的房价就比北京和上海低。如果广州的城中村一旦大规模拆迁,房价将会大幅上涨。

  比如南宁东盟贸易自由港的概念使南宁的房价涨幅惊人。
  南昌的地理位置,zf规划,发展前景,江西富裕人口的多少,都是决定房价的因素

日期:2010-08-14 08:08:03

  。。。。。。暴涨之后。。。。。。
  我们不就是第二个日本吗?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现在是谁在决定?国家!
  国家的经济结构决定的。制造业的资金都进入房地产了。能不涨吗?普通人有几个可以够炒房资格的?
  日本 当初也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的根本也不应脱离,国家的经济实力!!

  还暴涨?怎么涨?再涨都够去美国买房了!! 你这不扯淡么
  ——————————
  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的货币是开放的,中国的不是,是不能自由兑换的。
  暴涨是相对于钱而言的,不是相对于实际购买力而言的。
  80年代工资200多块钱一个月的时候,是不能想象90年代末北京城区5000每平米的房价的。那时候万元户已经是富人的代表了。

  90年代末工资1000块钱的时候是不能想象现在30000一平米的房价的。90年代的100万绝对是富裕群体。可现在连个中产都算不上。
  货币的持续贬值你没有考虑

日期:2010-08-14 08:11:23

  说真的!!楼主背后还有这么多信众。。。。
  真傻啊!
  中国的房地产,根本就是政府控制的!什么贵有贵的道理!
  国家投资那里,那里地价就高!~~
  国家决心打压地产!明天就能见效!!关键就看他愿不愿意打!!
  ————————

  秦始皇也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国家没了。
  李世民懂得按规律治理国家,所有才有贞观盛世。

日期:2010-08-14 08:15:44

  在反驳楼主一句!!
  在中国的土地,可不稀缺!~~ 只是没开发罢了!!~~
  中国与世界不同!ok?13亿人!!用十三亿的居住权作为市场竞争的资本。
  那太可怕了!真的!!!如果可能,中国绝对可以产出世界第一贵的地价!
  为什么?这么多人需要房子。能不涨吗?

  呵呵!多少有点扯淡!!别再提供求关系了!~~ 供求根本是平衡的!!
  ————————
  中国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土地一点不稀缺。
  但假设你在北京西城上班,让你去塔特拉马干买房子,你愿意去吗?
  全国有点钱的都要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买房子,所以才会稀缺。
  大兴安岭有大量的土地,哪个有钱愿意跑去置业呢?

日期:2010-08-14 08:21:04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牺牲全国大多数城市和乡村,来保证北上广深及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繁荣才是造成土地稀缺的愿意。
  土地有的是,房子有的是,但好位置的土地和房子并不多。
  一方面大量的小县城和乡镇、村庄人口锐减,因为缺乏谋生手段不得不背景离乡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超大型城市越来越拥挤,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