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对自己的后人交代的吧:我想我早上死了晚上就埋了了,晚上死了,第二天早上就埋了,不要棺材,不裹身,不修面,也不用沐浴,不做衣服,殡殓口含的东西一概不用。我原本想赤身裸体入土的,用身体亲自接触土地,我担心人情沾染习俗由来已久,难以突然改变,因此现在出略地自加规定。我死后奢侈也不用石棺,节俭也不用暴露形骸。气绝以后,就用当时穿的衣服,及幅巾旧衣,用竹席裹尸,用麻绳扎住两头,把尸体放在床上。选择一块草怒不生的地方,挖十尺的坑,长一丈五尺,宽六尺,坑挖好后,把尸体抬到坑边,再把床挪开,吧尸体放入坑内。平生所用物品都不要随葬,只带《孝经》一卷,表示我不忘孝道。竹席之外,就用土掩埋。埋土和地一样平,把原来的草扔在上面,使他们生长在上面。不要种树、不要削草,以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见不到想要的东西,奸邪的人就不会产生邪念,我就在地下永远都不会害怕,千秋万载都没有祸患。。。。。。无论我死在前还是死在后,都不要合葬。。。。。。。
呵呵,他死后,他的儿子真的是照这样做得。
从他的生死观,我就想到一个人,他就是庄子。可以说庄子的思想对他的毒害不浅呀。唯一的一点就是皇甫谧朝闻夕死也心甘,但是庄子觉得世界上的知识是学不完的,如果用损伤自己的身体去学知识,那么这样是不值得的。呵呵!我觉得自古隐士占多数都受了这种庄子思想的影响,只不过稍有不同。庄子思想就是道家学派,中国的道家创始人之一。所谓道家就是讲究的是顺其自然,遵循自然,提倡无为。总之这个东西有点玄,我也是似懂非懂的。
呵呵,庄子给我留下最深的映像就是他的那个《鼓盆而歌》的故事了,至于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请听我慢慢道来。
日期:2012-03-21 21:39:02
话说庄子的妻子死后,他却在死人面前敲盆,边敲边唱歌。《庄子》里就有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意思是这样的: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像簸箕一样盘着双腿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你不懂,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这种逻辑思维够强悍吧!?庄子您老人家不愧是多数后人的偶像!)
据说庄子当时唱的歌歌词如下:
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丨居丨。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
庄生歌罢,又吟诗四句: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
我觉得这些歌词和诗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像我写其他非常人物一样,编出来的,可信度不高。据说冯梦龙在《警示通言》研究出来当时庄子为什么不哭,还敲盆而歌,原因如下:
话说庄子一日出游,碰见一个身着重孝的年轻妇人,拿着一把 扇子对着一冢新坟狂扇不止。庄子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该妇人手不停扇,说:“这是我丈夫的坟,他死前多我说‘如果想要改嫁,等丧事结束,坟头的土干后你就可以改嫁了’。我想新坟的土,怎么能很快就干呢,所以举扇扇之 。”庄子哑然失笑,因从老子那里学过一点法术,就行起道法,顿时坟土全干。 回家之后有感而发,说及此事,其妻子田氏大怒:"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若是你死了,我誓死守节至死。庄子对此深表怀疑。
过了几日。庄子忽然得病,最终不日身亡。 死后第七日,忽有一年轻俊俏后生,口称庄子徒弟,前来拜祭。田氏一见,顿时魂不附体。两人眉来眼去,情不能已。倒是那田氏按耐不住,提出成亲一事。那书生当即答应。 洞房花烛夜书生却突发心疼病,无药可救,除非用新死不到49日之人的脑浆食之方才可以救命。庄子的老婆立刻拿着斧子就去开棺。刚打开却发现庄子坐了起来。那书生却不见了。原来那书生是庄子所变,来试探妻子是否回变心的。妻子羞愧难当,自缢而死。庄子击鼓而歌,吟诗四句:“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
呵呵,这个故事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然而有传说故事的起因其实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婚姻问题,为了搞清楚爱情和婚姻这个众人都要深入的永恒主题,他就开始了恋爱与结婚。
在想了解爱情之前的男人,就必须先了解结婚之前的女人。(嘿嘿,拿自己做试验,有风范!)于是他就找了个姑娘,恋爱了了,也结婚了。结婚后夫妻两很恩爱。庄子这个人生性低调清高,不喜做官。只爱和朋友们看池塘里的鱼,讨论着它们的快乐。他的妻子也没骂过他,这是一个多么不同而可爱的男人啊。妻子就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让庄子活在无牵无绊的逍遥游里。
当然,庄子还是很爱他老婆的。每至夜晚来临,两个人的事都做完了,他们会一起看看星星,说说情话,眼望眼地缠绵着爱意。庄子说,我写了那么多的好文章,真的好想为你写一篇,好让你的品德与美丽能传之千古。庄子的爱人却说,你就不要为我写什么了,我们俩就这么爱着就够了,要是那天我先死了,你也别为我哭泣,你就为我快乐地唱一首情歌吧!
庄子大约四五十岁的时候,女人就真的死了,中年丧妻是人生最大的痛楚。庄子的朋友们都跑来了,原以为庄子这个至情至性的人会抱着爱人大哭一场,谁料庄子竟击鼓而乐。
哈哈哈,我宁愿相信这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