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扶苏和蒙恬从长城工地视察回来,刚进了蒙恬的大帐,忽报朝廷的使者到,两个人事先谁也不知道,都觉得有点意外,互相对望了一眼,急忙出门去迎接。
使者面无表情,见了他俩,什么也没说,径直走进大帐。他随身带了几十个人,这些人很不客气,上来就缴了侍卫们的械,连蒙恬和扶苏身上的佩剑都摘走了。蒙恬和扶苏都感到诧异,大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使者坐在蒙恬日常升帐理事的座位上,也不让座,扶苏和蒙恬就在地上站着。御史道:“传裨将王离。”
王离是大将王翦的孙子,和蒙氏一样,也是三代事秦了,当年攻打楚国,王翦是主将,蒙敖为副将,今日镇守边关,蒙恬做了主将,王离做了副手,两家从祖上就已经在战场上结下生死之交,因此,到塞外之后,两个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北部万里边界,匈奴有四十万大军而不敢南犯,不是因为修筑了万里长城,而是由于蒙恬和王离的威名。此刻王离就在帐外候着,听见传他,大步跨进帐来,恭立在蒙恬身旁。御史站起身,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黄绢,高声唱念道:“扶苏、蒙恬听旨!”
扶苏、蒙恬急忙跪下接旨。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御史读完圣旨,命人拿过一口宝剑递给扶苏。面对这惊天巨变,扶苏简直傻了,半天没有回过味来。临来边境时,父亲曾与他彻夜长谈,对他寄予无限的希望,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父亲对他最后的处置。但是仔细看了看手中的那把剑,的确是父亲常年佩带的。反过来想,他与父亲的矛盾又是那样的不可调和,父亲主张严刑苛法,而他却一味强调仁政,多少年来父子两个谁也说服不了谁,自己位居长公子,与父亲政见不和,父亲对于他亲手打下的江山怎么能放心?父亲圣旨中说他祈祷山川以求长寿,而他却直言反对,这是他们父子矛盾的又一个焦点。在扶苏看来,这完全是胡闹。他曾多次上书劝谏,可是父亲一意孤行,谁敢劝阻就杀谁的头,扶苏的脑袋能保留到今日已经是万幸了。想到这里,扶苏认定圣旨不会是假的,不禁悲从中来,拔出宝剑便要自刎,蒙恬一把将剑夺了过来:“公子且慢!依我看,此事蹊跷,其中必有诈。我不相信皇上会做这样的处置。陛下将三十万大军、万里边境交与你我,万一有人假冒皇上的名义杀害你我,公子就这样去了,岂不误了军国大事,辜负了皇帝的重托?”
听了蒙恬的话,使者大怒:“蒙恬休得胡言,圣旨岂能有诈!这上面有皇帝的玉玺,你自己看去!惑乱军心、抗旨不尊是要罪加一等的。”说完,将手中写有圣旨的黄绢往蒙恬脚下一扔。蒙恬拾起圣旨,与扶苏两人仔细验过,看不出有什么破绽,扶苏又欲自尽,蒙恬拼死拦住说:“即便死也要死个明白,依我看,可修书复请一次,托使者带回,如若不准,再死不迟。”
不等蒙恬说完,御史在一旁催促道:“臣负皇帝圣命,不敢违拗,请公子、将军勿再迟疑。”
蒙恬把眼睛一瞪:“你懂什么!兵者,国之大事也,你知道我有多少事要向王将军交代吗?”
御史知道这是在蒙恬的地盘上,害怕激出变故,自身性命难保,语气缓和了许多:“那就请将军交出帅印,赶快移交,本使也好回去复命。”
蒙恬正在和使者争辩,没留神公子扶苏已经拔剑自刎了。鲜血溅了他一身,蒙恬抱起扶苏,绝望地喊道:“公子!公子!”
日期:2012-02-01 14:35:28
载着秦始皇尸骨的队伍从沙丘出发逶迤向西北而去。他们现在还不能回咸阳,只是漫无目的地向前走。扶苏未除,现在回咸阳能否安定局势,顺利地将胡亥推上皇帝宝座,还是一个问号。万一被蒙恬、扶苏识破,起兵讨伐,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队伍走到代郡(今河北省井陉县),接到使者的快报,说扶苏已经自尽,蒙恬不肯就死,已被囚禁在阳周。胡亥、李斯和赵高听了,大喜过望。扶苏一死,他们的阴谋就成功了一半。三个人举杯相庆,正在商量怎样处置蒙恬,来人报告说蒙毅从会稽山回来了。
蒙毅是他们实现篡逆阴谋的最后一个障碍。三个人互相望了望,谁也没说话。早在半个月前始皇帝刚死的时候,赵高就秘密地派了人去跟踪蒙毅。蒙毅若还没有察觉他们的阴谋,就会直接追赶大队;万一他有所察觉不再归队,派去的人就会就地将其“解决”。现在扶苏死了,蒙恬被囚,蒙毅又自投罗网,赵高、李斯的阴谋可以说已经大功告成。三个人一商量,决定暂时把蒙毅囚禁在代郡,留待以后处置。大军继续前行,但是他们依然不能回咸阳,因为原路返回与秦始皇的性格不符,为了使这场假戏演得更真实,李斯和赵高选择了绕道九原的路线。九原在秦国土的西北角上,要绕加倍的路还不止。这支载着一个曾经威震天下现在依然余威不倒的死尸的队伍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九原,正值盛夏季节,嬴政的尸体已经完全腐烂,臭气熏天。李斯为了不使众人察觉,命令所有随行车辆每车载一石鲍鱼(咸鱼)。这样一来,鲍鱼的臭味和尸体的臭味混合在一起,谁也分不出是什么味。那些鲍鱼搞得整个车队臭气熏天,走到哪里臭到哪里。人们不知道内情,直埋怨丞相带这么多鲍鱼干吗,运回咸阳也吃不成了。最受罪的是赵高,他必须每天三番五次地钻进温凉车去“请示”、“报告”,“服侍”皇帝,以掩人耳目。给皇帝的一日三餐不能原封不动端出来,他还不得不守着那具已经腐烂的尸体吃上几口再退出来。绕道九原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查看一下王离的动静,李斯等看到王离大军还在紧锣密鼓地忙着修长城,对秦始皇的死毫无察觉,这才放心回咸阳。
从九原到咸阳是蒙恬花了多年心血组织修筑起来的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还没有全线完工,但是大部分路段已经通车,所以没用几天大队便赶到了咸阳。按照预先准备好的程序,将始皇帝驾崩的消息昭告天下,并确定了日期为秦始皇举行国葬。紧接着,胡亥宣布继任大统,为二世皇帝。改元为秦二世元年。由秦二世主持葬礼。
九月,秦始皇藏于郦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