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
第27节

作者: 山海雄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08 22:01:17

  【援军】
  西平堡苦守时,援军为什么迟迟不到呢?
  原因只有一个,路上出事了。
  后金围攻西平时,位于右屯熊廷弼立刻让王化贞派兵救援,曾豪言不费一兵一卒,三个月荡平辽东的王巡抚此时却做了缩头乌龟。熊廷弼激他说:“平日之言安在?”(你平时说的大话都哪里去了?)无奈之下,王化贞只好令祖大寿会同防守闾阳的祁秉忠部前去救援,此时一个人对王化贞说:“还应该出动广宁的全部兵力去救援。”
  这个人叫孙得功,曾是沈阳贺世贤的手下,李永芳的好朋友。现在是王化贞的心腹爱将。
  两个多月前,辽阳城里的李永芳收到一封孙得功的劝降信。信是王化贞让孙得功写的。
  十多天后,广宁城中的孙得功也收到一封李永芳的劝降信。看完信后,孙得功立刻将它烧掉。自此,他决定做第二个李永芳。而此时的王化贞还蒙在鼓里,继续将孙得功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他并不知道,孙得功建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王化贞听取了孙得功的建议,派他带领广宁兵和祁秉忠一起去救援西平。同时,熊廷弼派刘渠率领镇武兵也前去救援。
  至此,三股明军合兵一处,共三万人马,向西平堡赶来。下面发生的事情证明,一加一的结果除了大于等于二以外,还可能小于二。
  后金军发现明军后,立刻列阵迎战,双方交锋于平阳桥一带。孙得功对刘渠和祁秉忠说:“你们二位领军向前,我坐镇后军。”刘渠和祁秉忠同意了。
  刘渠和祁秉忠都是武将出身,不可能识穿孙得功的诡计,他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奋勇杀敌。在他们勇猛的拼杀下,后金军竟稍有退却。
日期:2012-04-08 22:48:49

  关键时刻,后军中突然有人大喊:“兵败了!兵败了!”,而且边喊边策马向阵外逃去。这个人正是孙得功。
  战场之上,士兵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从心理学上来说,处于心理敏感期,此时外界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士兵心理上的巨变。孙得功的行为迅速导致了明军心理的崩溃,他们开始溃逃。

  此时正在阵前挥舞大刀的刘渠听到后军哗然,无心恋战,回马和明军一起跑。后金军趁势追杀,在沙岭一带将明军围住,开始了一边倒的屠杀。在乱军中,刘渠的马蹶倒,把他掀翻在地,被后金兵杀死。祁秉忠身中二刀三箭,被家丁救起,扶上马,冲出重围,行至中途,伤重而死。镇武堡副将刘式章身中一箭,从臀部穿过,竟把他钉于马鞍之。
  沙岭一战,明军三万人马全军覆没,后金军也伤亡不小。一百年后,此处仍然白骨蔽野,有一名法名心月的和尚,不忍士兵的遗骨弃于荒野,他募集资金雇了几十个人人捡骨,全部捡完后,一场大雨,又是遍地白骨。最终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捡完,分别安放到三座大塚里掩埋。塚高十多米,周长近七十米,人称“万人塚”。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瑟瑟的北风中,半掩于沙土的累累白骨无言的诉说着自己的愁怨。
日期:2012-04-09 22:58:34

  【抉择】
  孙得功回到广宁后,不知所以的王化贞继续让他守城。此时的孙得功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献城。他首先在城里散布消息说:“敌兵马上就打到广宁城了”,然后封闭了府库和火药库。恐慌的气氛开始在城中蔓延。当时城门已关闭,很多士兵为了逃走,用绳索顺城墙而下。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王化贞做到了,但不是因为他的睿智和勇敢,而是因为他的迟钝和愚蠢。此时的他正在卧室里躺在床上悠闲的看军事文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参将江朝栋不顾侍卫的阻拦,闯进他的卧室。

  王化贞大怒,厉声呵斥江朝栋无礼。江朝栋顾不上那么多,上前拉住王化贞的胳膊,大声说:“情况危急,快走!快走!”
  听到此话,刚才还满脸怒气的王化贞立刻浑身发软,不知所措。江朝栋挟起他就往马厩跑,到马厩才发现马全被叛军偷走了,幸亏此时忠于王化贞的将领送来七匹马,江朝栋把他扶上马,二名家人徒步跟随,还有行李四箱,用二峰骆驼驮着,匆匆朝城门赶去。
  祸不单行,王化贞一行人走到城门的时候出事了。当时城门已被叛军控制,他们拦住了王化贞,理由很简单: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说着,便抢骆驼上的行李。王化贞说:“里面都是往来书信,没有别的东西。”叛军打开一看,的确没有财宝,气恼的叛军开始殴打王化贞和他的随从。此时江朝栋带领十几个人赶来,驱散叛兵,江朝栋才得以逃出广宁城,狼狈的向西逃去。
  此时的熊廷弼在做什么呢?
  他也在撤退。

  明军沙岭惨败、西平失守后,熊廷弼带领五千人马从右屯出发,驻扎到闾阳。监军许慎言劝他救广宁,计擒叛将。佥事韩初命则表示反对。考虑再三的熊廷弼做了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决定——放弃广宁,向南撤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