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
第9节作者:
木棉小树
日期:2010-04-09 16:24:10
1.论“打架”之后的状态
关于日本经济的分析多如牛毛,尤其是对其泡沫的分析,从我大学时期我就看过很多。但说实话,我都看不懂。因此我仍然按照普通人的逻辑去寻找答案,也许这个过程会贻笑大方。
在开始对日本经济分析时,我很想知道日本在二战结束之后在经济上是什么样的状况。这也是为了使我的分析更加严谨。我先从一个普通人的思维角度来推断一下。
首先,仗都是在别的国家的领土上打的,除了被美军扔了两颗丨炸丨弹给轰了一下之外战火基本上都是远离本土的。但是打仗目的肯定不单纯,虽然不会象《投名状》里的那些人振臂高呼“抢钱、抢粮、抢女人”的目的那样直接和明确,但发战争财是免不了的。何况小日本根本没有给其他国家一分钱的赔偿。
其次,假如我跟情敌或者其他什么人打了一架(普希金这样的不算,我不带决斗的),假如我赢了,多少也得付出代价,只存在流血多少的问题。其次我得带对手去医院或者得给对手医药费。如果我再带上冷兵器的话估计我会被丨警丨察叔叔关起来。如果我输了换了对方也是一样。而且我从这种打斗中恢复到正常状态就算不需要休整身体起码也要休整心态。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和别人第一次打架时正好赶上老爸回家探亲,看到我风尘仆仆地回家之后,不问缘由一巴掌呼得我差点把心脏给吐出来。此事当时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阴影,致使我此后一直以一个“乖乖猫”的形象出现。以至于多年以后,在我无法抑制青春期荷尔蒙的迸发再次和别人打架之后,不得不事后很长时间都在努力地想把自己发抖的手稳定下来。因此我认为战争终归是一种反人类的非正常形态,一个经济体一旦置于战争状态下其资本配置一定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也导致效率的变化。而从战争状态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一定会付出成本的。何况日本还挨了两颗原子丨弹丨,起码会死掉很多人。
我查找的资料基本上验证了我上述的推断。看来最朴素的东西也是最颠扑不破的东西。我查找的资料如下。
193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只有66.6亿美元(精确值),低于当年中国的GDP136亿美元(估计值);然而日本1944年GDP高达175亿美元,在7年战争期间实现了和平时期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达到的经济增长。战后日本精确统计了其本土的经济损失,损失的每一座工厂、每一栋民房,甚至每一幅字画都做了精确统计,结果是日本“一般国富”损失额达25.4%。 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和1937年相比大约高出一倍。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也从中国的一半,赶上、甚至略微超过了中国。(资料来源:《羊城晚报》,2006年8月30日,日本:战时掠夺造就经济奇迹)
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12.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23.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未增至11.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38.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资料来源: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刘轩著《朝鲜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历史学习》 杂志1999第10期)
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在战争中也遭到重创,经济上的混乱状况一直持续到1947年。该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都留重人主持编写的日本第一部《 经济白皮书》承认“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这是关于日本面临的经济困境的写照。
也就是说,查找到资料说法有矛盾的地方,无法去追究真实准确的情况。但事实上刨根问底也没有很大意义,就是说我们只要知道日本当时既发了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危”和“机”并存即可。或者说我们知道日本当时并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足够了。
日期:2010-04-09 16:39:53
2.大干快上二十年
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和日本在战后到70年代的增长更为相似,并且日本在1973年时的人均GDP为2964美元,和中国2009年人均GDP3000美元十分接近。因此我将以该阶段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首先我们来看日本不同时期的消费投资比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日本从战后到1973年是经济高速增长时间,因为这20年日本的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在此期间,投资率也是日本最高的阶段,平均为33.48%;消费率为65.94%。1974年到1990年这段时间其经济增长趋于缓和,在此期间投资率下降到30.89%,消费率略有增长,达到67.78%。1991年开始,日本泡沫经济破灭,GDP增长率急剧下降到1.46%,投资率下降到28.75%。
从整个期间来看,投资率下降了14.13%,消费率增长了5.58%。如果从这个比较来看,日本经济的衰退显然和投资率的下降有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最高,平均为25%。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投资率在1990年之前一直是比较高的。
再看一下投资率增长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陈洪波,《投资率变动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从经济增长和投资率的关系来看,日本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得出结论,日本经济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高投资率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而日本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消费率的变动只有3.68个百分点,从这个数字来看,消费的下降与日本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关系,因为日本的消费率几乎可以说是长期稳定。
我们再来看外贸。有一个指标是来形容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叫做外贸依存度,就是用当年的进出口额除以GDP的总额所得出来的值。从上图可以看出,日本在1973年以前其外贸依存度一直在20%上下波动,只是在70年到73年之间出现一个大幅的提升,但是一直到2006年也从来没有超过30%。但在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之后其外贸依存度急剧下降,直到1994年才开始逐步回升。
图:中国和日本外贸依存度的变动过程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我得不出有价值的结论,看来外贸依存度过高也没有什么不妥。看来只有从净出口上入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