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第19节

作者: 突然心血来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0-26 23:36:53

  以前看了leonpiao5 兄弟关于道与术的发言,也就是渐渐兮说的鱼与渔的区别,现在又看到了老子很寂寞兄弟的发言,的确有些感触。
  为什么原先我不太愿意分析具体项目呢?因为一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具体操作,都是术的层面。
  而术要建立在道上,要追求有道之术。
  而大多数人往往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沉淀下来好好研道,喜欢急功近利,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去使用机关枪,就争着吵着要领枪了。
  殊不知,只要会使枪了,自然会有枪;不会使枪,就算发枪了,也不会杀敌啊。好像得到几个术了,就能创业成功了。而你又怎能保证从嘈杂纷纭的术中,找到属于你的道呢?要知道,事情往往欲速则不达啊。
  就像三八大盖经营他的化妆品公司,也写了很多术的层面的东西,像奖金丢飞镖啊,红酒零食咖啡机啊给客户寄短文、礼品啊等等等等,但是,你能随便模仿吗?

  答案是:如果如果你有道的基础,也就是说,你知道为什么会衍生出这些眼花缭乱的东西,你知道这些东西的思想的根源是什么,那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为你所用,甚至照搬模仿都行。
  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根源,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内在指导思想,你还是如获至宝地去照搬,那就连傻根都要笑你傻根了。
  有些朋友呼吁课程完了以后再提问会好些。
  这些想法固好,但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因为世界上的人就是这样,人性所致。注定了大多数人是急躁的,等不到也静不下心。
  从发问帖中就可以看出,很多人根本没有看完以前的课程和案例分析,就算看过了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更谈不上深入、延伸和变通了。

  但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回复,而且以后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继续。
  为什么呢?
  尽管我知道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再好的建议都根本没有用,因为项目毕竟最终是由不同的具体的人来操作。
  而我的目的则是想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给那些极少数有心人提供多一些线索和思路而已呀,这样,道结合术,就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快了。
  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咨询具体项目之前,能否自己好好分析琢磨一番之后再发帖探讨呢?这样,进步会不会更快一些呢?

  真希望几年后,有人会重新回到这个帖子说:这个帖子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是这个帖子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日期:2010-10-27 12:08:25

  鱼与渔
  有两个年轻人都向往美好安康的生活,但又无一技之长,所以相约一起出发去寻求幸福,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来到了海边,遇到一个长者在海边捕鱼,于是上前去寻求帮助。

  长者也很热心,告诉他们,现在可以给他们两样东西,一样是一筐鱼,一样是捕鱼的技巧。
  两者只能选其一。
  于是这两个人中,一个人选择了一筐鱼,另一个人选择了学习捕鱼的技巧。
  各位,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何吗?

  其实,有很多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两个人都死掉了。第一个人吃完鱼以后不久就饿死了,第二个人学到了捕鱼技巧,在捕到鱼之前就饿死了。
  第二种,拿到鱼的人吃完鱼不久就饿死了,第二个人学到捕鱼技巧后,撑到了捕到鱼的那一刻,于是,逐步走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三种,两个人得到自己的东西后,相互协作,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结果呢?
  因为,人生有太多太多的前提条件,太多太多的约束。条件不同了,选择就要跟着调整,但总而言之,你要认清的是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研究好自己的处境以后,再来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而如果问所有人这个问题:你是要鱼还是渔?大多数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鼠目寸光,都会回答:我肯定是要渔啊。
  多高大啊,而事实上呢?当你真正面对鱼和渔的时候,人们都会为了得到短期利益而暂时放弃长期利益。

  所以,没有经过修炼的人就保持着人类最初的人性,于是,在不经意间,大多数人就表现出了短视的一面。
  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论坛上咨询项目具体操作的人多,创业小广告会满天飞,而真正就道论道愿意静心提高自己思维的人少。
  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因时制宜,随着自身条件来做选择呢?
  很简单,如果你现在不吃到鱼,你就会饿死,毫无疑问,你选择渔的话就是愚蠢的。
  如果你现在还不至于为生存而担忧,不至于面临饿死的危险,你还是去选择鱼的话,那也是愚蠢的。
  而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的死亡是没有饭吃最后饿死的呢?

  但讽刺的是,这个社会让人太浮躁了,很难有人能静下心、坐下来好好沉淀一番。总是希望天上能天天掉鱼下来,希望能突然遇到救世主,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殊不知,佛只度有慧根的人,机会也只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有积淀的人则能自我救赎,有了基础、练就了一声内功,你差的就只是一阵东风而已。
  而对于很多人,一天到晚只知道盼东风、找东风。有没有问过自己:哪天东风真的来了,那是你的东风吗?

日期:2010-10-27 15:37:39

  哎呀呀,伟春你们几个太狡猾了,非得要逼我说出我餐饮生意的操作模式呀。
  好,今天就来谈谈这个特产营销的话儿。
  因为我没有见过、没有吃过你的这个土特产,而正好呢,我以前提过我有个餐饮相关的生意,这个生意里一些产品基本上也能算是特产了。所以,只能讲一讲这个和你这个土特产比较相近的项目,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和启发。

  加上应很多人的要求,经常问做什么项目好啊,要我讲一讲我自己的具体项目操作啊之类。。。
  对于这个项目,我就讲得详细点,从如何发现机会,如何组织人马,如何通过调查研究后制定具体战略战术,如何具体执行,遇到困难如何调整。。。。。。满足一回大家的偷窥欲。
  这样,各位大概就能知道我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来进行项目运作的了。
  考虑了一下,我做的具体是哪些产品,还是模糊处理吧,不然地域特征太过于明显了,大家一看就知道我在哪里了多不神秘呀,这点就只好请大家原谅咯。
  缘起:
  初春,细雨,晚饭时分。

  几个朋友请我到当地一家酒楼吃饭小聚。这家酒楼也不是特别高档,就是大众消费的、任何城市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那种。
  我们一行大概六个人,上桌、点完菜后,服务员上了两小碟点心,一碟花生米,一碟腌萝卜,茶水上齐,我们就边吃边聊开了。可是由于是晚饭高峰时间,点心吃完后,连一个菜都还没有上,大家就只能喝口茶就催催服务员,可想而知,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快了快了。在焦急恼火中,大概又等了十几分钟,菜终于陆续上来了。。。。。。
  几个朋友呢,都是豪爽之人,席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好不畅快。菜随酒下肚、渐渐少去,而酒兴正浓,所以加菜自然是少不了的了。叫来服务员,问:再加几个菜吧,你们店有什么特色菜比较好下酒的?服务员挠挠头:下酒的?特色菜呀?不如上锅鸡汤如何?。。。。鸡汤?下酒?差点把刚喝下肚的酒都喷出来了。。。最后还是我们自己拿着菜单随便点了几个菜。吃饱喝足,买单走人。

  好了,写到这里,我想我应该是把事情故意描述清楚了。现在我们开始脑力拉力赛。我知道,大概很多人都经历过我所描述的事件,问题是,通过这个事件,你发现什么了吗?或者说,通过我的描述,如果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分析这个被你发现的机会呢?
日期:2010-10-27 16:35:4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