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部长慢悠悠地站起来,但却没有往门外走,而是直接走到财政部和国资委两位司长面前,跟他们一一握了握手,以主人的身份,客气地抬起一只手臂,做了一个“请——先——”的姿态。两个司长连连后退,也是回敬了同样一个手势。这满屋子的人,没有罗部长领头,谁敢先走呀,因此老爷子便不再客气,随手抚了抚胸前的挂签,昂首阔步,打头直奔楼上主会场。二位司长挣足了面子,知道要是再推让,后面的谁也走不了,无端白白耽误时间,为主人着想,也紧随在林副部长身后出门去了。
会场的布置简单而隆重!
杨绍峰坐在会场中后部,紧挨着刘立新。由于初来乍到,除了自己,可以说都是生人,只有尾巴似的,下决心死傍住他。这刘立新果然是个机关“油子”,混了十多年了,肚子里有不少小道消息和以“据说”开头的一堆奇闻轶事。一会指着某位贵宾,告诉杨绍峰,此人的某某亲属在集团的哪个部门,司何职务。一会又点着《纪念册》,嘲笑某位大领导写的贺词有语病,或放之四海皆可用,纯粹是应景之作等等。还专门给他遥指了今后可能会打交道的一些人物。虽然说来说去,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家长里短,可杨绍峰听的却是兴味盎然,默默地在心里记下了。听着听着,杨绍峰猛然醒悟似的一下打断他:“咱们处长在哪里?我还不知道领导长啥模样呢。”
刘立新听了,有些抱歉地低声笑了笑:“哎呀,失误失误,失去了领导,这可是个大问题呀。”他仔细向光华灿烂主席台上瞄了瞄,轻声告诉他:“最后面一排,左手数第三个,那个穿墨绿色衣服的女同志就是咱们徐爱华徐处长,因为兼着集团的总经济师,所以也能上主席台。”
杨绍峰闻言大吃一惊!妈呀,原来久仰久仰的徐处长竟然是个女的,而且此时就在主席台上。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此前曾经听老爸念叨过,如果是女人当高官,自然有她非比寻常之处。不由就眯缝起眼睛,伸长脖子,竭力要瞻仰个清楚。可无奈距离太远,脑子里只印下了个白净富态,贵妇的形象。“那我是应该叫她徐处长,还是徐总呢?”杨绍峰追问道。
“你懂得的还挺多嘛。”刘立新对他点了点头,圆乎乎的脑袋继续在会场内四下寻摸,“咱们处里的同志,一般就叫处长,这样显得更亲近些。外人嘛,就得尊称一句徐总了。”忽然,他抬手指着会场角落一个硕大音箱旁边,扭脸看着杨绍峰揶揄地“嘿嘿”坏笑道:“哎,看见潘婷婷了吗,要不要趁着还没开会这点时间,过去打声招呼?”
呵呵,到不是刘立新的观察能力强,而是那个一袭白衣,手拿对讲机的漂亮女孩,在会场里四角乱飞,“拽”得太过分了些。其实,杨绍峰早就发现了昨天晚上调戏自己的那个潘婷婷,频频出入于主席台右侧的调音室,不过名字是刚刚才知道的罢了。“这个潘婷婷可有点小来历,是去年从广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大专生。据说因为她家里不放心小姑娘整天在外面漂着,对口的工作又不好找,所以就到咱们集团工会凑合啦。”刘立新向杨绍峰挤了挤眼睛,坏笑着说,“小丫头还没有对象呢,怎么样?你这个小帅哥要不要试一试?”
啊,杨绍峰恍然大悟,怪不得她拿着个对讲机,专门往音箱底下钻,原来是在调试音响呀。这家伙,是从部队大院枪林弹雨里爬出来的,革命实践证明,那帮子“文工团”、“演出队”,绝对不是给他们这号普通一兵预备的。现在听了刘立新的激励,反而冷笑了一声,说:“她的脸看着还可以,不过一上镜就显得太宽了,怪不得找不着好工作。再说了,又高又瘦的,整个一航母甲板。”
日期:2009-05-11 10:54:05
“咦,想不到你刚出道,对女人倒是蛮有鉴赏力的嘛!”刘立新眼睛泛着亮光,看上去确实是在由衷地感叹,“这样想就对了。这号女孩,以咱们的实力根本圈不住。就是暂时圈住了,早晚也得让人家给划拉走。”
九点整,大会开幕。其实,像这种宣传展示,沟通交往的大会,不管级别有多高,也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无非先是主人致辞,后是大领导讲话,再往后还要表彰功臣,总结发言,跑不出千篇一律这么一套流程。不过,今天这个既然是叫做“验收大会”,就应该有点与众不同之处,似乎就该出点彩,于是即兴增加了一个节目。而且这出压轴戏,还是罗部长当场钦点的。
因为汪书记病重,所以今天这个会,就由兼任副书记的达文彬代为主持,当然他份内的那点活儿“总结发言”也是逃不掉的。达文彬总经理虽然是身经百战,可是在今天这个汇集全国众多顶尖高手的场合下,多少还是有点紧张。他一上来就把“请远宏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同志致欢迎辞”,给说成了“请远宏集团公司董事长林部长致欢迎辞”。这个错误,从小的方面说是逻辑混乱,“董事长”和“部长” 这两个称谓,分别代表着各自独立的法人主体,怎么能公开放在一起呢?可最要命的是,现场既然已经有了“林部长”,那你小子想把“罗部长“他老人家,这个居中端坐的正职给轰到哪儿去!说严重点,这可是“大不敬”的罪名啊。在皇帝时代,不自己叩头喊上十次“罪该万死”估计没个完。
原来,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对副职一般不称呼“副”字,但是在正副职同时出现的公开官方场合,一定要正副分明。达文彬现在坐在主席台第一排的末了,看似平静,其实是如坐针毡。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在这么个重要的场合就昏了头!他现在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时间最好能过得快一点,早点结束,大家都消停。
好不容易捱到自己的总结发言圆满结束,达文彬长舒了一口气,满怀胜利的喜悦,正要以饱满的革命豪情,进行大会最后一项——宣读由多名专家院士,共同签署的验收报告。不料这时,听见身后传来罗部长慢悠悠的声音:“文彬同志呀,我有点事情不明白,想要问问你们呀。”
达文彬一听,就预感到凶多吉少!这个罗部长,是部内现任最著名的“理论家”,参加下属单位的大会,不时“插话”那是有名的。据说这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一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可到老了,不知怎么的,就生出了这么个令“卑职”们胆战心惊的坏毛病,而且越临近退休,病还越重。达文彬以前曾经想过,不知道他去国务院开会,是不是也随时“插话”呢。
达文彬赶紧转过身,满脸期待的表情望着罗部长,热切地高声说:“请罗部长再给我们做重要指示!”说着,率先鼓起掌来。
罗部长伸出双臂,向下压了压,笑眯眯地俯视会场,呵呵地说:“谈不上指示,就是我老头子想借着今天这个机会,学习一下嘛。”他随手把嘴边的话筒微微调整了一下,扭头看着达文彬,“在我的印象里,你们报告上说,这条生产线建成以后,应该达到国外四代半的技术水平。你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现在国外已经发展到第几代了?咱们自己设计的这条线,与国外的相比,都有什么优缺点呢?”
嗯,原来是这个,这有什么好问的?是不是老爷子插话有瘾,不插话不舒服呀。达文彬很快做出了反应,弯腰扭身凑近自己前面的话筒,对罗部长请示道:“罗部长,我提请集团的总工程师,也是这个项目的总指挥戈一兵同志简要介绍一下,您看这样好不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