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是,是。处长已经跟我谈过了,让我给您打杂,向你多学着点。”杨明峰含笑忙站起来,恭敬地说。
刘立新看见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得其所,也跑过来凑趣道:“朱师傅,我看呐,以后你把你们家老朱伺候好了,比什么都强。”原来朱师傅家两口子都姓“朱”,还都在“远宏”底下当差。男老朱还是个有职无权的副总工程师呢。
“他呀,整天不着调,老是跟那帮子票友混在一起,吹拉弹唱的,也没什么混头了。”朱师傅每当提到自己的“本主”,总是一副不屑的样子,撇了撇嘴接着说:“那天我们家水管子坏了,他给咱们维修公司打了好几个电话,水工都不来。后来碰到张红卫,就跟他提这事。你猜张红卫说啥?他说,嗨,那还不好办呀,让你们家朱会欣打个电话不就得了。”
“呵呵,就是,这么屁大点的小事,还麻烦人家朱大领导?”刘立新坏笑着向朱会欣挤眉弄眼地说,“领导一般只办大事。咱们产品出厂,没有你们家朱总签字可不行。修水管这种小事情,你这个专职秘书随便过问一下不就得了。”
朱会欣让刘立新几句话,给逗得有些自鸣得意呵呵笑起来,半真半假地骂道:“哼,达文彬这个兔崽子,哪天我还得跟他好好说道说道。我们也不想当官,干脆让我们提前退休回家,多享两年清福算了。”
朱会欣今天可能高兴的有些过头了,嬉笑怒骂,矛头直接对准的竟是达文彬,听得杨明峰目瞪口呆,凝固了脸上的笑纹,一句话也不敢跟风。他真没想到,这个在自己印象里修炼得已是“望断天涯路”的朱师傅,原来竟是个一直隐藏在“灯火阑珊处”的吕四娘。不过也有点替她担心,在只有他们三个人在的场合,应该是断不会有人给她捅出去的。可要是老太太哪天又高兴了,再对着其他人口无遮拦,那结果可就难说了。听她这说法,可以推测出,朱会欣两口子和达文彬之间,似乎还有着他所不知道的一层恩怨纠葛在里面呐。
刘立新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嘻嘻地笑了几声,摇晃着肩膀对杨明峰说:“小杨,看见了吗,没准达总把你钦点到咱们经济处,就是为自己着想,要少挨朱师傅骂的。”
钦点?钦点就是他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指派谁去死就得死,让谁活就活呀。天哪,怎么会是这样!刚被朱会欣用“大榔头”砸了一把,紧接着又被刘立新用“雷”给劈了一回,杨明峰脑子“轰”了一声,手脚冰凉,总算是完全彻底地懵了!
“怎么,你还不知道?”刘立新看笑话似的,口气轻松,又给他追加了一下。语气上虽是质疑,可从这家伙幸灾乐祸的样子看,傻子也能分辨出来,他这是明知故问。杨明峰的腿不觉就有些发软,不由自主倒在椅子上,双眉紧皱,微微摇了摇头。
“嗨,小杨,也没什么呀。你看咱们经济处不是挺不错的吗?处长和刘立新对你多好。”朱师傅新收了杨明峰这个高徒,也开始关心起他了。
刘立新两根手指捏了个圆圈,捅到杨明峰面前:“嘿嘿,最起码往后修水管子方便。”说着还向朱师傅顽皮地挤了挤眼睛。
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水管子”确实方便。杨明峰给他一逗,脸上不得不努力挂上点呆板的憨笑。可心里却想,奶奶的,岂止是刘立新早就明晰自己这个不速之客的来历,朱会欣肯定也全知道!他们不仅知道是达文彬毁了祖国未来的一位技术专家,而且很可能还通过某种方式,兜过自己其它的底细。早已查明,杨明峰跟达文彬本人并无瓜葛!否则,朱师傅也不会当着自己的面,胆敢在背后“公然”叱责那个“兔崽子”。
再联想到刚报到那天,在“东方君悦”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徐总暗地里撺掇自己给达文彬敬酒的细节,还有孟凡群肆无忌惮迫害革命同志的活动……嘿嘿,没病不死人,这里面原来确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啊。怪不得早就听人家说,老婆给丈夫做了一顶绿帽子,满大街的人都看得到,可就他自己看不到。
杨明峰想到这些,此前刚刚被挑逗起来的那点自鸣得意,一下便消了大半!他暗笑自己,以前还想着要故意装傻给别人看,真是傻子装傻,那会是个什么滑稽样呀?看来这人呐,越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凡的时候,越是要加倍小心了,应该及时检查一下,是否出了什么疏漏。
今天这种情况下不合适,哪天逮着机会,一定要问问刘立新,到底是哪条渠道“出卖”了自己。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按照预先约好了的,杨明峰屁颠屁颠跟在刘立新后面,从楼下大厅直接就溜出后门,开上他那辆富康车,向“情报资料中心”赶过去。
刘立新打了个哈欠,“我让你给处里打个电话,说一声,你打了吗?”他说着赶紧调整了两把方向盘,车身一扭,躲过一个后架上驮着报纸搭子,斜超过他们的助动车。
“呃,我在大堂里碰见小谢了,让她给处里告知一声。”杨明峰一面拉开鼓鼓囊囊的羽绒服拉链,一边大大咧咧地回答。
“呵呵,你还是给办公室打个电话吧,”刘立新再不敢轻敌,眼珠子努努着,佝偻着身子直视前方,可口气还是那种慢悠悠的,“她每天事情多着呢,恐怕没上电梯就给忘了。”杨明峰立刻掏出手机,给办公室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郝震。嘿,没想到还真不错,“泄密”终于不辱使命,到底把给“密”给泄过去了。
日期:2009-07-10 15:12:49
情报资料中心其实并不是很远,跟总部大厦只隔着几条大街。驶过几盏红绿灯,拐进一条单行线,钻进巷子口没多远就到了。杨明峰是第一次来,车子开进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大门,望着茫然空寂的大院子,孤零零的一栋大楼,不由自主连声啧啧赞叹:“闹中取静,这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
刘立新把车歪歪斜斜,扎在一棵浑身挂满毛绒绒霜晶的老松树旁边,推门下车。他忙不迭跺着鞋上沾着的薄薄一层白霜,举目四下洒摸了一圈,对着满院子的玉树琼花,向杨明峰感概道:“我每次来,都感觉像是时光倒流。你看,这破自行车棚,连冬青树都死绝了的花坛,还有那儿……”。
杨明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眼前那栋老旧破败的四层红砖楼顶部看过去。仔细瞄了好一会,才明白他要说的是什么。原来,在楼顶水泥砌成的灰色挡板上,涂抹的一大片黯淡斑驳的红漆已剥落了大半,无可奈何隐隐露出底层原来刷上的硕大红色白框标语:“革命的道理,千条万条只有一条……”再后面的就散漫不清了。
天哪,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精辟的理论?杨明峰是个勤学上进的好孩子,眼睛一亮,继而便是很惋惜地对刘立新说:“可惜呀,后面最关键的地方看不见了。”
“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可街筒子都是这个,下面的那句是‘造反有理’。”刘立新一边往前走,一边不以为然地说。
杨明峰大惊失色,实在没想到,公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个煽动“暴乱”的动员令。不过略微品味一下,确实有点意思,哲理性也蛮强:那年头的“革命”不就是“造反”嘛,而且即使拿到今天也管用呢。他嬉笑着盯住刘立新问:“这是哪位高人说的?绝对经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