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康往事--戏说世界工厂发展史》
第17节作者:
李升扬 晚上的酒桌精彩纷呈,果真品保的女生战力雄厚,几轮下来就把老张搞得脸红脖子粗。张巨龙何等人物,老奸巨猾,振臂一呼:“同志们,你们可别忘了我们今天的大功臣,是谁陪着老外审核的!”
“哦,李大毛,我敬你一杯!”刘小璇不愧是女中豪杰,揣摩老板意思电光火石间,行动迅速,眨眼间就把枪口调转。
李大毛到底是男人,女人敬酒哪有不喝的道理,举起杯就是一干到底,52度的白酒,辣得脖子出火。这下可好,众人都道他喝得酒,在刘小璇的带领下,酒盅频频袭来,李大毛无路可退,只得一杯接一杯,到底年轻不是酒精考验,一轮下来就觉肚中翻江倒海。而张巨龙气定神闲,正坐在一旁品尝菜肴,斯文败类,李大毛暗骂,脑筋一转,手一摆:“各位姐妹,我们品保,在张课的带领下取得了今天这么辉煌的成绩,我个人就算表现再好,都是他教导有方,我带头敬他一杯!”说罢就举杯对张巨龙眼前一敬。
“哪里哪里,”张巨龙眉开眼笑,马屁谁都爱,“来,我喝了。”
李大毛成功脱离险境又扭转了局面,因为他说了带头敬,自然后面还会跟着一帮,又轮到老张应接不暇了。老张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搞了几下又凭老大身份再次调转炮口,品保两个男人就这样自相残杀,老张凭着酒精考验,小李凭着年轻力壮,难分伯仲。到底姜是老的辣,老张一看局面,再搞下去品保的女将都会翻在现场,到时就不好送了,他和李大毛再搞只怕到时没人付账,于是手一挥:“兄弟们,撤!”于是一帮人马各自散去,老张和小李站在路边,看着荣华镇萧索的夜景,老张说:“diamond,你还是处男吧?”
李大毛酒醒了一半,“干什么?”
“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张巨龙神秘的淫笑道。
李大毛大概明白张巨龙说的是什么地方,以前他在县城上学,晚上走过汽车站的时候,会有一些穿着暴露的妇女娇滴滴的朝他呼喊:“帅哥,住店吗?”他避之不及但又忍不住回头看。这次再也忍不住好奇,他跟着张巨龙去了一个叫大地花开的夜总会,原来在荣华镇这么一个破落的镇上也有如此的骄奢之所。他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推油,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喷射如注,但他死死的守护了那层底线,他来自农村,他认为要把第一次留给自己的妻子。
王贤海回来了,自然要推广他的品质工程,他把MD和AD的品保骨干员工组织起来,讲他的高深理论。王贤海上课还是有一套的,到底在美国名牌大学学过,又在外企干过,讲课深入浅出,有点像现在郎咸平的风格,观点很犀利,言语很幽默,只是他老人家口齿不太利索,众人要竖起耳朵才能听清楚大意。
李大毛在课堂上见到了萧诗兰,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课堂上,李大毛第一次听到了戴明。
王贤海问:你们谁认识戴明吗?
李大毛纳闷,何方神圣,竟然得到老头子的赏识,是哪个部门的。
王贤海继续说:我们的老员工,应该都认识戴明了。
李大毛恍然大悟:我来的不久,难怪我不认识,不过应该也是AD那边的。
王贤海继续:戴明是个伟大的人物,他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
李大毛:美国人?取个中文名,怎么听着像白求恩。
王贤海如果知道李大毛想这些空事,当场就会把他赶出教室。
李大毛老老实实听课,终于认识了戴明这个质量管理界的堪称神坛级的人物。
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
1900年,威廉•爱德华兹•戴明生于伊阿华州苏城,几次搬家后定居于怀俄明州的鲍威尔。1921年,戴明就读于怀俄明大学,1924年获工程学士学位。
1925年他继续在科罗拉多大学深造并获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
1928年,就读耶鲁大学并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0年,在人口统计的准备工作中,他用统计过程控制代替了正常的办公运作,这样把一些过程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6 倍。
1946年,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盟( JUSE ) 成立后,他开始与此组织建立联系,戴明由此逐渐成名并应 JUSE 之邀为日本人讲述他的统计方法。日本人运用他的理论把日本的高质量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
1956年,美国质量协会授予戴明“休哈特奖章”( Shewhart Medal ) 。
20世纪70 年代末,戴明开始同美国主要组织合作。
1980年6月,“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一文被美国国家广播电台( NBC )广播,戴明因此一举成名。
1986年,他的第一本畅销书《 转危为安 》( Out of Crisis ) 出版。
1993年12月20日,戴明博士以93岁的高龄在他华盛顿的家中与世长辞。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戴明环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1.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2.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4.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四个阶段就是:P、 D、C、A。
八个步骤是
◆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 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 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 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七种工具是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关系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
戴明学说的核心可以概括为:
◆ 高层管理的决心及参与;
◆ 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
◆ 通过教育来提高质量意识;
◆ 质量改良的技术训练;
◆ 制定衡量质量的尺度标准;
◆ 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及认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