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真懵了。从来没遇到这样的事情。
有的人可能忍不了,我强压怒火,忍了。
没到翻脸的时候。那样的场合,我得顾着其他人的兴致,不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好,随他意,给他的大哥敬酒了,顺带“怂恿”他跟他的大哥多喝了几杯。
后面,我比他先进步了一点,再遇到一起吃饭,类似的事情也再没有发生。同时,因为可以理解的各方面原因,跟他吃饭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铁路工作时有一句话让我记到现在,谁嘴巴大,听谁的。
嘴巴自然代表职级。听不听是一回事,背后还有一层意思,虽然嘴巴大,但说的不一定都对。
每个人说话是分量的,轻重而已,一般跟金钱和地位成正比,位卑言轻,言轻就别劝人,也别随便说三道四。
风流跟虾流的区别,有时在于你是什么身份。香港有四大才子,随便讲个段子拍个风月片,叫风流。昨天新闻爆出乡野村夫光天化日猥亵小女孩,虾流,不过那是真的虾流。
刚来这个单位,可能在铁路压抑已久,就想释放一下。有时会开个玩笑逗个乐子,当然肯定要看场合。于是得到不够稳重的评价。
现在少听到这样的反馈,取而代之的是,幽默。
将心比心,是不是我们也尽量少做“看人说话,看菜吃饭”的事儿。
你是上级,我当然可以夸你捧你。但不能因为别人是平级和下级,我就贬你损你。真诚善意的批评和提醒,那是另一回事。
遇到傻叉也不是不可以翻脸,看时机,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中。一定注意是否会给自己带来负面效影响。因此我轻易不太主张这样,在体制那种巴不得有话题闲聊的人和地方,两个人因为工作闹矛盾,说不清是非曲直,上头顾全大局,多半是各大五十大板,但你的上升空间因此受限,就得不偿失。
忍让也不等于就是懦弱,真到了该反击的时候,高手的做法不是正面跟你硬抗,那不够聪明,背后的较量才叫较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在编制,劝利和身份是最好的武器。
日期:2022-11-06 19:48:45
千万不要跟同事成为朋友。职场都是利益。
观点对不对再论。但如果有同事这样跟你说,那他一定不能做朋友。原因自己悟。
别说编制内的自家兄弟了。编制外对编制内貌似有更大的误会,甚至是偏见和成见。比如,我们不参加同学聚会,我们连朋友圈都很少发,我们大都是腹嘿厚嘿芯嘿的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真情。
果真一入机关,到处是机关?
有句话别忘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给我打电话就是诉苦,江湖险恶,人心难测。但自己又不撤,只能饱受“煎熬”。
我跟她说,你们单位才几个人?有那么夸张去?
有人的地方确实就是江湖,那也有大小深浅之分。以前在十万人的路局,机关随便上千号人,那才是真正的江湖(故事很精彩,后面会写道)。就那样,我在单位还有一两个可以掏心的朋友,包括我当时的女处长。
你,这才哪儿到哪儿?
能不能跟同事做朋友,江湖是不是真的那么险恶,个人觉得,很多时候,可能在于我们自己,自己先审视一下,你是以一种什么态度对待同事,你是以一种什么眼光看待江湖?
你自己都时时刻刻盯着利益防着别人,别人怎么敢跟你做朋友?
你自己都觉得所在之地处处是危机和陷阱,整天如履薄冰,心神不宁,可想而知,呈现给别人的一种状态又是怎样的?
我跟私交不错的同事大言不惭说过一句话,从铁路那个地方出来,来到现在这个单位,遇到的所谓明争暗斗,都不叫多大个事。
大BOSS都打过了,自然不怕小喽啰。
其次还有一点很重要,不怕职场的核心是利益,也不管你在单位到底需不需要朋友,我都可以说,只要你自个做到真诚且无害,除非遇到小仁,那没办法,大部分人不会莫名其妙给你制造麻烦和问题。
江湖,你用简单的视角去看待,它就清澈见底。用复杂的视角去看待,它就深不可测。
你自己是个好人,在单位又遇到另一个好人,如果大家又愿意,为什么不能做朋友?遇到利益冲突,大家坦诚相待公平竞争就是了。你上了,是你应得。出于仁性的丑陋,我的祝贺或许不是百分百真诚,但一定比背后说坏话搞小动作的人要强一百倍。
你我不上,也未必就是我你能上,一般都还有其他的竞争者。
到了一定年龄和境界之后,最好还是相信,厚德才能载物。
但不是让你软弱懦弱,和做谁都可以说两句的“老实人”。我可以本性善良,但不等于不带锋芒。
机关算来算去,一是心很累,二是没必要。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不想算,不是不会算,只是早看淡。论骂仁,老郭说他是祖宗,但你看现实,他跟几个人真的对骂过?
日期:2022-11-07 18:27:17
编制内的各种会应该说是比较多的,有一种特别拿出来说一下。
先进事迹报告会,尤其是自己报告自己事迹。
连续坚守岗位,多少天没有回家……
父母在这期间突发疾病,为了工作,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不是不相信真实性,肯定是真的,也确实很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但是,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自己往自己脸上添彩,就算是真金白银,也不符合我们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有些事情,还是通过别的途径让大家知道更好一点。可信度和感染力会更高。
而这种自我传递出来的感动,容易变得廉价。在某些特定时候,甚至一文不值。
比如,近日郑州一社区书记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因为抗疫,错过了女儿十八岁的成人礼。说到动情处,当场红眼落泪。可惜事与愿违,不仅没能收获同情,反而陷入舆论漩涡。
都是为人父母,当然理解子女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想认真记录和参与。从这个角度说,没什么问题。
但,为什么引发那么大的争议?
有个网友的评论颇具代表性。“在农村,都不知道什么是成人礼”。
口罩当前,很多人的生存和生活都成问题,作为一介公仆,还在公开场合谈精致的成人礼。表面看似高高在上缺乏共情,实则不大懂为管之道。
凡为管者,身上至少赋予了三种内涵,管责,管德和管形。
前面两个一般会注意,问题就出在最后那个。包括同样最近大火的耳钉+纱巾女局长,也是没注意管形,引发事端。
管形,不只是外在的形象,也包括言论在内。
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有一个合适的方式,绝不是简单的,只要收入来源合法,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的问题。
新闻里面的他们,着装跟老百姓就是不一样。不是”贵“得不一样,至少以示区分。某些单位还有专门的制服。为什么公务用车要贴上显著的标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