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第37节

作者: 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着解释了一下初是初始的意思。六羽是(六佾)舞蹈。《春秋》之所以对“初献六羽”这件事会有记载,是表示讥讽的意思,讥讽隐公在这件事情上(跟其他有些诸侯一样)有僭越行为。为何说六羽(六佾)就是僭越?因为礼制的规定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所谓的诸公,指的是周天子三公以及周王的后裔;其余大的封国国君称侯,小国的国君称伯、子、男。天子三公是天子的相,之所以是三个,是按地域划分的,自陕而东,由周公负责管理;自陕而西,由召公负责管理——这里的“陕”就是今天的陕县;另外还有一相在朝廷内负责处理政务。僭越行为之前就有了,但《春秋》之所以在这里记载此事,是因为僭越到诸公层级还可以说,但僭越到天子的层级就太过分了以至于让人无法言说了。

  看三传的解读,对于礼制的规定《左传》持一种说法,《公羊传》和《谷梁传》持一种说法。三者公认的是天子八佾。天子以下则《左传》持一种说法,《公羊传》和《谷梁传》持一种说法。对祭祀仲子舞者人数一事,《左传》并没有觉得按诸侯礼对待有何不妥。但《公羊传》和《谷梁传》则坚定认为孔子之所以记录此事就是因为僭越了,拔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我看资料,《史记·鲁周公世家》的记载,说是周王室因为周公劳苦功高,所以在礼乐上对于鲁国有特殊优待,即“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也就是说在礼制上允许鲁国举行郊祀典礼并立庙祭周文王——这是周天子才可以做的事。所以鲁国是不是据此就认为某种程度上他们比其他诸侯可以享受高一等级的礼乐,从而形成了习惯。加之按照众仲的解释口径来说,诸侯本来就是六佾。所以这次仲子事件上,鲁国可能并没有觉得自己僭越。

  第二件事是“邾(娄)人、郑人伐宋。”

  《公羊传》引用这一条的时候做“邾娄人、郑人伐宋,”《左传》和《谷梁传》引用的时候都做“邾人、郑人伐宋。”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所以《谷梁传》和《公羊传》对此事均没关注——确实,这两派关注的重点是抠字眼,就这个角度而言,“邾人、郑人伐宋”这六个字目前已经没有什么疑难值得研讨。倒是《左传》对此事有解读: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郛,[fú] 古代指城外面围着的大城。先是宋国人侵占了邾国的田地。邾国人就去请求郑国说(我理解应该是邾国派出官方使者向郑国正式提出请求):“请您为我们报复宋国(从而让我们邾人把怨气发泄出来),我们愿意为先导。”——此前宋国多次攻打郑国,郑庄公正憋着一肚子气,求之不得啊。郑国于是率领王室的军队跟邾人一起去讨伐宋国,一直打到宋国都城的城郭,以报复此前郑国都城被围之耻。宋国派人来向鲁国求救,隐公准备派兵救助,于是问来的使者:“(对方)军队打到哪了?”使者回答说:“还没有打到都城。”隐公很生气,就停止出兵救援,对使者说:“宋国国君命令(实际是请求,这里说命令是隐公表示自谦)我要跟他一起样体恤宋国的社稷之难(即共同想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今我问使者情况,回答我说‘(对方)军队还没有打到国都’,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按《左传》的记载,这件事有点蹊跷,首先是当时郑人已经打到宋国国都了,隐公能收到宋国的求救信,应该是了解情况的,为何还明知故问?其次,宋国的使者回答的也有问题,看使者的回答,我们推测要么是好面子,所以不实事求是,要么是对隐公明知故问表示不满,所以才罔顾事实,说“未及国”。无论是哪种情况,作为使者而言,这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耽误了大事。隐公因此发怒倒也说得过去,但如果真的因此就不愿意出兵救助宋国,则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实际上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猜其实隐公一开始就不想救助宋国,所谓“将救之”也不过是做做样子。隐公摄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眛”,虽然此后跟宋国先后有隐公元年的“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四年的“夏,公及宋公遇于清”两次正式及非正式的会面,但要考虑到这两次跟宋国的会面国君是两个人,而且去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一事中,隐公就不愿意掺和,反倒是公子翚不听命令去参与,这事情本来就打了隐公脸。邾国和宋国表面上都和鲁国有盟约关系,但从现有记录看,显然宋国跟公子翚这事就让隐公不爽更多些。其次,地图上看,邾离鲁国更近,宋人取了邾田,相当于已经在鲁国门口打架了,下一步会不会得寸进尺一不小心越界顺便来个“取鲁田”,亦未可知啊,隐公因此对宋国有疑虑忌惮也是有可能的。再加上宋郑之间的事情隐公本来就不想参与——毕竟公子冯是宋殇公的心腹之患又是郑庄公的筹码,谁好谁坏跟鲁国都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刚好这位使者的答复让隐公不满意,找个借口,不好意思,老子不去了。

  第三件事《春秋》就一个字,“螟”。螟,是螟虫。这种虫子主要侵害水稻、高粱、甘蔗、玉米。《春秋》记载,说明发生了螟虫灾害。对于这次虫灾,《左传》没解释,毕竟《左传》更关心人和事,小虫小灾的懒得搭理。《公羊传》倒是解释了一下:
  何以书?记灾也。
  意思是《春秋》之所以记载了,是因为形成虫灾了。
  《谷梁传》理论研究显然更深入,也更善于总结《春秋》记事的规律:
  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
  意思是说这次已经成灾了。《春秋》如果明确写了月份,说明灾情严重,如果只是注明发生在哪个季节,则灾情不那么严重。
  这个月的记录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其实是“邾人、郑人伐宋”以及《左传》的相关记录,因为这意味着鲁国的外交政策有了较大的调整,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郑国立刻做出了回应。
  日期:2022-10-01 11:07:41

  [春秋]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隐公五年冬天十二月辛巳日,公子彄[kōu]去世了。这个月宋国人攻打郑国,围困了长葛。
  先说“公子彄卒”这件事。公子彄,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本年春天针对隐公如棠观鱼一事进谏的臧僖伯。
  《公羊传》对于臧僖伯去世这条记录没有过分解读,应该是认为没什么特殊的地方。鲁国国内的大夫去世了,记载了他的去世日期,合乎礼制。
  《谷梁传》则解释了一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