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匈奴王子的传奇人生》
第18节作者:
我心向月 照眼前的情况看,那和尚是下决心举全部家业来此山修造佛像了,恐怕再提换马的事已经实属多余了。那和尚既然连孙才都不愿相认,当然已经坚心要割舍尘缘了。想到此处,羌师卢吩咐都成,取出一叠金叶,双手递给那和尚说:“在下敬仰前辈所为,这一点俗物还望前辈收下。”羌师卢很怕那和尚会拒绝,因为首先那和尚并不缺钱,以他的庄园规模来看,说是富可敌国也是不算夸张的。其次,在羌师卢看来,钱财本是俗物,那和尚却是超凡脱俗,自己的举动难免有以庸俗犯清高的嫌疑。没想到那和尚很痛快的接过了金叶子,念了一声佛号说:“善哉,善哉!小施主的布施功德有三。”
那和尚如此痛快的接过金子,羌师卢已经很惊讶了,而“布施”一词羌师卢还是第一次听到,认真一想,这个词表达的意境还是十分精准的,难怪那和尚称自己等人为施主。羌师卢不禁问道:“在下的布施何来功德有三?”
日期:2012-03-13 23:27:32
“佛、法、僧是为佛家三宝,现在你面前有佛像、有僧,贫僧前面所言种种是为法,是以施主现在的布施,同时礼敬了佛、法、僧三宝,岂不是功德有三?”
“多谢前辈指教!在下就此告辞,后会有期!”羌师卢拱手道。
“小施主这就要走了吗?不知小施主下一步准备往何处去呢?”那和尚问道。
“在下欲往中原。”
“小施主去中原,是否会去洛阳呢?”
“在下对洛阳钦慕已久,无论如何一定会去洛阳。”
“洛阳城东30三十里,有一座白马寺,贫僧的师傅竺法护大和尚现在正在彼处译经,小施主可否为贫僧带一口信呢?”
“这有何难?却不知前辈要带何口信?”
“只说贫僧已经开始在鸣沙山开洞造佛了,师傅如方便,希望有生之年再见一面。”
羌师卢重复了一边,然后和那和尚道别。志远和尚送众人出来,在洞口,志远和尚叫住孙才:“孙施主,非是贫僧不认施主。孙施主久居康居,对佛教应该并无陌生之感。志远既然已经决心皈依我佛,自然应当割舍尘缘。”
“大和尚果然志存高远,如此在下就恭祝大和尚早成正果了!”孙才拱手道。
三人来到山下的时候已是未时,等候在山下的随扈早已做好了午饭。吃过饭,羌师卢对孙才说:“孙壮士,看来今晚在利府过夜不大方便了。我们是否可以赶到下一个客栈?”
“回少主,由此向东不过二十里就有一家客栈。不必很赶,从容的去就可以了,料来现在路上也不会有什么商旅通行,客栈应该很空。”
“如此甚好!”羌师卢示意大家上马,向着下一个客栈缓缰而去。
日期:2012-03-13 23:29:34
历史链接:敦煌莫高窟的开凿时间,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在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由乐尊和尚首先开凿的。这和本文有一点出入,首先是时间上的出入,按照羌师卢第一次进中原的时间算,当时是永兴三年,即公元306年,当时志远和尚已经在鸣沙山上至少干了两年了,因此推算莫高窟的最早开凿时间应该是在公元304年前后。其次,人物有出入,乐尊和尚比志远和尚晚了几十年。最早开凿莫高窟的人,应该是汉驮侯利苍之后利阳,也就是志远和尚。
日期:2012-03-14 00:32:46
77、
二十里路很快就走完了,前方果然有一座客栈,但是客栈并不像孙才所说是很空的。羌师卢等人进到客栈,发现有十几个客商打扮的人已经在客栈的大厅吃饭了。这些人看上去十分精炼,吃饭的时候没有一点声音,每人只是埋头吃饭。羌师卢等人进来,这群人中只有一个人抬头看了一眼。都成张罗着开房和喂马,羌师卢等人坐在大厅等客栈老板上菜。
不大一会功夫,都成从后院回来了,小心的坐在了羌师卢身边,对羌师卢使了一个眼色,羌师卢立即心领神会,站起身对都成说:“水井在哪里,我想洗个脸!”都成也站起来说:“少爷请随我来!”两人除了客栈大厅,来到后院。后院只有两个小厮在喂马。都成压低声音对羌师卢说道:“这帮客商似乎是假冒的。”
“何以见得?”羌师卢问道,其实对于这帮人,从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羌师卢直觉上就有问题。现在都成提出了,刚好可以互相印证。
“回少主,小人刚才看见这些人的马臀上有军马的印记。”
“商队、马帮的马臀也有印记,只是作为各家马群的区分罢了,何以一定就是军马?”
