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第5节

作者: 窗前的枣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蒙毅祖上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驁年轻时在齐国不得志,于是西入秦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后又率兵出征,攻城略地,为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蒙驁是秦国的三朝元老,几十年出将入相,直到秦始皇七年才去世。蒙毅的父亲蒙武也是秦国的一员猛将,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作为副将与大将王翦一起进攻楚国,杀了楚国大将项燕,秦始皇二十四年又生俘楚王,威震天下。蒙毅的哥哥蒙恬现今是朝中第一员大将,曾跟随父亲帮助始皇帝打天下,统一天下之后,蒙恬又率领30万大军向北驱逐戎狄,修筑长城。蒙恬与匈奴交手,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威震敌胆,只要有蒙恬在,北方匈奴就不敢南犯半步。

  蒙氏兄弟素与太子扶苏要好,一旦始皇帝驾崩,扶苏继位,必是起用蒙恬做丞相,而蒙氏兄弟一旦掌了大权,赵高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因此,赵高千方百计要把蒙毅支开,以便从中弄权。他心中正在酝酿着一个大胆的偷梁换柱的计划。这个计划必须有李斯的配合。
  一阵寒暄之后,赵高切入了正题:“丞相,你说皇上的病还能好么?”
  这是近几天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可是谁也没说出口来。
  “皇上是上上真人,有上天保佑,一定不会有事的。”
  “丞相,这里只有你和我,你就别和我来这一套了,恐怕要考虑后事了。”

  李斯心里一惊。赵高说的是实话,李斯一直不愿意往这上面想,可是眼下却不能不想了。李斯一句话不说,沉默了一会,斩钉截铁地说道:“必须赶回咸阳!一定不能在半路上出事!”
  “我也是这样想,可是皇上恐怕坚持不到咸阳了。”
  “你胡说,皇上的病一定能好。”
  “我也希望这样,可是万一要是好不了呢?”
  “万一要是在半路上出了事,天下非乱不可。靠你我能镇得住?”
  “现在只有靠你我了。”
  “什么?你我?”李斯惊得瞪大了两只眼睛。他这会才明白赵高为什么要把蒙毅打发走,原来他早就有打算。赵高早已看出李斯的心思,说道:“我是个阉人,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可是谁让我赶上这事了呢?丞相不要瞧不起我,我有几句真心话要对丞相讲。”
  赵高刚要开口,一个小黄门来报,说皇上找他,赵高只好先告辞。
  蒙毅走后,嬴政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写好了遗嘱,让赵高拿去盖上印玺,立即发给扶苏。赵高接过遗嘱看了看,只有七个字:与丧会咸阳而葬。
  日期:2012-01-12 14:28:25
  赵高见始皇帝已经不行了,便将遗嘱偷偷压了下来没发。李斯还一直等着赵高的下文,可是赵高去了皇帝那里一趟,之后就没有再和他说过什么。一连几天,赵高一直回避和李斯对话,李斯觉得纳闷,几次试探着重新提起原来的话头,可是赵高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做正面回答。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郡里做过小吏,有一次上厕所,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偷偷摸摸的见了人就跑,于是他想起粮仓里见过的老鼠,比之厕所的老鼠要从容得多,甚至见了人都不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大发感慨,觉得人和鼠是一样的,全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了。他觉得这样混一辈子没什么意思,于是辞了公职,拜在当时名震天下的学者荀卿门下,学帝王之术。荀卿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在诸侯争霸,人人都想拥有天下,迫切需要一种切合实际的统治理论的环境下,他的学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孔孟。他精于治学,长于辩论,曾在天下公认的学术之都临淄城西门下学宫里连任三届学宫领袖。他遍游天下讲学,曾与秦昭襄王商榷治国之道,与赵孝成王讨论用兵之法。名师出高徒。荀卿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两个人后来都有所建树。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念念不忘强盛故国,学成之后便回到韩国去了,李斯则西入秦,在秦国做了官。

  初入秦国,李斯曾在吕不韦帐下做过几天舍人,深得吕不韦的赏识,不久便保举他进宫为郎。李斯以他出色的才华和学识,很快便得到了重用。李斯入宫不久,一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以修筑灌溉渠为名,来秦从事间谍活动被发现,于是那些缺乏远见的宗室大臣们劝说秦王嬴政驱除所有来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李斯听说后,给秦王上了一封《谏逐客书》,这篇名垂千古的文章,为秦国保留了一大批人才,也保护了李斯自己。

  李斯入秦二十余年,随着始皇帝嬴政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下,之后,又帮助嬴政确立了郡县制,制订了官制及各项法律制度,使刚刚止息干戈的国家很快安定下来。李斯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奉行的法家政治思想不仅使秦国很快强盛起来并统一了天下,而且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历代帝王无论表面上多么尊儒崇儒,骨子里都离不开法家的治国之道。李斯在秦的官位也不断上升,从长史至客卿,由客卿至廷尉,由廷尉至丞相。李斯已成为秦王朝的栋梁之臣。李家与秦王室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个儿子皆尚公主,女儿悉嫁诸公子,长子李由才二十多岁,已经做了三川郡守。嬴氏天下差不多有一半是李家的。李由上任后第一次回家,李斯大摆酒宴为之庆贺,咸阳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差不多都来了,门前车马竟以千计,李斯喟然叹道:“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其祸福!”

  这几天,李斯的压力非常大。皇帝的病一天比一天重,眼看就要撒手而去,但是对后事却没有任何交代,李斯每天都要到皇帝大帐中看望,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旨意,但是皇帝始终只字不提。赵高心怀叵测,蒙毅去了会稽山,皇帝真的突然咽了气,那可怎么办?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秦始皇这次出游,走了将近十个月。七月初,西归的队伍走到沙丘平台,嬴政不行了,他一只手向天上指着,似乎想说什么,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斯令黄门侍者们统统出去,没有命令不准进来。大帐里只剩下他和赵高两个人。李斯还希望在最后的时刻能听到皇帝对后事的旨意,但是嬴政始终没有说出来。
  子夜十分,始皇帝死了。
  李斯和赵高两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不说话。沉默了一会,李斯对赵高说:“传令,烧水,皇帝要沐浴。”
  赵高心领神会,冲着大帐外面喊了一声:“烧水!”说完,又加了一句,“传膳房,预备夜宵,皇帝要进食!”
  始皇帝驾崩,长公子扶苏监军在外,李斯惟恐诸公子有变,决定密不发丧。这一点和赵高想到一起去了,两个人一唱一和演起了双簧。
  李斯道:“今夜事关重大,我去巡视宿卫,顺便察看一下各营的情况,军中绝对不能出乱子。这里就交给你了。天亮之前,务必把皇帝的遗体转移到温凉车上。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我知道其中的厉害,丞相请放心。不过,这事恐怕得让胡亥知道吧?”

  “赵公公是胡亥的老师,那就由你和他讲吧?”
  正说着,一个小黄门提着一桶热水进来了,看见皇帝已经死了,吓得大叫起来:“皇上死了!”
  李斯急忙上前一把捂住了那孩子的嘴,赵高手疾眼快,伸手取下墙上挂着的宝剑,一剑刺入了那个小黄门的后心。然后,赵高把在嬴政跟前伺候的几个小黄门统统叫了进来,问他们:“你们都来看看,皇上怎么了?”
  “皇上死了。”一个胆大的黄门答道。赵高揪着他的耳朵提到皇帝面前,又问:“你再仔细看看,皇上怎么了?刚才这位小兄弟就是没看清楚送了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