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匈奴王子的传奇人生》
第16节

作者: 我心向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众人起床后,张寔果然派人送来了路引。羌师卢等人在馆驿早餐后,上马出了敦煌城。和前一个多月的纵马狂奔着赶路不同,现在羌师卢等人已经进入河西,这里是中原的传统势力范围。由敦煌向东,沿着河西古道每二三十里就会有官方的驿站或者民间的客栈。羌师卢决定放慢速度,从从容容的走,何况在张轨的势力范围,即使张轨有恶意,也必将投鼠忌器,因此羌师卢等人的安全当可无虑。

  “孙壮士,昨日我等由南门进城前,我在城外看见一处碧泉,泉水清澈,形如弦月,旁边似有一客栈,那里是何所在?”羌师卢问在自己身边的孙才。
  “回少城主,那里叫做鸣沙山,您说的那泉名曰月牙泉。”孙才答道。
  “月牙泉,果然名副其实。只是鸣沙山又有何说法,莫非那里的沙子会发出声音么?”羌师卢十分好奇。
  日期:2012-03-12 12:55:09
  68、
  “回少城主,鸣沙山的确是会发出声音的,在有风的时候,在鸣沙山常可听闻丝竹之声,十分神妙。”
  “有此妙处,我等当不应错过,今晚就在鸣沙山的客栈歇息如何?”

  “那当然很好,鸣沙山客栈的老板,做得一手好菜,月牙泉出产的铁背鱼更是美味无比,别处却是没有的。”
  众人听得羌师卢这么说也不禁兴奋起来,毕竟一个多月来,鞍马劳顿,难得有这样的闲情逸致。羌师卢等人控缰徐行,二十多里的路程竟然走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午时才到。离着客栈还有很远的距离,孙才就用汉语大喊:“王老汉,快出来迎接贵客了!”随着孙才的喊声,众人看见一老一少已经迎出客栈的院门。
  来到客栈门前,却见那老汉竟然是一个盲人,但听力很好,很快辨别出孙才的声音,说:“原来是孙客官,孙客官已经有两三年没来小店了吧?”
  “两年多了,老汉身体可好啊?”
  “托孙客官的福,老汉身体还好”,说罢,王老汉连忙把身边的孩子拽到身前,“石头,快给孙客官磕头!”

  “这是你的小孙子吧,长这么高了!不必给我磕头,这位少城主才是贵客”孙才指着身边的羌师卢说。
  那孩子连忙来到羌师卢面前跪下行礼,羌师卢一把拽住,让都成打赏了一吊五铢钱。那孩子将钱交到王老汉手上,老汉显得很激动,双膝一曲就要跪下行礼,一旁的都成连忙搀住。羌师卢说:“老人家不必多礼,我们在此住一夜就走”,说罢,又对都成说,“你等帮老人整理一下房间吧”
  都成等人随那孩子到后院收拾客房,羌师卢和孙才、王老汉在客栈前厅坐了下来。
  “怎么不见你儿子和媳妇?”孙才诧异的问道。
  “这两年店里没有生意,上个月他俩去敦煌城找活了。前日有人带话来,说是在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儿子帮养马,媳妇帮人浆洗做杂工,好歹也是一条出路。只有老汉带着石头在此守店。”

  日期:2012-03-12 13:01:25
  69、
  时间不大,都成等人从后院回到前厅。都成对羌师卢说道:“客房均以收拾妥当,少主是否需要休息一下?”羌师卢笑着答道:“这一路走马看花,哪来的辛苦。倒是看此老汉目疾,多有不便,你等再帮着把饭做了吧。我和孙壮士去看看月牙泉。”
  孙才唤来石头,问道:“你可会捉鱼?”
  一旁的王老汉说:“这孩子最会捉鱼,比他父亲还厉害。”
  “如此甚好,就让这孩子陪我们少城主去月牙泉。”
  月牙泉就在客栈边上,来到泉边,羌师卢看到月牙泉南北约60丈,东西十五丈左右。泉水清澈见底,羌师卢忍不住屈身鞠了一口,发现此泉入口甘甜清洌。羌师卢惬意的坐在泉边的草坪上,看孙才和石头如何捉鱼。
  却见石头手持鱼叉,每一叉下去必有一条鱼上来,几乎没有空过,心中不禁感叹——古人云熟能生巧,此言不虚也。羌师卢看看泉水又看看四周,忽然有了一个疑惑。泉水旁边至多十丈之外就是沙地,四周更是沙山沙岭绵延不断,这泉水何以没有被沙岭填埋?苦思良久,却没有答案,似乎这些原本就是天地间的鬼斧神工,岂是世俗之人可以窥探的。这么一想,羌师卢不禁有些沮丧,又联想起了疏勒山谷和蒲昌海了。羌师卢用力的挥了挥手,好像是想挥去这些烦恼,可是依然烦恼如故。

