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康往事--戏说世界工厂发展史》
第26节

作者: 李升扬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富土康外边的快餐店应运而生。快餐店虽然也不卫生,至少有选择的余地,我看你不惯,我可以换供应商,吃食堂就是没得选。会打算的,组团去小饭店吃点菜,算下来每人分担的饭钱和吃快餐差不多,很划算。不要小看这些快餐店,它以量取胜,除了现场点菜,术语叫堂吃,还送外卖,每天卖掉几百个快餐小case。
  这是日常的吃,还有重要场合的吃,比如聚餐/生日,富土康的年轻人好面子,这种重要聚会不能太寒酸,太高档又消费不起,于是中等规模的餐馆在奖励村里比比皆是,一到晚上,好不热闹,去迟了都订不到位置。这里我们要提一提这些餐馆的主体—湘菜馆。
  你会惊奇的发现,有工厂的地方,就会有湘菜馆,是湖南人在外打工的多吗?不尽然,四川人在外更多,川菜馆却始终流行不起来。这里面涉及到湘菜的一大特点,辣而不麻,适合大众口味。云贵川产一种东西叫花椒,这是麻辣口味的主要调料,但湘菜不放花椒。很多人吃不惯花椒,就像很多人吃不了槟榔,于是川菜流行不起来。湘菜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湘”这个字,它和“香”/“乡”等字谐音,这便于湘菜馆的取名。“老湘村”,“湘里湘情”,“湘土地”,“老湘会”,“湘食天下”等等湘菜馆风靡世界,大多还是连锁,说湘菜馆是天下第一餐饮连锁,丝毫不夸张。而且开湘菜馆的大部分还不是湖南人,都是看准湘菜流行的外省人。再补充一点原因,就是湘菜的辣和酒文化相得益彰。你有见过吃粤菜喝白酒的人吗?但是一口湘菜下去,再干上一杯白酒或者啤酒,爽。工厂里的人,都是粗人,不是说言语粗俗,而是他们的工作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不可能是文绉绉的,再高的知识分子到了工厂,都会被工厂的气氛感染,不经意间成为一个粗人。粗人不会饮酒,那就是异类,饮酒不配湘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个中等规模的湘菜馆,每日2万的营业额,普普通通。湘菜馆是各大酒水商必争之地,于是形成了一个潜规则,好比商品进超市,必须交进场费,定期还要送免费酒水。
  穿衣打扮没什么好说的,工厂里打工妹很多,主要来自乡下,她们也爱美,她们也学着打扮,那时候港台的连续剧很流行,日剧韩剧开始引进,于是她们就仿造港台明星的打扮有样学样,饰品店,发廊的生意很是红火,满街都是波浪卷,还有郭富城式的分头。
  住,我们说到过农民房,严格意义上说,还有更高档的农民房,这些就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也是按照小区建设,但是土地是集体的。普天之下,莫非国土。新时代的地主—农民,拥有集体土地,他在上面盖房子,然后卖给需要的人。按理说,这样的房子不应该上市出售,因为你没有国土证,没有房产证,但是,冲着改革开放来的人群都是胆大的,你敢卖,我就敢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国家要收回集体土地,必定要付拆迁费,只要村上跟我签了协议,到时政府要收回我的房子,保不齐我还有得赚。虽然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但是法不责众,小产权房如雨后春笋般的立了起来,卖的如火如荼,住在里面的起码几十万户,政府要强来必定要考虑后果。

