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坛子肉味道一般,从色泽和味道上感觉就一个“平”字,没有回味感,还有些腻;
其次,酥锅,一动筷便是一股鱼腥气,这个是带汤非保鲜真空包装的,数量不多不说,味道、口感、品相都难以找出优点。
以上两种,每样我都只动了2筷子,就在洗碗前全部倒掉了,实在是没有想再吃一口的欲望。
翻看价格表,酥锅400克(带汤汁的重量)11.80元,坛子肉400克(带汤汁的重量)24.80元。我按照材料成本估算了一下,大约分别是3.00元和6。00元。
第二天,我便致电给这位在老板,我没有直接提及产品,而是把我之前在家改良这道菜时编写的一个故事发给她。提示她及时查收,她说在开会,下午给我电话,但是一直没等来电话。
(待续)
日期:2009-12-22 20:46:33
其三,我在考察快餐市场时,看到一家以前从事中档餐饮酒店的下属品牌“GSGX”。
我利用午餐高峰时间,来到店里。可以同时容纳100就餐的大厅只有6人在集体用餐。站在点餐台前,看了半天各种KFC式的排骨、狮子头等套餐,觉得毫无食欲。价格在13——48之间,对于白领市场来说,应该说还是太贵。可是开业两个月了,这个营业状况令人堪忧啊。
我拨通了其公司总部的人事处电话,一位女士在听明我的意思后,说先让我把这个想法发个邮件给她看看,在决定是否有必要面谈,我请她给我发短信告知其公司邮箱,一直没见短信。
你说,我是该就此打住另想辙呢?还是像史泰龙那样反反复复的跑上385遍?
(待续)
日期:2009-12-22 21:32:13
我对快餐项目的分析是:
第一:快餐业是个潜力巨大的行业,目前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可谓良莠不齐,尚未有一家竖起良好口碑的品牌,这就是机会;
第二:快餐业的竞争靠的就是口味、服务和价格。哪一家公司里不是一大把的有关订餐的卡片宣传单?这是一场无声的竞争,技术含量不高,要想保持始终如一就要看经营者的用心程度了;
第三:快餐业竞争的同质化严重,无非就是你家送个苹果,我就送杯豆浆,你的二荤二素,我的三荤一素,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毕竟,成本在那,不赚钱谁也不会做;而我所推出的带汤类快餐填补了这块空白。
第四:从事快餐业的费用不高,送餐也相对简单明了,利润来源就要靠走量,可是量大了品质又很难保证,快餐客户的流失率也是最严重的和最频繁的;
第五:北方人上班族对于午餐质量已经快到了没有信心的地步,把午餐当成糊弄肚子而已,非常需要有特色的午餐外卖补充;
第六:午餐时间紧凑也是对午餐内容和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第七:送餐形式和促销手段大同小异,简单有效就好,也不需要太高明的方式方法。
第八:快餐外卖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午餐不理想、就餐没保障的年轻人和加班加点的白领。
而我改良的酥香菜、酥肉饭、丸子砂锅、坛子肉系列,恰恰可以满足市场差异化的需求,也是我想从事这个项目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有很好的利润空间和可持续发展性。
至于营业执照等手续可退而求其次,先做起来再办不迟。
然而,没有个帮手,我是寸步难行。
(待续)
日期:2009-12-23 15:47:37
反对我自己再创业的朋友的理由是:你已经年逾不惑,并且已经在管理咨询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积累,何苦滑到底再从头做起?
我的解释是:在这一年当中,与我联系的企业也不少,而且,有意向的也很多,可都是莫名其妙的就没有下文了,等不是办法。
我的性格是个闲不住的人,人生短暂,我是不想无为的浪费时间;再说,自己从头做起虽说看似专业浪费,其实,将来也会用得着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是不甘心自己的锐气就这么被时间无为的磨平,只要机会合适,我喜欢尝试检验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够因此摸索出一套无店铺、无资金创业方式,对许多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何尝不是喜闻乐见?
