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康往事--戏说世界工厂发展史》
第6节作者:
李升扬 周小平,湖南人,工程课课长,就是主管生产技术的,产线的布局,机器的调试,产能的规划都是他管,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老大。周小平只有中专毕业,多年来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待人接物很有风度,看起来却像是知识分子,手下聚集了一批高材生,有复旦的哈工大的,都是工科的顶尖人才,所以富土康的生产才会井井有条。工程课严格来说包含了几个内容,PE(产品工程),ME(制造工程),IE(工业工程)。产品工程就是负责某个产品的制造过程的设计,比如这个电脑主板我要怎么做,是一台机打20个零件还是两台机分别打10个零件。制造工程是负责制造过程的技术保障,比如机器调试啦,最新生产技术的应用啦,算是工程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业工程是大局的把握,比如产线如何规划最为合理,厂房如何布局最科学,后来IE的权利大了,你哪个部门在哪个位置办公都是它划定的。IE是钟永铭很看重的学科,他认为这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就是IE。
品保部门的工作,自然是李大毛了解最深入的。IQC的组长陈红,是个和蔼的大姐,在东港打工多年,是富土康第一批员工,他老公就是周小平。李大毛去IQC,陈红都会带他熟悉一些IQC的工作,李大毛亲切的叫她“红姐”。IQC的工作还仅限于外观检测,物料成分/技术参数还没有手段可以检查。粗略一点的外观检测用游标卡尺,精密一点的用投影仪,可不是家用的投影仪,工业用的投影仪是把细小的尺寸放大,投影到显示屏上,再观察尺寸是否超过规格。李大毛看了看商标,NIKON的。刘小璇主管IPQC/FQC/OQC,虽然只是个组长,但手下一众精干女将红颜,个个牙尖嘴利,把握产线于鼓掌之上,称之为女王陛下一点都不过。她身材娇小,威力可不小,在富土康有吵架王之称,上敢顶撞课长,下敢训斥犯错之员工,所到之处,人人自危,必定是出了重大质量事故。张巨龙乐得有这么个属下,出了事由她去搞,他乐得清闲,适时放个马后炮,工作乐无边。刘小璇年逾三十,至今未嫁,纵观富土康上下,其崇高之御姐气质无人可以驾驭,连林宝来都惧她三分。唯独对李大毛,刘小璇似乎青睐有加,一有空就和他谈天说地,她敬佩李大毛的学识,李大毛也从她那里学到不少工厂的知识。刘小璇是湘潭人,和李大毛的老家隔得近,心理距离自然拉近了几分,李大毛叫她“璇姐”,刘小璇白了他一眼,“我有那么老吗,叫我小璇就好了。”李大毛大汗。IPQC与产线打交道最多,冲突也是最甚,双方兵来将往好不热闹。所谓不打不相识,产线诸人皆沉醉在与IPQC的口舌之争中,就如打情骂俏。IPQC诸位姑娘是富土康的红牌,是各个部门单身男士争抢的对象,以周小平的工程部门下手最狠,手下诸位才子竟有半数找的是IPQC的小妹妹,婚后都幸福美满。犀利的美女,竟于持家相夫大有裨益。
李大毛入职以来,张巨龙让他在每个工序实习几天时间,全面熟悉品保工作,所以他从IQC一直干到OQC,库房里量过零件尺寸,产线上处理过质量事故,成品仓开过包,玩过最先进的电脑,拉过最难控制方向的叉车,和各色人等打过交道,一个月下来,竟也乐此不疲。加上博闻强识,,富土康的一切竟如烙印一样刻在脑海挥之不去。
日期:2011-09-28 12:07:45
第五章主板是怎样炼成的
做一块主板涉及很多工序,每个工序不是单独存在,一个环节失误就会出次品。主板工业可以说是IT工业的基础,大的机器有大的主板,小的机器如手机有小的主板,只有做好了主板,才能在IT业有立足之地。
1.采购
