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第32节

作者: 窗前的枣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项梁喜欢下棋,从围棋中,他悟出了不少道理。围棋与人生极其相似,平静的棋盘,处处风云变幻,得势时,看似一片阳光,实际上到处都暗藏着杀机;一个机会来了,满怀喜悦,机会的背后却往往是陷阱;失势时,要平心静气,不可逆势而动,导致满盘皆输。棋风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修养,性情浮躁,大杀大砍者,终难成大器;出招凶狠,斩尽杀绝者,必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者,不可以当大任。围棋与打仗更是一个道理,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恋战必失势,势孤须取和;观全局,识大小,决弃取,争先手,几乎和打仗一模一样。项梁越琢磨越有味,越下越上瘾,棋艺也不断地提高,吴中城里几乎没有他的对手,所以近来很少下了。

  日期:2012-01-31 08:26:15
  钟离眜是晚辈,执白棋先行。棋一开局,就显出了两个人的不同棋风。项梁的风格是不拘小节,丢三五子并不在乎,只往大处着眼,还不到五十手,已把大势占尽。钟离眜则稳扎稳打,任你布下天大的阵势,全然不睬,先将自己的缺陷补牢,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图反攻。因此前半盘项梁大大领先,到了中盘,项梁已领先几十目,自认为优势已不可动摇,不料被钟离眜抓住一块孤棋猛攻一阵,项梁的阵地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他稍加判断,弃掉一块仍是优势,可是钟离眜却不去吃那块棋,在另一边开始掏空,项梁见他不去吃棋,便又将孤棋往回连,这一下走重了,钟离眜反身再来攻时,这块棋已经弃不得了,于是白棋趁势掩杀过来,将项梁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大势破得干干净净。最后,项梁以一子之差输给给了钟离眜。

  项羽心里惦记着妙逸,一刻也坐不住,不停地站起来到院子里走动。他盼望着叔叔赶紧下完这盘棋回去,再说说妙逸的事。谁知两个人下完了棋又聊起天来。项梁问了问钟离眜的身世。原来,钟离眜的父祖皆是项燕手下的将领,两家原是世交,只是钟离眜为了躲避官府追杀改了名字,项梁才没有认出。
  钟离眜是灌云县人。当年,钟离眜的祖父和项燕一起死于国难,他的父亲发誓要报此仇,组织楚军旧部起来抗秦,坚持了两年多,最后被秦军围困在山中,钟离眜的父亲战死。朝廷为了震慑六国之后敢于反抗者,下令将钟离眜一家灭族。所以钟离眜才隐姓埋名四处逃生。这一段故事项梁是知道的,所以,见了钟离眜犹如见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感到格外亲切。聊到深夜,项梁还不肯走,又与钟离眜聊起了兵法,一说开头,话就收不住了。项羽如坐针毡,有心一个人先走,又怕惹恼了叔叔事情更不好办,只好耐心等着,最后实在困得撑不住,倒在钟离眜的床上睡着了。

  太阳出来了。项梁叫起项羽往家走,不料城里突然戒严,进不去了。原来是秦始皇出游路过这里,今天要住在吴中。已经出城的百姓不准再进去,什么时候皇帝走了戒严才能解除。无奈,叔侄俩只好在钟离眜这里先住下来。这一戒严,不知城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李公子会不会提前动手?妙逸该不会有事吧?项羽心里如油煎般地等待着戒严解除。

