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6 11:09:32
第十六篇:由小人引起的国破家亡
小人,这是难以言状的一个群体,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表述他们。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无不是拿君子来与之相比,最终得出小人的某种特征,既不是定义,也不是概述。
那我们究竟如何来辨别小人呢?其实这并不难,排除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方式不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得出小人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性。
在中国历史上,小人不如英雄人物那般伟大,也不如君王们那样有权威,更不像君子那样能够流芳后世,然而却也算是一群“大人物”了,因为他们能够左右政权,擅长制造内乱,更有甚至颠覆国家,致使国破家亡。不错,小人也能掀起大波浪,我们切不可小觑他们了。
小人之“小”,不在于他们能量小,无权势,而是小人格,甚至无人格。对于一群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来说,做起事情来也就无牵无拌了,在无原则的基础上,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一己私利诬陷他人,因此,小人的办事效率往往都很高。但小人又不同于坏人,坏人做坏事有时不用脑,而小人就不同了,他们的手段往往很“高明”,煽风点火,迷惑人心,善于伪装自己。尽管小人也是坏人的一种。
还是让我们看几个事例吧!看这些小人是如何导致国破家亡的!
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平王为自己的儿子谋了一门亲事,选中的姑娘在秦国,他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见秦国的姑娘长得美貌绝伦,于是便动起了歪念头。请注意,在这里费无忌并非想将这位姑娘占为己有,如果是那样的话,那真是胆大妄为了,竟敢拿太子当情敌,看似荒唐却并非小人所为。费无忌动的歪脑筋是:何不将这位漂亮的姑娘献给楚平王呢?这样的话,说不定自己能够得宠于楚平王。这样的念头怕只有小人才想得出来了。接着,费无忌便快马加鞭,抢先一步赶到了楚国,告诉楚平王,秦国的姑娘长得如何如何美丽,此刻太子尚未见到,大王何不先娶了她?再将一名宫女冒充新娘献给太子。本就好色的楚平王被他说动了心,这样一来,原本来做太子妃的姑娘,转眼间竟成了公公楚平王的妃子。
事情办成之后,费无忌是既兴奋又恐慌,兴奋的是,自己果然得宠于楚平王了,成了他的心腹;恐慌的是,太子迟早有一天会掌权的,到那时自己怕没有好果子吃了。
费无忌开始在楚平王面前打小报告了,说自从那件事之后,太子对臣是恨之入骨啊!但臣是小人物,倒也罢了,但他对大王您也怀恨在心。现在太子已手握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老师伍奢帮其出谋划策,太子随时都有可能谋反,万望大王小心才是。
楚平王也觉得自己有愧于太子,一听之下,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他即刻下令捕杀太子的老师伍奢并其子,继而又捕杀太子。结果,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被杀,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和太子逃离楚国。
费无忌的伎俩暂时得逞了。
只是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并非等闲之人,他历经艰险,过了昭关,来到了吴国。后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成为吴王重臣,后又拜相。在伍子胥的辅佐之下,吴国很快便雄霸东南。然而,伍子胥念念不忘的还是父兄之仇。
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在伍子胥和孙武的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捷,攻克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逃。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于是就带领军队掘开了平王墓,将其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年年混战,只因为一个小人费无忌,楚国人用极刑将其处死了,但却早已于事无补,楚国已是焦土一片,至此一蹶不振。
看,一个小人竟摧毁了一个国家,其能量不可谓不大,其人格却又小到了极点,其手段看似简直实则很高明,所以糊涂的君王就着了他们的当了。当然,由于高水平小人的伎俩手段都很高明,加上办事毫无原则,他们往往都能够得到君王的亲睐,因为用起来顺手。即便是再英明神武的君王,他的身边也不乏有小人存在。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就是一例。
这位公子小白夺得齐国王位之后,便任用管仲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渐渐强大起来,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君臣二人彼此之间很是信任。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眼看快不行了,齐桓公便来探望他,得知他不久便会离世,于是便问他:“爱卿以为你死之后,有谁可以接替你的宰相之位?”
管仲并未正面回答,倒反问起了齐桓公:“做君王的应该最了解自己的臣下了,您觉得谁合适呢?”
结果齐桓公接连说了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名字,管仲听了连连摇头。齐桓公有点不高兴了,把嘴一努,反问道:“那您觉得谁适合做宰相呢?”
管仲依旧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如若真没合适的,那就向天下招聘,总之绝不可用以上三个人就是了。
管仲作为一代名相,是很有识人之明的,不错,之所以不能用此三人,是因为他们都是小人。
先说易牙,他本是一名厨师,厨艺超群,专职为齐桓公服务,因善于谄媚讨好,齐桓公很是喜欢他。本来这样也就行了,但作为一名小人,易牙对权力有着无比的向往。他有一次听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便灵机一动,回家立马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杀了,做成肉羹献给齐桓公品尝。齐桓公因没吃过人肉,便觉得这肉羹不同寻常。这时,才见易牙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大王您想吃人肉,臣下便把儿子给杀了,您吃的正是我儿子的肉羹啦!”齐桓公一听,先是一惊,而后是大为感动,觉得易牙对自己太忠心了,从此便更加宠信他。
而开方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本是卫国的公子,出身高贵,但为了齐国的革命事业,他不远万里来到齐国,一心一意侍奉齐桓公长达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老爸老妈死了他都没回去,这份忠心也是天地可鉴,搞得齐桓公又是大为感动。
说到竖刁,他可谓是小人中的战斗机了,为了讨好齐桓公,他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而且还是自己的“命根子”。齐桓公有点好色,见到一个漂亮的便充入后宫,一时间,后宫争风吃醋,乱作一团,齐桓公无可奈何。这时,竖刁瞅准了机会,先是挥刀自宫,后跑到齐桓公那里毛遂自荐,说到:“臣愿为大王您管理后宫,为了保证您的后宫不起火,臣下已自宫了。”齐桓公一听,头皮都发麻,竟有这样对朕忠心耿耿之人?
此后这三人都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混得是如鱼得水。而管仲却对齐桓公说出了不能用此三位的原因:“任何做父母的人,最疼爱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了,但易牙却为了您,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难道您觉得自己比他的亲生儿子还要亲吗?而开方,生他养他的是父母,但他为了服侍您,十五年来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不闻不问,甚至连去世后都不回去送葬,大王您觉得您给他的恩德比得了他的父母吗?至于竖刁,人活一世,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可他为了您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伤害,难道您认为他会爱惜您超过他自己吗?”
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源于对权力的渴望,这就是小人。
管仲死后,尽管齐桓公没有用此三人为相,但却依然对他们宠爱有加,将国中大事交由他们管理。齐桓公开始骄傲自满了,开始花天酒地了,而这三人也开始作威作福了。悲剧很快就来临了,后来齐桓公病重,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了,他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了,殊不知底下的人为此已争得头破血流了,这三人为了继续掌权,开始寻找新的主子,到处兴风作浪,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再也不愿意服侍齐桓公了,而是将他扔在了一边,最后竟软禁了齐桓公。可怜齐桓公一世英名,最后竟孤独地死在自己的宫门内,死后居然都没有人发现,直到尸体腐烂,爬满了蛀虫。
最后,易牙、开方、竖刁三人虽然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齐桓公的霸主基业就此毁于一旦,称霸一时的齐国渐渐衰落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