原材料的采购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询价,价格便宜吗,再就是质量好不好,工厂自然是需要价廉物美的东西。但是里面有个问题,采购大多不懂技术,东西好不好并不是搞得清楚,后面发展到质量部门出面进行认证,但是前期采购还是有很多空子钻,可能买进来了价格又高质量又次的东西,但是没人监管,它就可以从中收取回扣。早期在工厂做采购的人大多发了财,像吴三秋就是个中翘楚。但是慢慢的,其他部门也要求利益对等,比如品质部门,你明明买的是次品,我又没分到任何好处,我IQC就是不放行,你能奈我何?又好像工程部门,你这个零件不适合在我的产品上使用,因为你没给我好处。后来设计部门也出面了,你这个东西好是好,但是技术参数达不到我的要求,意思一下吧。所以后来采购越来越没市场,你想买可以,必须在质量认可/工程认可/设计认定的供应商中寻找。采购最后沦落为一个催料的角色,不是定了供应商就完了的,物料进了仓采购的任务才算完成。我今天要生产,你就必须把物料给我配齐,延误了生产你的责任大大的。但是你又不能提前太早把物料买进来,因为物料占了仓库的地方,库存太多是有风险的,日本企业不都提倡“0库存”吗。所以采购每天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催料,办公室里声音最多最大的就是采购,“喂?喂!你怎么还没把料给我送过来?李总,我求求你了,赶紧送过来吧,我们都揭不开锅了,就等着你的料开工呢……”所以,采购部门女的多,因为要耐的烦。男人不好用,万一脾气不好跟供应商杠上了“我擦尼玛的,怎么鸡吧还不送过来,你想死啊?”供应商一气之下跟你鱼死网破,他一颗料耽误你几千万的订单,你跟他玩不起。从前有个故事,著名手机爱立信就是因为一颗料缺货导致新品手机没跟上市场,最终被索尼兼并,悲催啊。普遍来说,男人还比女人贪婪,要是又像吴三秋一样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吴三秋就头大了。所以,吴三秋手下的采购大部分是女性,便于管理。
2.配料
配料是生产的前奏,就像配菜是炒菜的前奏一样。把原材料配好,哪个机器用到哪些物料,用多少,都要提前配好。生产指令一下,物料依序上线,机器一开动,生产就开始。不要小看这个环节,配迟了,生产就得延误,机器不运转就是损耗。配错了物料,更是大件事,生产出来都是次品,大规模集成化生产一出来就是成千上万的产品,返工成本惊人。能返工好都是万幸,返工不好价值高昂的产品就得报废。万一没检查出来出到客户那里,那就是重大质量事故,客户追究起来轻则亏本,重则倒闭。所以错料这个事是电子厂最严重最头疼的失误,一出事必然惊动八方。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扯皮的,一度没有部门想管这个环节,生产说我只管生产,配料应该是你材料仓库的事,仓库说你生产你就要自己负责配料,我只管储存物料。后来配料还是划给了生产,生产又说错料怎么能都算我头上,你质量负责监管你都没查出来,你要负责。反正错料天天有,皮球大家丢。
3.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片技术,就是把零件贴到线路板上,之前李大毛在产线看到的机器就是贴片机了,此时富土康用的还是CASIO和SONY的老式贴片机,噪音大速度慢。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就是印刷线路板,只是一块光板,上面没有任何零件,要想成为一块主板,就必须把零件一个个焊到上面。SMT不只是贴片一个工序,它包含了锡膏印刷/贴片/回流焊。首先,PCB被轨道带入印刷机,这个印刷机印刷的不是油墨,是锡膏,焊接用的锡膏,印在PCB露出来的铜片上(PAD),PCB经过印刷机就印满了星星点点的锡膏,印刷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块钢板把要印锡的地方镂空,PCB过去的时候钢板往上一盖,钢刀把锡膏从钢板一边刷到另外一边,则PCB上就会有了锡膏。简单吗?原理貌似简单,要把握好却不容易,锡膏印薄了或者印厚了都会有问题。薄了会引起虚焊,锡膏不够焊不牢靠,厚了会引起浮高或者连锡,锡膏多了本来是紧贴在PCB上的零件就会窜高称之浮高,零件本来是焊两头,锡膏一多就会连在一起造成短路,这就是连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怎么办呢,调两个东西,一个是印刷机,钢刀印刷的速度有影响,一个是钢板,钢板开口的大小有影响。简单一台印刷机,就有这么多技术因素影响生产质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