  日期:2012-3-12 13:05:00
  70、
  孙才和石头收获甚大,不大一会功夫就看见孙才拎着一大篓鱼和石头回来了,石头边走边扯一些草。待二人来到身前,羌师卢问道:“石头扯得这些草有何用处?”
  孙才答道:“这个是月牙泉边特有的七星草,古时候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同煮,吃了可长生不老。”
  羌师卢笑了笑,没吭声。他心里想,倘若真的能够长生不老,王老汉就不会这么憔悴了。三人一起回到客栈,都成等人已经将面和好了,单等羌师卢回来下锅了。
  王老汉满脸遗憾的对羌师卢说:“不知道有贵客来,小店里连肉都没有,只能给少城主做一顿素面了。”

  “不妨事的,不是有鱼吗?”羌师卢答道。
  “那鱼是用来和七星草炖汤的,关键是这个面的臊子,没有肉就差很远了。”王老汉说着,亲自下厨,先是把锅烧的暗红,然后加入羊油,接着将切好的芹菜、洋芋、葱、姜、蒜和一大把芝麻一起倒入锅中,猛火翻炒一阵后,又加入鸡蛋,待鸡蛋成块后起锅。虽说是素的臊子,但羌师卢等人却觉得这是自己吃得最好吃的面。
  铁背鱼果然也是名不虚传,羌师卢原本对鱼没什么兴趣,竟然也吃了两三条。众人很快就风卷残云,把面和鱼吃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早上,羌师卢和王老汉告别的时候,让都成把在阳关换来的五铢钱统统留给了这家客栈。王老汉自是千恩万谢。
  日期:2012-03-12 13:05:37

  71、
  众人上马离开客栈,离开很远了,羌师卢回头望去,却见一老一少仍然站在客栈的院门外张望,心里不禁有些异样的感觉。
  羌师卢问孙才,“孙壮士,我想把我们的马换一下,现在的这些马太引人注目!附近可有大的贩马人?”
  “回少主,由此向东南,绕过鸣沙山,在鸣沙山以东有一个庄园。庄园的主人是汉驮侯利苍之后,叫利阳,此人是河西最大的马贩。往时常年往返西域和中原,专司贩马。小人和他是多年的朋友。”
  “如此甚好,我们可否将我们带来的马寄养在令友处,另换一批普通一点的马?”
  “些许小事料来无妨,就请少主随小人来。”孙才说罢,一马当先。
  过了鸣沙山,走了不远,远远的山脚下,果然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庄园。看着眼前的这座庄园,骑在马上的羌师卢哑然失笑。他想到这位驮侯之后以贩马为业,挣下如此大的一份家业,恐怕是其先祖所始料未及的。羌师卢读过班固所做的《汉书》,知道首代驮侯利苍原本是长沙王的丞相。淮南王英布反叛。利苍劝说第二代长沙王吴臣诱杀了其姐夫英布。利苍因此被封为“驮”侯。驮者,马大、大马也。利苍的后人以贩马为业或许也是天意吧!

  众人很快来到门前,却见大门紧闭,门外也没有庄丁看守,不禁有些奇怪。孙才上前叫门,拍了很久,院门由内打开。一个老家人很茫然的看着眼前这一行人。
  孙才上前问话:“你家利老爷可在?”
  “我家利老爷在山上造佛像,不在庄内。”老家人答道。
  日期:2012-03-12 13:06:17
  7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