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本质意义在哪里?多年的实践观察,我发现,大多数人、每天的思维并不是时刻清晰的,事情一多就忘了,就忘了自己现在是在做哪一个层面的、哪一件事。所以,需要对照原先的计划,让自己的思维回过神来,不至于迷失大方向。有句土话叫“看戏看的卖甘蔗”,就是说明了这个意思。搞企业初期,本来想得好好的,不知怎的,每天离当初的设想越来越远,到了无法收拾的程度,这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计划是不是一定要写到纸上呢?那倒不一定,要看你这个计划是否要给别人看,如果自己记得住,在脑袋里当然也是计划。但是上面我说过,在企业里,计划是一个从上至下一个分解的综合体,所以,大家都放在脑袋里,问题就来了,成了各有各的“小算盘”。所以,计划还是要从CEO开始,让下级逐个写下来,并不时进行修正。
CEO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哪些内容应该让下面管理层清楚呢?我觉得至少应包括这些东西:1、上一年公司的营业情况,今年的营业目标。2、上一年各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对今年各部门计划的要求。3、公司今年的重点管理目标(不要超过三点)。
......
日期:2008-10-18 10:09:42
为什么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过3年,而日本企业却是30年,美国企业20年?总经理们想过下面八个问题吗?想过如何最简捷和有效地改善它们吗?
1.组织结构不明确。表现为管理职位空洞,员工的理解和认识有偏差,组织中权力失衡,组织管理层在意识形态上对权力有明争暗斗的倾向。
2.岗位职责不明确。表现为各岗位没有清晰的说明书,或者书面的描述与实际的运作差异较大。组织中较多的事情都是临时指挥,使整体秩序混乱、工作推诿。
3.企业价值观模糊,并且缺乏企业目标和企业使命。表现为员工打工心态浓重,管理层不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和使命。管理层的团队凝聚力较差。
4.企业缺乏发展战略和计划。表现为管理层不清楚企业发展战略是什么,没有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管理者的工作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都没有,或者只是空洞的纸面理想。
5.企业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差。表现为各项制度和流程常常停留在书面形式,即使不断地要求,各个环节都在打折扣,整体执行力较差。
6.员工积极性不高。表现为员工以打工挣钱为主要理念,工作缺乏热情,斤斤计较,离“为自己而工作”的理想境界相差甚远。
7.企业内部沟通障碍多,内耗大。表现为同事之间谈论工作缺乏正直、诚恳的态度,相互之间合作性差,常常推卸责任,个人利益至上,等等。
8.管理层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表现为管理者技巧缺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重重,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低、成本高、绩效差。
很想为企业的老总们上上课啊。
日期:2008-10-21 15:13:58
理性管理
管理就是让他人做事的艺术,而且被管理者应该是心甘情愿地做事。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到圆满,才算是成功的管理。常常听一些管理者说“人才难觅”,本质上说,是为自身管理水平不够而找的一个借口。管理水平不够,当然看不到人才,发现不了他人的才能,更不能激发他人的才能为己所用。这个社会人才济济,却缺少会使用人才的智才。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凝聚管理层的全部力量、乃至全体员工的力量,达成企业目标的一个过程。当代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本上就是在组建和培养管理团队时,策略和方法上的缺陷所致。以下就问题归纳、根源分析、解决思路和改善技巧等做一个阐述。
一、企业内部管理的八个问题
1、组织结构本质上的不明确。表现为管理职位空洞,授职不授权,授权和收权缺乏艺术,组织中权力失衡,指挥和报告的流程混乱。
2、岗位职责本质上的不明确。表现为没有清晰的岗位说明书,或者书面的描述与实际的运作差异较大。管理层工作缺乏层次和条理,管理层纵向和横向工作衔接不严谨,整体管理存在“死角”。
3、企业价值观模糊,并且缺乏企业目标和企业使命。表现为员工打工心态浓重,管理层缺乏来自心底的工作激情,管理层在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
4、企业缺乏发展战略和计划。表现为管理层不清楚企业发展战略是什么,企业没有年度目标和计划。管理者的工作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都没有,或者只是空洞的书面口号。
5、企业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差。表现为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常常书面很完善,实际执行不到位。即使不断地要求,并加以奖罚措施,仍然不能形成一种共性的工作习惯,整体执行力一般只有50%。
6、员工积极性不高。表现为员工以打工挣钱为根本理念,工作缺乏热情,斤斤计较,缺乏“以企业为荣、与企业共赢”的观念。
7、企业内部沟通障碍多,内耗大。表现为同事之间谈论工作缺乏正直、诚恳的态度,相互之间合作性差,常常推卸责任,个人利益至上,等等。
8、管理层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表现为管理者缺乏管理艺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重重,表面和气,心存怨气,管理工作成效低。
二、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源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能够经营满10年的比例很少。而日本企业平均寿命30年,美国企业为20年。很多企业虽然生存了下来,但深层的内部管理问题始终存在,属于“带病运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的问题可以分为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外部问题主要是环境、市场和政策等等,内部问题主要是上面八个方面。企业管理的内部问题如果基本上改善或解决了,则外部问题就容易面对,也有实力应对。所以,在清楚外部问题的同时,重要的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改善内部问题。
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从企业创立开始,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急功近利,战略缺失,高层管理者管理心智不高和管理心态失衡。在此种企业精神导向下,学再多的管理知识,也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说,企业所有者(老板)或企业经营者(CEO)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企业最终的价值),也决定了企业的长度(企业的寿命)。
三、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思路
企业内部管理问题非一朝一日形成,要解决也必定需要一个过程,且必须作彻底分析和真实面对,才能做到“治本”。可以考虑以下两条思路。
1、建立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导向功能,并且要贯彻到中层,这是管理层工作目标和工作激情的精神支柱。
2、改善企业高层的管理心智和管理心态。可以聘请管理顾问师或请管理顾问公司咨询服务。
总之,企业管理问题从形式上看是管理没有标准,或者说标准不合理,就是通常说的“人治”。当代中国人从小缺乏素质教育,到企业后,员工行为千姿百态,群体思想难于统一。因此,从“人治”向“文治”(非“法治”)过渡是一个大趋势。
四、若干改善技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