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处的风云时代》
第56节

作者: 待到花儿开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03 19:39:09

  怀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孙中山这一次更是伤心至极,他被他自己亲手缔造的中华民国通缉,更让他难过的是,这次革命大部分国人也都不予理解和支持。就连那个曾经在49年建国后,在会议上敢当面和毛主席要“雅量”的老同盟会员梁漱溟,也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现在很清楚摆在外面的,就是武人势力的局面。至于说助长这种武人势力的原因,却不能不责备革命先辈,他们无论如何,不应用二次革命那种手段,二次革命实在是以武力为政争的开端。从此以后,凡是要为政治活动的,总要奔走武人的门下,武人的权威从此一步一步的增长,到现在达到极点。”

  老袁这次倒是得到了意外收获,北洋的势力得以渗透到南方,财政收入也多拉!国内暂时消停下来,外面又乱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仗打的,那是天上地上,飞机、远程大炮,人们没有见过的都见识了。中国的老百姓更是听得不敢相信,纷纷传言“这洋人打仗双方在几百里以外没有见面,这胜负就分出来了!”德国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德国人好不容易在青岛取得的权益,在不远的日本人早已馋的口水流出来了!这德国人取得了在青岛的权益后,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出了血本把青岛建设的和欧洲城市没有二致;看那碧海蓝天,红瓦绿树。道路规划的井井有条,就是到了今天,青岛的老百姓在私下谈论的时候,对于德国人还是没有半点憎恨,反倒是有几分感谢德国人。老百姓明白什么?反正谁让自己得到好处,生活过好了,贪点就贪点吧!用那崂山泉水酿制的啤酒把这群德国人喝得乐不思蜀。

  小日本早就迫不及待了,我来帮我的英国大哥揍德国人!不等你民国同不同意,登上胶州湾就和德国人打了起来,民国政府相当气愤!来我家打仗来了?强烈抗议!可是有什么用处呢?!
  1915年,日本人趁着欧洲的第一次大战打的正酣,哪有精力再顾得上亚洲,决心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态度,特别是知识分子,是敬佩多于仇恨的。敬佩日本上下一心变法强国,可是这种敬佩之情到了1915年就已经到头了,换之的是无比的仇恨!!!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袁世凯,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的秘密的《二十一条》其中包括如下内容:(一)承认日本享有并扩大德国侵占山东的一切权益,(二)允许日本在南满和东蒙德土地租借权和所有权、居住权、工商经营权、经营铁路和开采矿山权。(三)中国聘用日本人为军事、政治、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四)中国沿海岛屿、港湾不租借让给第三国…袁世凯接到二十一条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敷衍几句后,等日本公使走后,袁世凯知道事态严重,马上召集紧急会议。袁世凯也曾经询问北洋大将段祺瑞,“以我方实力,一旦和日本开战,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段祺瑞想了想,回答道:“四十八小时!”既然仗打不过人家,那就只好想别的办法了——屈辱外交,但是有一点,屈辱外交却不是卖国。

  中国如果完全答应了这些条款,中国的主权就将完全丧失了!
日期:2012-04-05 20:08:10

  袁世凯逐条批示的非常详细,凡是日本人已经得到的,可以让步。没有得到的,分毫务必力争!袁世凯知道这是他主政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袁世凯用上了他多年一来练就的“太极”功夫,首先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摸清日方底牌,他先派遣日籍顾问有贺长熊返回日本,访问日本政界元老松方正义,探查其中内幕,随后又派人花重金收买日本间谍,调查日方情况,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他派陆征祥去和日本谈判,这陆征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奇才,在谈判中用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搞得日本人着急却也没有理由发作。
  袁世凯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二十一条”并没有通过御前会议,(如果动武必须通过御前会议),而是大畏内阁擅自采取的秘密行为。于是,袁世凯便通过报纸、外交渠道等各种途径有意把“二十一条”泄露出去,引起了外国列强,主要是美国的强大压力。国内听说“二十一条”的内容后,百姓义愤填膺!各界对日本抗议的电报如雪片一样飞来。给中日代表谈判以很大的压力。

  这样谈判陷入了僵局,日本向东北、山东、天津增兵数万,进行武力威胁。提出最后通牒,限令在48小时内给与日本答复,否则要诉以必要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召集政府各机关首长开会,与会者包括副总统黎元洪、国务卿徐世昌、参谋总长及各部总长、各院院长等。在会上,袁世凯悲愤陈词,称在“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的时候,目前只能暂时取辱,不然将重蹈甲午之覆辙。权衡利害,不得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后,大家务必以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着卧薪尝胆的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不然,十年之后,非但不能与日本一较高下,亡国之危险将更甚今日!

  1915年5月9日,外交总长陆宗祥、次长曹汝霖及中方谈判代表将“二十一条”最后修订本交给日本公使日置益,危机暂时化解。据当事人曹汝霖当时回忆说:“当时我心感凄凉,有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同感受。
  尽管是大兵压境下的城下之盟,但若把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原件和签订后的新约相比,二者还是有霄壤之别的。在四个月的艰苦谈判中,日本在各方压力下自行取消了最凶残的第五号要求;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转让他人,第四号删除。日本要求的无限制移民及商税由日本领事同意,“中国方面绝对不能接受!”其他条文不是“留日后磋商,就是加进了限制条件。最后签订的只有十二条。

  即使已经签订的几条,袁世凯也设法一一的破坏掉;“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几次派自己的亲信段芝贵来到奉天,亲自带来自己的手谕。
  这个时候,当上了民国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已经在奉天站着了脚,羽翼丰满,最近又在德国洋行购买了大量的军械,实力谁也不敢小窥了。袁大总统的特使来到奉天,张作霖不敢怠慢,隆重招待段芝贵。段芝贵对张作霖说:“张师长,我奉大总统的命令专程来此,日本对满洲窥视久矣,近来大总统不得已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但是大总统让我来的目的便是让我转告张师长,“条约虽签,虽然允许南满、东蒙地区中国人和日本人杂居,杂居地的商租权问题、聘请日本顾问诸问题”。但是大总统说:“购地租地,我叫他一寸土地也得不到!凡胆敢私自租地、租房给日本人的,杀无赦!!杂居,我叫他一走出租界、附属地就遇到生命危险;至于丨警丨察顾问聘用日本人,我虽用他,每月给他几个钱罢了,至于顾不顾,问不问权却在我。”

  张作霖听罢,对段芝贵说:“妈吧子的小日本没安好心!请段大人转告大总统,只要有我在,日本人不敢出附属地!!!”张作霖说到做到,以后日本人在南满、东蒙开发产业,也大都遭到了张作霖的阻挠而极少施行。
  以后的日子,大家在东北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凛冽的寒风中,从日本移民来的日本人冒着大雪、顶着凛冽的北风,高价向中国人租房居住,却没有一个中国人肯租房子给他居住、做生意。无家可归的日本移民踏着木屐,裹着和服挤进了租界地——马路湾,租界的报纸上纷纷报道:“近年来奉天的治安状况恶劣,多次发生针对日本侨民的抢劫、杀人事件!”日本人战战兢兢,谁也不敢轻易的走出租界,到有生命危险的外面去!

  那些从日本高校毕业,夹着小包意气风发受聘的“顾问”到了中国才发现,自己的唯一作用就是站在一旁“晾晒”他们表示:“我等虽名为顾问,其实绝无人顾,绝无人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