“少主有所不知,这些马的印记和小人在张大人的后院看到的完全一致。”
羌师卢明白了,该来的总会来。如果是凉州公干,没必要扮成客商的样子。这些人毫无疑问是来盯梢的。房间已经开好了,这个时候退房走人难免欲盖弥彰,何况在凉州的地盘上,谅张轨不会有什么动作。倒是离开凉州地面的时候要小心了。想到此处,羌师卢对都成说:“既来之则安之,你让弟兄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警醒一点就是了。”说罢,都成打了一桶水,羌师卢洗了一把脸,两人回到客栈大厅。
这时,邻桌的客商已经吃完饭了,只见这些人默默的起身,一个挨着一个回房间了。羌师卢心里不禁感慨——张轨治军的确是很有一套。从这些兵士的行为看,张轨的军队战斗力应该很强。
羌师卢等人同样是默默的埋头吃饭,唯一显得很兴奋的是客栈的老板。想来真的是很久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生意了,客栈所有的房间都开满了。
日期:2012-03-14 08:53:33
78、
饭后,羌师卢让都成把孙才叫到自己的房间。都成把自己在马厩里看到的情况和孙才做了介绍。孙才说,他也看出这伙人不是普通的客商。理由是普通的客商没有这样沉默着吃饭的,而且这些人离开的时候竟然排着队,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只是不能判断是谁的军队。但是孙才看不出这些人是否是冲着羌师卢等人来的,羌师卢也看不出,三人商量的好一会,不得要领,但一致认为多加小心是绝对必要的。最后,还是回到了换马的话题。离中原越近路上的行人就会越多,往后走,如果不换马势必会有更多的麻烦。孙才有些沮丧的说,整个西凉最大的马贩就是利阳,但是白天的情况看,利阳这里恐怕也没有马可换了,就算是有,利阳现在这样的状态也换不成。孙才的这个说法也是白天羌师卢决定离开利阳庄园的主要原因。
三人一时无语。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倘若附近没有可以换马的地方,我们恐怕要先找一座大城再论其它了。”羌师卢说道。
孙才想了一下说:“好一个大隐隐于市!少城主高明!”
“不必恭维,但却不知符合大隐条件的城可有哪些?”羌师卢问到
孙才想了一下说:“这个恐怕附近是没有的,河西四郡中最大的城是张掖,那里是张轨的郡治所在,现在城内也不过三、四万人,在张掖我们仍然是很显眼的。”
羌师卢联想到《汉书》对张掖的记录,在汉鼎盛的时候,张掖城也不过八千多户,接近三万人口,今天的张掖也不过就是杅泥城的规模,不禁点了点头。
“如果在路上找不到换马的地方,恐怕我们要尽快赶到长安了。”在羌师卢心目中长安绝对是一个符合大隐隐于市的大城。想到此处,羌师卢继续说道:“我们最快的速度多长时间可到长安?”
“回少城主,以我们的脚程,明天天明出发,应该可以赶到嘉峪关下过夜,第二天过关后,可到张掖,从张掖到武威也要一天,而从武威到长安按日行500里计,到长安还需要四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