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峰冲着黯淡的大门,无奈地歪了歪脑袋,又向前挪动。在把角处,又路过了一道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木门,说几乎,只是门上铜牌的字改变了,写的是“专项工程处处长”
啊哈,杨绍峰看出点门道来了,在这个21层里应该驻扎有两个机关,分别是“经济计划处”和“专项工程处”。可是,他们人呢?“严肃紧张”的上班时间都干嘛去了?
日期:2009-04-30 23:01:36
今天公干去了,下午才回来。刚改了一段,现在就奉命更新!
-----------------------------------------------------
都快要绕场一周了,正在杨绍峰感到快要失望的时候,嗬!透过一个标着2106号码的玻璃门,在一间明亮宽敞办公室的紧里面,并肩站着一男一女。二人脑袋凑得挺近,共同看着女人手里端着的几页纸,戳戳点点的,正在说着什么。
杨绍峰不由自主地就笑了。他这回再也顾不了许多,伸手就推开门,一大步跨了进去。“请问……”他刚刚吐出来两个字,屋内二人立刻循声抬起头,警觉地向他望过来。
“你找谁?你有什么事?”那个有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慢慢垂下手,语调生硬地问。
“请问,经济计划处在哪里?”杨绍峰理直气壮的声音回了过去。
“你就说,你有什么事吧。”老太太冷冷地追问,显得颇不耐烦。
杨绍峰还要开口,不料这时,那个男人倒开腔了,“你是不是杨绍峰?”
哇,听到这最后熟悉的三个字,宛如沐浴在阳光之下,杨绍峰顿觉春天般的温暖,一种找到组织的幸福感,让他激动得差点热泪盈眶!他连忙上前几步,连声说:“我是,我是杨绍峰,是来报到的。”说着,郑重其事地从口袋里掏出对折着的“通知单”,双手展开。
一男一女相互对视了一眼,男人随即便撇下老太太,穿过屏风夹道,向他径直走过来。这人大概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比绝对高度1.75米的杨绍峰略矮,腹部微微凸起,走起来摇摇摆摆,韵味十足。他来到杨绍峰面前,随手拿过“通知单”,宽大的眼睛片后面,一双圆鼓鼓的眼珠子略微看了一下,等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满面笑容。
男人底气十足的标准京腔听起来很是悦耳:“欢迎,欢迎,你找得没错,这里就是经济计划处。”他说着,把“通知单”又递回到杨绍峰手上,同时奇怪地问:“哎,人事处那帮人没通知你吗?”
“通知什么?他们什么也没说呀。”杨绍峰一脸困惑地接过“通知单”,随之心里猛地一凉。他怎么把单子又还给我了,而且还问我有没有接到什么通知,难道是经济处拒收我的通知吗?
“你看看,我说的没错吧,那帮子人还等干点什么事?”老太太一边拿钥匙打开一个浅灰色的铁皮保险柜,一边扭脸说。
“嘿嘿……”男人不置可否地干笑了两声,转头向杨绍峰解释道:“你算是来巧了,要不现在处里一个人你都碰不到。明天是国家落在咱们集团的重点项目,集成生产线改造验收会。从国资委到财政部,全国有近百个协作单位的头头脑脑们全来了。咱们经济处和隔壁的专项处,从处长到小兵,全被派过去忙乎接待任务了。本来还有一个同志值班留下来看电话的,不过刚才也被临时调出去给徐总送材料去了。”啊,杨绍峰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二十一层里空荡荡,像过年似的呢,并且顺带着也弄明白了,闹了半天,眼前这个品相十足的人并不是徐总。“上午接到人事处的电话,说你下午要来报到。我当时在电话里就跟他们说了,让他们直接通知你,等明天正常了,再过来。”
杨绍峰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头。他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一看就是老机关的样子,说起话来不仅条理清楚,用词得体,而且话里话外还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种机关人所特有的傲慢和世故,没说几句,就把自己心里所有的疑惑全给解答了,以后有机会可得向他多学着点。
这时,那位老太太也走了过来,手里就多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黑色女式挎包。她对男人说:“刘立新,咱们赶紧过去吧,那边还等着咱们呢。”
“好。”刘立新一边回答,一边大眼珠子咣当咣当地看着杨绍峰,“小杨,那你就明天下午上班时间再过来吧,我和朱师傅也马上就要到会场去,那边人手不够。”
听到他们要到会场去,杨绍峰心里就翻腾了一下。自己从小长到大,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大人物,那么大的场面呢。热闹是一定的,可最重要的,还绝对是个开眼界的难得机会呀。现在的自己,除了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用得上的那几本破书和一把子傻力气之外,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他就想起了家里部队上那帮子“公务员”,谁肯卖力气,谁就有比别人多些的入党、考军校机会。便竭力显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搓着手笑着争取道:“会场上需要不需要打杂的呀?要是人手不够,别的我不懂,跑跑腿还行。”
“是呀,我怎么就没想起来新来个小伙子呢?”朱师傅眉开眼笑地说,“你就跟我们一起去会场吧,哎呀,大伙都快要忙晕了。”
看起来,刘立新对杨绍峰这个外表白白净净,机灵肯干的小伙子印象还不错,乐呵呵地说:“那就走吧。”说完还是那副不慌不忙的样子,晃晃荡荡走到一张桌子前,拎起一个皮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串带着遥控器的汽车钥匙,率先出了办公室。
日期:2009-05-03 13:45:10
三个人到了楼下,出后门,只见不太宽绰的院子里满满当当,横七扭八,停满了各色小汽车。刘立新径直来到一辆墨绿色的富康轿车旁,打开车门,翩腿就大摇大摆坐到驾驶座上。杨绍峰学着部队小车司机的样子,紧走两步,拉开车后门,伸手搭在车沿上,恭敬地说:“朱师傅,请上车。”朱师傅一边往车里坐,一边喜滋滋地说:“哎呀,小杨,别搞得这么客气嘛。以后叫我朱师傅,或是叫我的名字朱会欣就行。”杨绍峰乖巧的样子,脆声答道:“哎,朱师傅。”随手推上车门,自己坐到前排刘立新身边。
这辆富康车,驾驶台上摆着一只系着粉红围巾的毛绒QQ企鹅,底板上还散落着几块花花绿绿的糖纸,一看就是私家车,估计十有八九还是刘立新本人的。看着刘立新倒车,换档老道的架势,杨绍峰不禁心生羡慕,自己的老爸在部队上干了一辈子,说教授,那是给外人听的,在学院里其实就是一名普通教员,到现在也还是蹬着两个窄轱辘每天跑,跟他们这些从大国企里“拿饷”的,就差得海了去了。眼前这个刘立新,也就不到40岁的样子,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在北京有房有车的,还考虑着国庆长假到南方旅游。哎!真不知道自己到了他这个年纪,能不能也混得这么脱离群众。
本来,杨绍峰心里还对自己不能穿着白大褂,出现在多次憧憬过的实验室里而有些懊恼,可这会儿,倒渐渐安然了。哪儿的黄土不埋人?自己虽然是个普通人,可并不算笨呀,只要认真做事,听领导话,不管是干技术,还是混机关,还愁吃不上一碗饭?而且还要争取把这碗饭吃好。
第三章 部长的期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