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处的风云时代》
第55节

作者: 待到花儿开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02 21:51:42

  南方革命党争吵着要找袁世凯算账,袁世凯早已经听见,本来对办共和就不怎么上心地袁世凯,感觉这群革命党搞得这一套乱哄哄的,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心里面很不爽。偏巧袁世凯启动了“善后大借款”向外国银行借钱,比如你是一个很穷的人,你向别人借钱,那么你就必须把你家里的值钱的东西都抵押上,所以这个抵押东西真够有分量的,什么盐税、关税、政府税等等全押上了。可是政府的确缺钱,袁世凯的代表就签字了。这下捅了篓子!你这个抵押法不是把国家的权力、尊严全压上了吗?!另外你为什么不通过国会就签字!

  孙中山更是发出了措词严厉的电报!:“公今舍辞职之外,别无它策!公必欲残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东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次反对君主之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
  老袁怒了!什么共和的,吵吵嚷嚷一点实事也干不了!一群书生你们明白什么,给你面子你不要,真是蹬鼻子上脸,老子不和你们玩了!把革命党人的职位都给我撸了!陈其美是反叛,官撸了不行,还得想办法抓起来!事情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脆弱的共和之路走不下去了。
  南方的孙中山、黄兴组成了讨袁军,开始了二次革命。可是南方的军队怎么能够抵得上北洋军如狼似虎的进攻;几个回合下来,黄兴这个讨袁总司令逃亡海外,孙中山等人也落荒而逃。
  袁世凯不久被选举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以叛乱的名义解散了国民党,驱逐了国会内国民党籍议员。这次动乱给中国的以后造成的影响很恶劣,本来逐渐走向正规的民主国家的一些举措,如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依法治国等等,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于反革命,从此中华大地兵祸连连!
日期:2012-04-03 14:13:19

  写到此处不禁感慨,历史到关键的时刻总是峰回路转。袁世凯办共和虽不知其为何物,但是却不能否认他开始是真心想做好共和的,自己的儿子亲信也很避嫌,不肯安排重要职务。
  南方的孙中山想把中国带入民主、自由的共和时代更是毋庸置疑,当时的民主国家的雏形已经开始具备,军队国家化、法律逐步制定、完善并开始实施,知识分子也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北京大学教授的工资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富翁了,言论自由也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北京的报纸可以很独立的骂政府、骂大总统袁世凯,可是历史到了这里,却开始转向,转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冥冥中历史给特定的人物安排着特定的历史作用,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和其他高官,深受儒家教育,政治道德操守没有太多瑕疵,在以后日本侵华中,这些下野的军阀高官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他们的头脑还停留在中世纪,习惯于君主制度,对于民主共和完全是个空白,甚至是在潜意识中排斥。
  南方的革命党、孙中山,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起到了“破”的作用,破坏清政府的专制、但是他们对于建设国家,团结各方力量完全是毫无经验,甚至可以说起到了反作用。

  我们的主人公张作霖,冥冥中的作用是“保疆土”保护东北三省,经过他几十年的移民、经营,东北汉族人主人的地位已经扎根,日本人以后十四年的奴役、移民,派来满洲开拓团,一切企图把东北变为其领土的阴谋都无济于事了。张作霖北拒沙俄赤裸的领土侵占、shu lian意识形态上脱骨换血的侵略。使东北成为富庶之地,重工业强盛之地。完成了这些,我们的大帅和伴随他而来的大将、兄弟都推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作为几亿之分一的我,不由已经过了青春年华,已经不再年轻,然而能够为恢复中华传统的精神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能够用我的文章让大家看见百年前真实发生的历史,破除一点我们受到的斗争的教育,恢复中国礼仪之邦,仁义之邦的传统,不再人人为近敌,尽一点绵薄之力。也不负我那那逐渐失去的青春,也不枉我来到世间一回。因为人在一世,不应该只为了金钱,因为我们还有精神,还有五千年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