  秦始皇在吴中住了三天,第四天一大早就离开了。出巡的队伍恰好是走东门,三个人便早早起床,混在人群中想看看这位灭了六国一统天下的皇帝究竟长得什么样。不一会,城门打开了。一队士兵开出来,开始把百姓们往路两边赶,然后一字向外排开,三步一岗,直排到十几里以外没有人观看的地方。接着是骑兵、战车、步兵、仪仗队、乐队。这些队伍城里根本驻不下,这几天一直住在城西,今日穿城而过目的是耀武扬威,震慑百姓。光是骑兵、步兵就过了一个时辰,快到中午了,才见皇帝的温凉车出来。这一路,每到一个城市,秦始皇都要出来让百姓们瞻视,以显示自己的风采和威仪,只见他站在温凉车上频频向两边的百姓招手致意。看见他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态,三个人心里都觉得很不是滋味,可惜今日不准带刀剑上街,否则这几位楚国后裔见了这位死敌,难保不拔剑而起。项羽道:“他娘的,神气什么?早晚有一天我把他取而代之。”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把他从人群中拉出来,厉声说道:“你不要命啦?这可是要灭九族的。”可是在心里,项梁却暗暗感到惊奇,想不到这孩子心竟这么大。

  日期:2012-01-31 08:27:14
  三个人无心再看下去,转身往回走,不料身后却有几个人跟了上来。项梁以为是被人盯上了,说:“快走,把他们甩掉。”可是他们快后面的人也快,项梁是习武之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用回头也知道后面的人离他多远,等他们快到跟前,项梁猛地一停,转过身来,后面的人与他撞了个满怀。仔细一看,却是丁固和他的外甥季布。

  项梁离开关中几年,季布已经长大成人,变得几乎不认识了。
  “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项梁想问问分别后的情况,丁固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一行人来到钟离眜的小院。
  原来,项梁离开咸阳不久,仇家就又开始上告,而且,这一次把丁固如何贿赂官员,为项梁开脱的事也告了。无奈,丁固只好带了季布、季心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不料一出咸阳三个人就走散了,丁固只好带着季布四处流浪,后来才打听到项梁在吴中,便来投奔他们。
  丁固的两个外甥都很有出息,季心之勇、季布之诺闻名关中。季布的武艺并不亚于季心,可是他成名既不是由于武艺高强,也不是由于他弟弟有名,而是因为他经常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找到季布,他总能想办法帮你解决。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只要找到他,他都不推辞。有一次,季心惹了祸,季布顶替他去坐了半年牢,在牢中,他想起曾经答应过朋友的一件事还没办,便疏通狱吏放他出去几天,他保证按时回来。狱吏过去就和季布认识,也知他有信用,问他是什么事。季布说是一个朋友托他带的一点东西,一定要当面交给朋友的妻子。狱吏道:“带点东西托什么人不行,还非要你亲自跑一趟?”

  季布道:“既然朋友让我当面交给他妻子,我就不能托别人去。”
  狱吏觉得季布太小题大做,同时也因责任太大,没敢放他出去,谁知过了几天季布竟然偷偷越狱逃跑了。狱吏以为季布既然跑了,肯定不会再回来了,谁知他把东西交给朋友的妻子之后,又自动投案回来了。狱吏问他:“你这是何苦呢?”季布道:“我是怕你受牵连。”从此,季布重承诺一下子出了名。楚人有句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行人来到钟离眜的小院里,正叙着离后别情,妙逸一身男装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后面跟着龙且。
  日期:2012-01-31 12:24:34
  却说那日李公子受了项羽一顿抢白,心中好不窝火。李公子知道项羽不是好惹的,虽然他父亲是县令,可是父亲并没有同意他娶妙逸,因为他家里已经有几房妻妾了。娶妙逸是背着他父亲干的,项羽真要闹起来,恐怕也不好对付。戒严之后,李公子到碧云楼来了一趟,发现项羽不在,一打听,原来这叔侄俩出城去了。于是就想趁这个机会把妙逸劫走,生米做成了熟饭,项羽就是回来也不会再闹了。当晚,李公子来到碧云楼,想劝说妙逸跟他走,可是妙逸说什么也不同意。事到如今,李公子已顾不得什么面子、廉耻,当晚就赖在了妙逸那里,硬要与她同房,他不知妙逸是练过几天武的,被妙逸打得满脸开花跑了出来。李公子指着妙逸恨恨地说道:“我告诉你,你那个心上人项羽出城去了,戒严解除之前他是回不来的。今晚不会有人给你撑腰了,还是回去收拾收拾准备跟我走吧,我马上就派人来接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