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系统性大行情研究先行者落户天涯》
第5节

作者: 大行情研究第一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可以宁静,宁静可以致远,古人说的“春风致和”就是这个道理,做人要学会忍辱负重。忍耐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思想成熟的表现。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遇到一点点不顺就拍案而起的人,也一定是没有什么心胸的人。百忍成金,人应该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切莫因别人的失礼而生气。

  交易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游戏,这是本质。不管是价值还是波段或是短线,最终都是以买卖来实现游戏的最终目的获利,所以不神圣也不高尚,这一点也需要弄清楚。
  玩心理游戏,最终能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是考验人性而不是认知或者技巧。实际上如果你按照市场情绪指数交易或者按照高成长性原则交易,都能跑赢市场,这是一个公理,但鲜有人做到。原因是人们能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在市场情绪忽冷忽热过程中,本性缺乏耐力;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对坚持的公理产生怀疑,在忐忑不安中颠覆认知;经不起市场各种机会的诱惑而人云亦云,成为羊群;面对短期困境或者打击而叛变了自己的交易计划,放的正道不走踏上蜿蜒曲折;在周围人的嘈杂中不知所措,稀里糊涂盲目赌大小……

  想想,大多数人不是输给了认知,因为有认知而不坚定、自信,所以输给了自己的错误心理和错误心理下的错误决定。
  来自中庸之道
  我的评论:在股市如何才能持续稳定赢利,其实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如何做,而是不能专一守恒坚持,最难是做.
  日期:2011-02-25 17:05:01
  而且我再说一个观点,在A股市场,大部分股票,做中线比做长线风险更少收益更大。老股民应该深有体会。
  日期:2011-02-28 07:55:08
  范蠡--中国巴菲特and沃伦--美国范蠡
  安全投资----小小文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kzergwen
  (2009-09-24 10:40:23)

  巴菲特要求自己的自己继承人必需具备的要求有:能掌管超过4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能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情绪永远保持稳定;对投资者个人行为和金融机构集体行为的深刻理解。巴菲特对继承人提出这四点要求,那么也从侧面映射出这4条法则也是沃伦成功的关键。我们也从这4个方面来寻找中国巴菲特吧。而我欣喜地发现,中国有人可以驾驭这首“航空母舰”。来开始我们的寻找中国巴菲特之旅吧。

  首先是“能掌管超过4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
  我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将领(优秀的投资人),应该会格外爱惜自己手里的每一名士兵(珍惜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所以在作战的时候(执行买卖操作的时候)往往能沉的住气,重在选时,即最佳的出兵的时间(等待市场给我们合适的价格)。可见,一个优秀的将领绝不会让自己的手下经常性地不断地去和敌方短兵相接,今天占点便宜,明天吃点亏(不断地去短线操作,输输赢赢),而是等待最佳的出兵机会,占尽天时,以便能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占得局部的战争优势(以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拥有优秀的企业)从而获得全局的胜利(赚到大钱)。在这方面,范蠡和巴菲特无疑都是优秀的万军(万金)统帅。

  再来看看“情绪永远保持稳定”
  巴菲特认为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应该具备的,老巴甚至还举出牛顿的例子,在南海泡沫中亏损惨重的牛顿坦言,“我能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无法算出人性的疯狂。”而通过阅读《滚雪球》或是其他一些相关的书籍,无论在生活中,抑或在投资中,淡定、从容都是巴菲特的一贯作风,可见,一个稳定的情绪是投资或是生活的本质。
  在范蠡的时代,时代的混乱不亚于股市的激烈波动,让我们顺着《史记》的印记,顺藤摸瓜,来看看范蠡的情绪稳定力。
  公元前494年,一方面,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另一方面,是越王勾践得意忘形,不听范蠡劝阻,贸然出兵,结果自然是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嵇山。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给予安慰并为其出谋划策,力劝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并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臣与共勉!在勾践最失意的时候,范蠡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一般,没有被逆境压混了头脑。这是逆境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范蠡同勾践到吴国为奴期间,吴王夫差发现了范蠡的才华,想把范蠡招过来。为此,夫差召见勾践和范蠡,当着勾践的面,说:“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建议范蠡“弃暗投明”,一番话说得勾践泪流满面,更是害怕范蠡受夫差利诱离他而去,但范蠡十分淡定地回答,“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得体、态度真切诚恳却坚定地告诉吴王自己没有投奔吴国的意愿。这是威逼利诱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越国复国在即,历史惊人地巧合,当年越王兵败,从会稽城逃到会稽山,吴军包围会稽山,勾践在范蠡做的思想工作下,向吴王请降,夫差忘记了勾践的杀父之仇,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后免越王不死。如今,吴军彻底垮了,仅剩3000余人,从姑苏城逃到姑苏山,越军也包围了姑苏山,夫差派人下山请降,勾践也动了点恻隐之心,但范蠡头脑非常清醒,范蠡认为,“当年越军在会稽山被围,是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吴国不取,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安能逆天命而不取。”这是机会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公元前470年,功成名就的范蠡在越国可谓一下之下,万人之上,竟然正式向勾践提出要离开越国。显然他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勾践人心的拿捏恰到好处,当然这得让文种的牺牲来证明了自己的判断。这是成功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我们不难发现,范蠡绝对拥有一个顶级投资家的资质,无论是在“被套”、在受“利益”诱惑时、在“抄底”机会出现时、在“获利”颇丰时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这是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的前提。那么作为后生,巴菲特有没有学习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有没有研究过中国“股神”范蠡呢?我猜猜。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人的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的魔力,简直有异曲同工之秒。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深受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特别深刻理解,安全边际和永不亏损的奥秘。这些都让老巴一生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也成功逃过了多次的股灾。范蠡助勾践复国后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毅然选择离开,其洞察人心的敏锐和离开的魄力更是将逃顶艺术演绎到极致。
  我们也都相信,“价值投资的一个精髓就是等待”。巴菲特也曾经把投资比喻成一场棒球赛,并指出,一个优秀的棒球手绝对不会轻易挥杆,而是要等球落到自己的合适的击球范围内才出手,哪怕要冒着三振出局的危险。而投资没有人催你去挥杆,你可以尽情地等待,等待自己合适的价格。巴式的“抠”是出了名的,早年巴菲特是在投资中甚至为了几分钱都要讨价一番的人,当然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他对安全边际的看重,而耐心、沉得住气这些性格因素起着很重的作用。

  越王勾践结束自己奴隶生涯后,回到自己已经远远落魄的国家,此时的越国,无论在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军事上,都远远落后吴国,范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此,范蠡和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理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