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上来了,大概是什么产自北冰洋里的深海鱼头。这下,就该轮着咱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发扬光大了。三个人不用商量,都知道我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杨明峰再接再厉,假装恭敬地跟总经理先喝了三杯鱼头酒。接着是刘立新,热情洋溢,为结识新朋友又干了他三下。不过他首先声明,自己开车,以茶代酒,两杯茶,顶一杯酒。两人基本完成了任务之后,再下面的,就全托付给战斗力最强的郝震了。
郝震最擅长喝急酒,也叫“鲸吞“,玩得更邪乎,喉结不动,就能整个灌下一瓶啤酒,有个雅号叫“下水道”。他今天不知从哪儿对人家的产品,冒出那么多建设性意见,意见一下,就“吞”一杯二锅头。总经理不停地感谢,也不停地顺着他喝,呵呵,估计他也不敢不喝。很快这哥们眼睛就斜了,舌头也直了,抬手数着服务员手边的空酒瓶子,还问呢:“小姐,我们喝了多少瓶了?有六瓶了吗?”
“先生,你们喝了五瓶了。”据杨明峰估计,他现在眼睛里的酒瓶可能都是成对儿的,没直接说十瓶就不错了。服务员说着,又熟练地撕开了一个包装盒上的拉绳,甜甜地说:“这才是第六瓶呢。”
“哎,不喝了,真喝不了了!”看总经理的面相,今天人、财双双“高兴”,都快要激动的哭了。
日期:2009-07-17 10:33:34
“没事,最后一瓶,我们也不能让你多喝呀,我给你满上。”郝震站起来抢过服务员手上新开的那瓶酒,循循善诱地说,“你回家睡一觉,明天就没事了。还是你们外企好哇,工作时间弹性,不像我们国企,就是没啥事,也要可钉可铆在班上盯着。”
不料,听了郝震的规劝,总经理脸色更难看了。他呆呆盯着面前满满的一杯酒,嘴咧的像吃了苦瓜一样,过了半晌,才沉重的声音说:“哥们,跟你说吧,还是国企好!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是国企职工,还是个科长,辞职出来几年,现在后悔得跳楼的心都有!”这家伙使劲叹了两口气,红眼睛看看他们三个人,声音大起来:“你看你们多好,这个岁数上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前途无量。可我呢,已经四十了,现在已经升到中国人能够在公司里担任的最高职位了。按规则,英国那边早就从另一个部门选好人,准备要把我踢掉呢,我都不知道以后日子怎么过。”
“嗯,有道理!”刘立新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抿着嘴,从容不迫地说,“前些年我就想过,在国企,不管有什么本事吧,只要自己驾驭得好,机会还是有的,混好了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搞技术的,可以成为国家级专家,业界泰斗;搞流通的,能成为市场主宰,名利双收;搞行政的,下面保底,上不封顶。大家还别不信,几乎全部的共和国高官,都是从国企阵营里走出来的。”
“哎,给国家打工,腰杆硬呀!”总经理脸色由红转白,受了刺激更加唏嘘不已,“你们没体会,咱中国人在外企低人一等呀。我的顶头上司,就是个印度阿三,整天骂我们是猪,受了侮辱,还连句嘴都不敢回,怕失了这份工作呀。”
“可你们挣钱多呀,不像我们,就这点死工资。”杨明峰看他说的可怜,急忙找出理由安慰他。
“嗨呀,多什么呀,我全看见了。”总经理边上的一位哥们急急开口道,“你们远宏的职工,哪个没有福利分房,那个没有政府补贴,还几乎家家有车。可我们呢,混得好的,大不了也是有房有车,跟你们差不多。再说,你们买房子的价格,跟我们能比吗?要是算上你们各种各样,明里暗里的收入,还不一定谁挣得高呢。要是再弄上个一官半职的,更不得了了。”
“那倒是,就是请我去你们那儿,我都不去。”郝震摇头晃脑地说,“那……那叫啥呀,达不到销售指标就走人,敢情就是给人家外国人当廉价劳动力,打短工嘛!嘿嘿,还是国企舒服,挣钱够花,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只要我不犯法,踏踏实实能干到六十岁退休。”
“外企的管理和技术都是比较好的,在外企能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各有千秋。”杨明峰思索着,对身边的刘立新说。
“呵,呵……”刘立新笑了,看了看那个“海归”小声说:“欧美国家那些企业文化,在咱们中国基本不适用!你现在应该有点感觉了,最好的管理是符合民族特点的管理,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人家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前些年还嚷嚷着,要用儒家思想,抵御西方歪风呢。在技术层面上,更不用说了。你数数,有几家国际化的大公司,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的?他们都是干销售,卖产品,替外国人跑腿挣咱们中国人钱的小工。”
酒足饭饱,下楼送客。依依惜别了摇摇晃晃的外企总经理,郝震随便编了个理由,抬手打了一辆出租车,也跑没影了。到了末了,还是刘立新和杨明峰俩人回到办公室。刘立新开车不喝酒,杨明峰倒是喝了有小一斤,脑袋蒙蒙的,再没心思干活。不过大脑受到乙醇的刺激,却是异常的活跃,忍不住就走到刘立新身边,拉了把椅子坐下。
刘立新手里正拿着一只铅笔,在一大厚本子《综合计划草案》上修改涂抹着。偏头看见杨明峰喷着酒气,双目微红,便呵呵地笑起来说:“为了工作喝点小酒——光荣!回宿舍休息吧,也算是公假。”
杨明峰有心事,没理会他的好意,皱着眉头,直接就提出了在毕业分配时,困扰着很多同学的一个问题,而且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他也没完全从理论上弄明白:“刚才我听了你们说的,国企这么好,那么好,看起来似乎都是事实。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辞职往外企跑呢?”
刘立新拿出当师傅的派头,瞪眼看了看他,思索了片刻,才撂下手中的铅笔,郑重其事地说:“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得有一个基点,就是从‘资源占有权’这个角度上来分析。你看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物质、文化这些重要资源,绝大部分都是掌控在政府手里吧。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候,最先占有权都是归政府的。人才,这个重中之重的资源,更是如此!在我们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都是要进国企或者各级政府机关的,国企里人才济济,可以说各个都是精英。既然是精英,当然要有强烈竞争了。
“这些年下来,走的人确实有一些。我总结,有智力水品相对确实不行走的;有不会与同事、领导相处,也就是EQ不达标走的;还有自我感觉怀才不遇走的。更多的一类,是所谓前途渺茫,急功近利,贪图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走的。这几种人,走的都不可惜,尤其是最后那种人。这人呀,要想成就点事情,哪能那么容易?工作个三年两载,就想要熬个官当,挣上几百万?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极少数。不劳而获,幻想天上掉馅饼?呵呵,这种好事,我还没亲眼见过!
成功只能属于耐得住辛苦,忍得了寂寞,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因此,在各级政府和国企里,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中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国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块资源都是要保起来的。要是看着咱们这些人,比筛下来的那些生活还差,政府就该想办法了。你没看,现在对国企支持力度多大,公务员待遇提的有多高!”
杨明峰听完刘立新推心置腹的一段高论,酒彻底醒了。先有革命的理论,后有革命的实践呀。自己现在跟刘立新最主要的差距,除了历练之外,就是理论了!“历练”这玩意不能速成,但理论可以囫囵吞枣呀。呵呵,捷径就摆在眼前,要争取一切机会,从这个家伙肚子里多掏点。必要的时候,就算他忙,也得骚扰得他忙里偷闲,管他烦不烦,呵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