  比小产权房还牛X的是军产房,那时候,军队是可以从商的。凭什么政府卖地赚钱,我手握枪权不能卖地谋利。几大军区都有自己的部队用地,你走过路过会发现一个牌子,上书“军事禁地”。部队里有商业头脑发达的,他发现政府和开发商搞房地产发了财,我也可以。房地产没有那么复杂,不就是建房子吗,你开发商还要找银行贷款,我军队有庞大的军费可以挪用,我就在我的军事禁地里划一块盘子出来建楼房,卖给市民。你政府有房产证,我部队给你发军产证。起初,军产房只卖给部队家属,后来就上市了,只是军产房在银行不能贷款,因为银行属政府管,所以买军产房要一次付清不能分期,还好军产房比商品房便宜太多,很多人争着买。不要以为军产房都是在深山老林,部队因为守护国家的需要,很多地盘都是黄金地段,比如深圳和香港就隔了一条河,部队要守边疆,它就驻扎在深圳河边,按照房地产营销术语,这叫一线河景,可以远眺香港,稀缺景观,这样的房子如果是商品房,那就是天价,但是军产房很平易近人,你可能花个不到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到。

  部队这么做,政府干预吗?现在都倡导和谐社会,党政军要和谐,何况军队可是有枪杆子的,不好惹。但是军队的这个行为打破了市场规律,俗话说就是乱了行价,最终导致后来的军队不能经商的政策出台,但是毕竟杜绝不了。
  房地产的腥风血雨就点到为止,下面说“行”。交通这个问题,往往是跟不上需要的。政府首先关注的是市区交通,位于偏远地带的工厂,还没有纳入规划日程。但是工厂聚集了大量人群,随着工厂的发展,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蓝领的工资很多都超过了白领,有钱就要消费,还要到城里消费,他们已不满足于转几次车耗费大量时间才能享受到声色犬马的局面。的士也有,但太少,价格也太高,于是“黑车”出现了。

  起先,工厂出于业务需要,会雇佣一些私家商务车,按里程或者包月算钱,这比自己养一部车更划得来。除了业务用车,工厂还需要生活用车,比如台湾人都住在高档小区,每天要接他们上下班,必须雇车。这是高级干部享受的待遇,但是底层员工也有混的好的或者混的不好想挣面子的,他不愿搭公交车,于是工厂周边出现了很多私家车,一到下班时间就等在路边接客。其实黑车主有很多就是在工厂上班的,他为了减轻养车负担挣点外快,就拼车上下班。搭黑车比坐公交舒适,比打的划算,说不定还能碰到艳遇,所以,黑车这项事业就蓬勃发展起来了。

  衣食住行只是人们的基本需要,还有一些社会需要等着我们去淘金。
  日期:2011-11-18 00:58:23
  第二十章 将娱乐进行到底
  富土康里的青年男女,从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出发,有一座巨大的金矿等着我们去挖掘。
  人们出来打工,是为了美好的生活,简单一点说,就是为了更好玩。
  我们要把娱乐事业进行到底。

  工人们一下班,破落的荣华镇让他们激素旺盛的青春无处安放。于是,酒吧,迪厅,KTV,溜冰场一夜间冒了出来。最早出现的是溜冰场,这个东西投资不大,找块场地搭个棚子,站在门口售票就是了。溜冰这项运动大概70后,80后的同志们都不陌生,溜的是旱冰,四个轮子的,双排轮的溜冰鞋,估计每个人都试过至少一次。这是个好运动,可以认识异性。据说溜冰场里的女孩子数量要多过男孩子,男孩子在干神马,在打架。

  是的,没有错,男孩子常在溜冰场争风吃醋,为了牵一个女孩子的手大打出手,穿着溜冰鞋不好动手,于是就到场外单挑或者群抽去了。溜冰场的女孩子还特别热情,你如果不会溜冰她会主动牵起你的手说“我来带你吧”。我有这样的记忆,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拉着我的手,在溜冰场翩翩起舞,我跟在她的身后,任她的秀发拂过我的脸,鼻孔里充盈着淡淡发香,我的目光片刻不能离开她翩跹的身影,任旁边的身影呼啸而过,我只是不愿松开她的温暖小手,因为我怕,我怕摔倒。而这个女孩,并不是我的熟人,一个好伙伴带我来了溜冰场,他要追的女孩子和她同伴,我的伙伴去追他的女孩,而女孩的同伴却牵了我的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