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总,您好,我是经济处的杨明峰。”杨明峰毕恭毕敬,口齿清晰地说。与大领导通话,首先一定要自报家门,“徐总责成我具体操办培训的事,我已经跟对方联系过了,他们请咱们把参加人员的名单尽早发过去,以便最终报价和安排食宿。”
杨明峰看似简单的这几句话说得多好。首先是一开头便把徐总抬出来,就是表明我是奉旨办差;二是通过对方的嘴来要名单。这次培训有点特别,谁知道名单里有没有什么弯弯绕呀?三是及时向主管报告了工作的进展情况。
达总在电话里想了一下,决定的声音说:“过十分钟你上来吧,到我办公室。”达文彬此时办公室里正有人,他在说给杨明峰听的同时,也在提醒客人,留给你的时间还有十分钟。
杨明峰把手机定时到八分钟之后,又抄起电话,给商小溪拨了过去。从商小溪清脆的声音里可以听出来,她是个洒脱飘逸,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呀,你要给我送名单过来吗,我马上要到培训会场去,下午可以吗?”
“下午?下午你准在办公室吗?会不会回不来?”杨明峰一本正经地逗她。
“打我手机,打我手机……”商小溪在电话那头慌慌张张地说,“要是有时间我打给你也行。哎呀,我都要忙晕了,说不定就忘掉了。”呦,还有这么自己主动暴露自己缺点的,不用问,全是在社会公司里混得那帮眼高手低的菜鸟。这些人死缠烂打做销售还马马虎虎,可要是玩心眼,拼内功,呵呵,玩去!
杨明峰这是第二次正式进入达文彬的办公室。第一次就是被达文彬钦点的那一次,以后虽然说也进来过几次,可都是送文件,签审批单之类跑跑颠颠,一走一过的活儿。他自己原来自己有个原则,言多必失。见到大领导,应该尽可能少说话,与其铤而走险,不如千金一默。说到口才,他并不觉得比那些成天围在领导身边叽叽喳喳的人逊色。可是,啰哩啰嗦,没话找话,恨不得永远把屁股粘在领导椅子上,会不会很招人烦啊?可人总要推销自己的嘛!杨明峰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原则对还是不对。
杨明峰其实还专门就此事请教过老爸和刘立新。
老爸的教诲是:“你当你的领导,我做我的技术,咱们井水不犯河水,看谁更长久?没必要刻意搭理他们。你没看见,我们学院原来有一个副院长,少将!每天威风八面的,出操的时候,逮着谁训谁。结果怎么样?下台后第二天,公费电话就让通讯站给拆走了。我昨天看见他,哼哼……”老爸鄙夷地冷笑着,“他在营区的马路上遛弯,没一个人搭理他。我曾经听他自己说起过……”老爷子说得惬意,竟然很罕见地扔给儿子一支烟,当儿子的立马从座位上跳起来,给老爷子躬身点上,“我现在是门前冷落啊。当时越离我近的人,现在躲得离我越远。看看,当官有啥好,哈哈——,活该!”
刘立新的经验是:“在领导面前,不能不说。你没听见他们(指达文彬、张红卫一伙)私下里常说吗,某某人有思路。所以,应该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过还不能瞎提,否则说不定就捅了他们的肺管子。你得要揣摸他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想听什么……”刘立新每逢说到关键的时候,总是会狡黠地不停眨巴眼睛,“可是站的高度不一样,要揣摸出他们的心思可不容易。所以有时候还需要来点小技巧,就是以请教的方式,诱惑他们自己把所想,所关心的给说出来。咱们这些小助理员,再按照他们的思路,往上拔高了说,就行了,嘿嘿!”
可他们两人,在仕途上混得都不好呀。按杨明峰的理解,老爸实践的那个,纯属偷懒。自娱自乐,不思进取谁不会呀?可儿子现在误入歧途,搞不了技术了,还总痴心妄想着,要混得光鲜点,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呢,因此您这个,只能在三十年之后再参考啦。刘立新的“诱敌深入”战术,确有道理,就是眼下太深奥了些,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实在不好把握。
杨明峰此前曾大量“听会”,对同志之间的那一套,打着一切从工作出发的幌子,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实见过不少;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之内的斗智斗勇,例如什么打蒙棍,顺杆爬,设套,诈降等等也几曾领教。经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有杨明峰特色的一套“说话”理论:
最重要的一条绝对是自保。没用的话,脑袋一热蹦出来的话,违反政策的话,在领导面前千万不能说,哪怕是开玩笑都不可以,否则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那位许博士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吗?时刻谨记:你不说话,绝没人埋怨你装哑巴。
再就是一定要说话。而且不但要说,还要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俗语说:老虎不发威,永远是病猫嘛。从事物正反两方面思考,思考成熟了,就可以把自己认为有益于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管是不是顺着领导的意思,都可以说。反正自己人微言轻嘛,说错了,大不了被追究个“太傻,太天真”。可万一要是“撞”对了呢?嗯,有思路,不就成了“开拓性”人才了吗。
而有时候,还要适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决不能给领导留下个人云亦云的印象。但是以三次为限,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好了,各抒己见很可能就演变为一场争论了。记住一条啊,一般是不会有人当场站出来,给你评判是非曲直的。咱国企可都是有职业素养的人呢。
日期:2009-10-26 11:27:21
杨明峰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敲门,听见里面传出了句“请进”。便往拉了拉夹克衫下摆,大大方方拧开门把手走进去。他现在见到达总,已是少了些拘谨,多了几分感激和敬畏,因此脸上是矜持的笑模样。
达文彬坐在大班台后面,看见他轻快地走进来,仿佛身后拖着一抹阳光,不觉用欣赏,羡慕的眼光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好几眼,微微笑着点了一下头。杨明峰来到班台前,把手头上的资料探身放在达文彬手边,恭敬的声音说:“达总,这是培训公司传真过来的资料,请您过目。”
达文彬沉思着“哦”了一声,翻开用大头针别着的资料,貌似认真地看了一遍。资料最后面,是杨明峰附的一页信签纸,纸上简单写着几条他自己的考虑:
1、人员名单;
2、车辆配备(是否需要在当地留小车);
3、培训地点是否必要预先实地考察;
4、食宿标准;
5、文具准备、网络配置、需要携带的现金……
达文彬粗略地扫了两眼杨明峰绞尽脑汁写的这些合理化建议,缓缓抬起头,指了一下班台对面的椅子。杨明峰这才敢坐下,随手打开会议记录本,摊在膝盖上。可达总并没有像杨明峰来之前预想的那样,首先夸奖他一句:“考虑得够周到的”甚至连个“好”字都没有。看那神情,完全就像杨明峰这个初出茅庐的菜鸟,理所当然应该考虑到这些似的。
达文彬双手支撑着下颏,思索了一下,有些回味的样子,和颜悦色地说:“那个度假村我以前去过,是靠近海边,别墅式的一片区域,前面就是沙滩,环境不错。我看完全可以包下来两幢,不管人多人少的,能够很灵活。”
“好,那我就跟他们马上联系,看是否有整栋空着的。”杨明峰连忙歇下笔,从本子上抬起脑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