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还不是伟大领袖说的,别人谁敢来这个,除非不想活了。”刘立新说着,一下停下脚步,斜眼瞅着杨明峰打趣地说,“你这小脑袋里想得都是些什么呀?我是让你观察他们管理上的漏洞,没想到你却对那些离经叛道的残渣余孽感兴趣。”
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进楼,直接蹬台阶上到二层。楼道里静悄悄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两侧办公室老式的框架木门都关着,因此楼道昏暗,偶尔有几个女人在各屋间进进出出的,才从门缝中透进一抹阳光。刘立新来到挂着“主任”牌子一间办公室门前,理直气壮,“咚咚咚”使劲敲了三下,看看没人应声,就更加用力,“咚咚咚”又来了第二通。“吱纽”一声,门应声而开,不过开的不是主任的门,而是正对面的另一扇门。
从门缝里闪出一位穿着黑色羊绒衫的高个子少丨妇丨,白白净净的脸庞,忽闪着眼睛,平静随和的声音问:“请问,你们要找谁哪位?”
刘立新转过身,上下打量了少丨妇丨几眼,见不认识,便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说:“我们是集团经济处的,跟你们主任约好了的,他在不在?”
“呃,他在四楼呢,你们稍等一下,我这就找他下来。”少丨妇丨礼貌地向他们点了点头,转身“咣当”一声重重拉上门,“咯噔、咯噔”不紧不慢地穿过深邃的走廊上楼去了。
还没过三分钟,主任就连跑带颠地从楼梯口拐了出来,他老远就嚷嚷着向他们打招呼:“哎呀,刘立新,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说着,来到近前,顾不得握手致意,而是稀里哗啦手忙脚乱地从裤兜里往外掏钥匙。
杨明峰站在主任和刘立新身后,闻到主任身上带着一股明显刺鼻的臭味,好像是夏季公共厕所里蒸发出的精华,不过口味更要浓郁纯正些。刘立新显然也闻见了,拍了拍正在开门的主任,呵呵地笑道:“怎么?又亲自上阵,伺候你手下那帮姑奶奶呢。”
“哎呀,没办法呀,”主任开了门,一边伸手把他们往屋子里让,一边愁眉苦脸地说,“活忙啊,干不过来呀。”
刘立新接过主任递过来的一杯水,看着他那张光洁消瘦的长脸,半开玩笑似揶揄地说:“那也不能总帮着她们晒图哇。弄得每次见到你,身上都是一股子是氨水味。”
“大家都忙,我这里又是女同志多,晒图累,我帮着多干点。”主任呲着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谦虚地笑着,似乎认为还挺光荣。
见这个任劳任怨的“护花公仆”一脸的理所当然,杨明峰不觉就想起楼上那条“造反有理”的标语,在心里暗暗哂笑:毛老头真是英明,真是万岁呢。谁能想到,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一帮革命女将,在他老人家光辉思想指引下继续革命,而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呢?
日期:2009-07-13 10:03:41
刘立新一定也是明白“好良言难劝屈死的鬼”这个道理,嘿嘿地干笑了两声,索性找好听的说:“是呀,你这里壮劳力少,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嘛,我在明年的经费报告里就申请,再给我增加点费用,雇两个临时工。”原来主任也挺狡猾,抓住刘立新的同情心,就把他往自己划的道上引。
“这可有点难办呐,今天我跟小杨来,就是要跟你谈这个问题的。”刘立新嘬了嘬腮帮子,斟酌着说,“你是知道的,集团领导的意见,明年咱们主办的两个专业期刊之中,至少要砍掉一个,按理说经费也要相应减少……”
刘立新还没说完,主任就急忙打断他:“可是,我那两个刊物是一套人马呀,人工费总是不变的吧。再说,省的那几张纸,又能有几个钱?你们减经费,我明确表示不同意。”
“哎,你不能这样说啊。”刘立新想了想,口气开始变得逐渐强硬起来,“你一个刊物,去年就给了你25万,平均一个月两万多。你想想,雇临时工,一个月才能用多少钱?”
“哥们,这你就不了解情况了,办行业期刊最难了。”主任终于为自己“涨价”找到了充足的理由,一脸苦相,但却是侃侃而谈,“我们的办刊宗旨是技术上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因此,我们的编审,要不停地约稿,阅读资料,还要参加高规格的行业会议,必要时还得到外地找作者面谈,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吧?现在什么不涨价?就拿住旅馆来说吧……”
杨明峰听他把个公款旅游,公款消费说得不仅是冠冕堂皇,而且是还勉为其难,不禁心生反感。虽说他花的不是自己家的钱,可是也总不能随便糟净吧?再伸手要更多的钱来糟净就更不应该了。因此真想站出来劝他两句,多把心思用在管理上,买桶油漆,把标语重新盖上是正经。可是观察到刘立新却是稳当当坐在那里,乐呵呵地安心听他“诉苦”,又不得不忍住了。心想,今天到要看看刘立新这个“老油条”怎么办。
刘立新耐着性子,好不容易听主任唠叨完。深思了好一会,垂着眼睛,似乎不知该如何答复他才好。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似乎换了个话题,扭头向杨明峰,有气无力地问:“昨天,是你和物资采购部谈的经费,我还没来得及问,结果怎么样?”
昨天?昨天上午在处里参加批斗会,下午闭门思过,哪儿都没去呀。这刘立新活糊涂啦,再不就是让人家给忽悠晕乎了!杨明峰虽然纳闷,但还不能不顺着他说,现场编起来就有些吞吞吐吐的:“他们呀,我也是跟他们部长谈的,当时的经费情况,我看看啊……”杨明峰低头翻看手里的《会议手册》,心想,刘立新,再给点提示嘛,你到底要我说什么?怎么说呀?
刘立新趁杨明峰很负责任,慢慢回忆的间隙,扭头对主任淡淡地说:“事情难办呐。采购部因为生产线完工了,所以今年的任务也少了很多,集团领导也要求他们减经费呢。”
啊,明白了,刘立新是在这儿等着呢。杨明峰心领神会,翻到一页停下来了,头也不抬地看着纸面,认真地说:“谈的结果是,他们基本同意减少……”
主任原来根本就没把坐在斜对面这个新来的小屁孩放在眼里,现在听到他第一次开口,就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立马意识到小鬼难缠,不由对他重视起来,拉着脸急躁地追问:“那他们减了多少?”
杨明峰不慌不忙合上本子,干巴巴地回答:“具体的数字还要再商量。不过就算我们当时定下了,最后也要等徐总和张总审批了才算数。”他这句话说得好,给主任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到底是已经定下来具体数了,还是不到最后发文之前,不肯公开呢?
刘立新好像越发为难了,眼珠子咣当着,深深地叹口气道:“哥们,实话告诉你吧,大领导的旨意,明年预计减少经费的,就你们两家。我们是具体办事的,拿不了大主意,也只能把你的意见带回去。”他眼珠子又咣当了两下,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低沉的声音说,“这经费可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每年都是跟业务量挂钩的。该增就增,该减就减,到年底都要有据可查。要凭我的经验,强顶着顶不住,还不如先落一个好态度,反而可以主动些。”
主任是当惯了“革命群众”对立面的,听到刘立新连威胁带利诱的话,心理就打开了鼓,摆在自己面前首现要考虑的,不是该如何“带好队伍”的问题,而是怎么样“跟队伍”的问题,这可是比晒图没人手严重得多的大是大非呀。于是脸色不觉便沉重下来,憋了半晌才不悦地说:“你们要是硬要减我们的费用,我们也没办法。干脆,以后刊物我们也不办了,就守着情报资料那点业务,凑合着活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