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成长日记》
第49节

作者: 小橘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课后,李老师会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关心大家的生活点滴,给予温暖的鼓励和支持;宋老师也常常不辞辛劳地辅导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一步步克服难题。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交加,两位老师始终坚守岗位,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着这片教育的花园。
  正是因为李老师和宋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无私奉献,才使得同学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茁壮成长。他们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了同学们前进的方向,引领着大家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份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感激之情,将会永远铭刻在每一个同学的心中,成为激励他们努力奋斗、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同学们的高中生活,如同一首悠扬的老歌,总是令人深深怀念。在众多的老师当中,有两位地理老师,他们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使得同学们对他们只能敬而远之。
  然而,同学们的历史老师陈老师,却宛如冬日里的暖阳,是个截然不同的例外。陈老师的教学风格独具特色,他总是怀着“众乐乐”的心态,和同学们一同分享知识带来的欢乐。他不仅是同学们的历史老师,更是班主任,他对同学们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至今都让大家刻骨铭心。每当提及陈老师,同学们的心中总是感慨万千。
  2008 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留给同学们的,唯有那无尽的回忆和深深的悲痛。

  陈老师是个十足的性情中人,他特别乐意和同学们分享他的过往故事与经历。他讲,小时候伙伴们给他起了个“红糖板”的雅号,只因为他老是悄悄从家里拿出红糖,和小伙伴们一同分享。
  他回忆起自己那个年代的青年,个个都怀着满腔热血,渴望奔赴战场,英勇杀敌,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他还时常和同学们探讨玉田的历史,像是花山教案,让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学们班的男生呀,总是喜欢在课余时间,像一阵风似的跑到陈老师家里,成为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他们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肆意吃喝,随意玩闹。据说,陈老师家冰箱里的饮料,总是越喝越多,这可把同学们给惊到了。那些师生“攀讲”的美好时光,总是过得那般酣畅淋漓,让同学们难以忘怀。

  有一个周末,陈老师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场登山比赛,目标便是花山,终点是教案遗址。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同学们坐在山坡上,和老师一起合影留念。灿烂的阳光下,同学们个个笑靥如花,而陈老师在花丛中笑得有几分憨态可掬。那一刻,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后来,陈老师离开了学校,去到了县直机关,当上了县政府办的主任。而其中一位同学,也在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工作,跟着老师为县里有关部门跑了好几趟公务签证的事儿。在指导这位同学工作时,陈老师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格,在细节之处耐心教导,让他受益良多。然而,人生无常,陈老师终究还是离开了大家。如今,同学们只能在记忆的长河中,去延续那段珍贵的师生情缘。每当回想起与陈老师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同学们总是感慨万千,怀念不已。他的热情、幽默、智慧和关爱,将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心底,成为大家人生道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他们的教学生涯,虽然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他们的精神和影响,将会一直延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去追求知识,去实现梦想,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高中那段充实而美好的学习生涯中,各位老师风格迥异的风采,在同学们的心中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二那年,政治徐老师虽已年过半百,但他那幽默风趣的性格和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令同学们至今难以忘怀。徐老师偏爱用地方方言玉田话来阐释那些抽象的政治概念,比如说他会把“很差,很糟糕”表述成“么了死”(没处死),这般生动鲜活的表达,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轻松掌握了知识。与此同时,数学老师吴老师,刚晋升为政教处主任,对同学们的纪律要求极其严格。吴老师不但要求大家遵守课堂纪律,还格外注重作业的“品相”,要是考试时卷面不整洁,他定会毫不手软地扣分。这种严谨的教学态度,促使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上愈发认真,也培养了大家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高三,数学老师换成了四十多岁的林老师,他性格谦和又幽默。每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他总会一本正经地说道:“大家别吵,我回去问我们组长,明天就有答案。”他嘴里的“组长”,其实是某同学同桌艳子的父亲,中学高级教师陈老师。第二天,林老师踏入教室的第一件事便是答疑解惑,他总是以“我们组长说了,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开场,然后一边不紧不慢地讲解,一边迅速地在黑板上书写,直到同学们纷纷点头称“哦”,他才心满意足地停下。在地理学科方面,同学们也有幸邂逅了两位杰出的老师。高二时,年轻的魏老师凭借其独特的教学节奏和对外国地名的精准发音,成功激发了大家对地理的浓厚兴趣。他会把“拉各斯”的“各”念作第三声“gě”,后来同学们才发现这样的发音更接近英文“lagos(拉各斯)”的读音,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使大家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到了高三,地理老师换成了享有“北师大高才生”赞誉的罗老师。罗老师凭借其精湛的画图技艺和生动的授课风格,让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他总是能在同学们的惊叹声中,毫不费力地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地图。高三那年,班主任换成了经验丰富的江老师。他的政治课总是别出心裁,善于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比作人际交往,把国际大事处理得游刃有余,就像烹饪小菜一般轻松。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对政治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江老师一直坚守在一中校园,如今已成为一校之长,他的管理才能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近些年来,一中高考状元层出不穷,这与江老师出色的领导能力密不可分。回想起读书的时候,校长姓刘,是个永春人,讲话带着点儿闽南腔调。他的和蔼可亲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让同学们对这所学校满怀敬意。如今,尽管同学们早已毕业多年,但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和殷切教诲,依旧深深地烙印在大家心底,成为人生道路上无比珍贵的财富。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除了在三尺讲台上倾囊相授的老师们,还有一群同样不可或缺、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他们活跃于校园管理的诸多环节,是同学们生活里的暖心陪伴者,亦是纪律上铁面无私的守护者。靠着细致入微的关怀与严格规范的管理,他们为同学们的校园时光绘上了温馨一笔。
  在这之中,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生管老师陈祖。在历届学生口中,他有个亲切不已的别称——“长祖”。缘由无他,只因他身材高大挺拔,足有一米九的个头,往那一站,便自带几分威严。每晚熄灯后,他总会手握一柄长长的手电筒,宛如尽职的卫士,锐利的目光透过手电筒,严密“扫描”着宿舍区的动静。但凡哪里冒出异常声响,那束光便如利箭般瞬间射去,令那些心怀侥幸、试图违纪的同学无处遁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