在1年内,我的大体思路是:
一、第一阶段试验期——2个月:以稳定菜品口味、了解和积累目标客户为主,锻炼人手,检验可行性分析,不求盈利。
二、第二阶段稳定期——4个月:稳定和扩大目标客户范围,寻找合适店面,解读国家相关扶持创业政策,办理相关手续,规范化操作。
三、第三阶段推广期——6个月,店面经营规范,完善管理架构,补充相关岗位人员,设计可拷贝模式,以备连锁经营。
(待续)
日期:2009-12-23 16:35:37
我拉来一位辞职不久的战友临时帮忙,同时在相关创业网站上发布招募合作伙伴和助手的信息,就这样,一位有意向者刘先生走进了我的视野。
我俩约定在我家附近的银行碰面,简短的半个多小时,他已基本明白了我的思路。
下午,我拉着战友一道去采购原材料,准备开始试菜。一是,有一段时间没动手做了,怕手生;二是,这次是少量的做,各种辅料的配比还没有绝对的把握;三是,我得让合作伙伴尝尝菜品,有个感性认识。
我就近在菜市场采购,就这么点东西犯不着到批发市场,不够肥时间的。按照我罗列的采购清单,一一办齐,就等洗净下锅了。
晚饭后,内人帮我把生菜原料做了基础收拾,要不是她恋着那个电视连续剧,也不至于要到10:00才开始开火。
一切正常进行,在微火闷炖期间,我反复的品尝汤汁的味道,适度的添加辅料。直到凌晨5点停火,期间我只迷糊了不到2个小时。
因为,邀请战友中午前来品尝味道,睡到10点钟我就起床了。看到床头内人留的便条:酥菜我尝了,味道一级棒!
时间尚富裕,打开电脑登陆QQ,一位之前与我联系,决定要来QD发展的小伙子的头像在闪。
(待续)
日期:2009-12-26 11:35:59
这位小伙,年方20,西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家在武汉。他也是在天涯看到我的帖子后就急不可耐的加我QQ,心情之迫切令人感叹。我俩做了简短的交流,我更为关心的还是他家人对他外出意见,可小伙子避而不谈,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太好。
一方面,小伙说话没头没尾,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太强,缺乏逻辑性;他甚至都没看仔细我写的内容要求,我让他再静心仔细看看;另一方面,没礼貌,自始至终说话没有个称呼,而且,口气生硬。从事服务行业,接人待物的礼貌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对他就很不看好。
打开他闪动的头像,他发来:我已到QD,你在哪?我回复他:你先住下,回头我联系你。下午,我一登录,他就发言了:你的计划是什么?准备在哪儿开始?我说:详细情况等咱们碰面再谈;他接着回复:我想你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沉默片刻:看来,咱俩不适合共事,再见。
也许,我这么做有些不近人情,可我实在是没有精力和必要拿出时间来从头去培养一个楞头小伙。
之前那位王姓朋友也没再出现。
(待续)
日期:2009-12-26 12:16:46
一天晚上,看到QQ有请求加好友的闪动,我同意加入后,一位35岁的刘姓朋友做起自我介绍。他也是在天涯看到我的帖子才联系我的,我们的交流很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客套。经过沟通得知,他目前已经离职,手里还经营一家千层饼的加盟店,因为同类竞争激烈,他打算另辟途径,看到我的快餐想法,就直奔主题而来。
初次见面,刘给我的印象是非常老实的一个人,带个眼睛,书生气很浓,我不由得担心——这样的人可以扑下身子,风里来雨里去的送快餐?见面的交流也是没有废话,我就自己的思路想法与他沟通,他也谈及自己经营加盟店的感受。在他应我所邀品尝了主要产品(酥肉饭)后,评价味道还可以,自己也考虑好要加入和参与我的再创业想法实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